具備多年舞台經驗的波綠,是我自2008他們初次參加藝穗以來,最愛持續觀察的團體。喜歡是因為他們首次發表的《24格 無停舞》在編舞老師彭筱茵的率領下,小小年紀、業餘、非科班,即展現了從容、安適、在舞蹈裡舒放身心的大器。這種在舞裡真正享受自我的快意,專業舞蹈尚屬難得,遑論業餘團體。這種快意的安放,在指導老師抽離、團員逐漸走向社會之際,可喜的,這次演出依然看得到。且與系出同門的馬卡隆的結合,對觀眾的感染力,依舊適切而達成!第一支作品兩人的寫情編舞,雖然敘事有些曖昧不清,但肢體語彙的運用,靈活、自由,已達可喜!男女舞者表情、彼此關係、timing的掌握,均已將編創者的企圖完整傳遞,實屬難得!第二支舞有點費疑猜,作為一支舞,個人覺得它比較偏向劇場作品,且是形式化的那種。筆者最喜第三支作品,倒不是討喜,而是它徹底打破了「編舞」的約制,不禁重新思考起編舞的定義。三人的聯手創意,將生活裡相關的感受、現象如實反映出來,雖表面是斷簡殘編,然音樂、旁白、甚至燈光,又讓這表面狂放不羈、打破一切的三人即興,統整成一完整的作品。形式並與場地的美學,結為一體,是一輕巧亦有自我風格的創作。
演出場地:學校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