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舞蹈

少女須知(中)

觀眾大心
11110
平均心等
11110
查看演出內容

2019/08/29 19:30

點閱率:471

1110.50

《少女須知》(中)一開始即定義為一場不以結婚為前提的盲目約會,從入場開始,創作者即在進行篩選約會的對象—共同表演的觀眾。先是透過提問「是否願意在第一次約會接受愛撫?」將觀眾分為兩批,再從"願意"的觀眾中經由矇眼觸覺選出數名觀眾上台,之後與上台的觀眾進行提問互動後,最終選出那名共舞的對象。
整個過程都已被遊戲規則規範,因此不管問題簡單與否,觀眾最終只能回答「是」與「否」,但事實上從入場的第一個問題開始,都可能延伸出多層次思考,過於簡化的人際互動因而讓演出顯得厚度不足。
但仍很佩服創作者對於自己身體與現場的掌控,以及面對觀眾的坦然。依舊期待這一系列的持續發展與深化。

演出場地:納豆劇場(場地自主)

魏琬容

2019/09/04 14:30

點閱率:332

11111

讓我投下五顆心的的理由:
1.蘇品文的表演:
裸體表演是一件難事,少了衣裳,表演者不只是姿勢動作,連皮膚和肌肉全無所遁形的在觀眾眼前,其中更牽涉到許多腦子無法控制的部分(比如溫度過冷,皮膚會有反應),琢磨過裸體表演技法的蘇品文,每一個動作、步伐、節奏、呼吸都游刃有餘。

蘇與觀眾互動,如同即興舞蹈,每秒鐘都是至關重要決策,近距離看蘇品文在極短瞬間下判斷、做決策、細膩的調整,實在精彩。

2. 深思熟慮的結構與現場執行
每一個觀眾單獨入場、在一片黑暗中,每個觀眾配有螢光手環(才不會誤踩別人)、一道道約會題篩選出最後互動的觀眾。以深思熟慮又不躁進的方式,呈現「積極同意」四字。期待蘇品文下一階段的作品發展。

演出場地:納豆劇場(場地自主)

程阿介

2019/08/29 19:30

點閱率:338

11110

蘇品文再次直接以肉身(其實是全裸之姿)挑戰女性議題,並且邀請觀眾直接上台,被赤裸觀看(雖然觀眾並非裸體),其實我對於自己觀看場次「過於配合」的觀眾,理想化的表現(每個觀眾被邀請上台的觀眾都非常配合完成喝水回答問題的互動,並與之跳舞)感到疑惑,一場原本是全裸、大膽的實驗演出,但因為過於配合的觀眾群,一個一個忍受漫長的等待,頂著大雷雨入場,乖乖在藝術家身上寫yes or no,並且被帶進藝術家選擇好的觀看位置,看似很親密的互動表演,但不知為何,觀眾都像是被馴養的羊群般,這樣的安全演繹一個小時,令我不安的不是觀眾與全裸的蘇品文互相愛撫,看似投入、享受的互動,我覺得自己格格不入。

除了裸身,其實蘇品文在台上直問觀眾的問題非常保守,從已經講到爛的性愛能否分離?女子工作的獨立性?社會對女性身材外形的刻板迷思,除了蘇品文單方面與被選上台的觀眾舉杯問問題之外,看不出更深內在交流,最後留下的觀眾也僅是剛好這一連串問題沒被淘汰的人,兩個人舞蹈,也只是剛好。(不知其他場次狀況如何?這個作品讓我想到行為藝術瑪麗娜(Marina Abramović),但七O年代的瑪麗娜探討女體議題以及女性自主其實又更直接且前衛)

遊戲規則似乎一開始就被訂好了,所以少了驚喜,我期待到最後沒有人,或是所有人都在,藝術家要怎麼約會?有人規定約會一定要一次一個人嗎?那不是太保守了?

關於女性,還有好多可以說,可以談,期待這個系列繼續發展。

演出場地:納豆劇場(場地自主)

2019/09/01 14:30

點閱率:403

11100

如果以藝穗精神的角度,或者說獨立、勇於挑戰的判斷來看《少女須知(中)》這個作品,直接給五顆藝穗心心。但以保育臺灣稀有種藝術家的心情來評論,要以收心的方式,希望蘇品文能在女性主義的大帽子裡,持續勇敢的創作下去。
蘇品文去年(2018)以獨舞形式創作發表《少女須知》,獲得台新藝術獎提名以及入圍推廣補助,今年內容比去年作品更深入探討女性自主的議題,內容安排一場"不以結婚為前提的盲目約會",也就是與一個有血有肉、根據演出安排挑選出來的人/當天觀眾,共同完成探討女性自主為議題的舞蹈創作作品。即使參與藝穗節的觀眾都持有非常開放包容的態度,肢體觸碰的實際過程,都可能引發觀者各種想像或感受,會讓表演的行動陷入非議之戰,我替創作者以及參與演出的表演者/當天觀眾捏一把冷汗,收回一顆心。
再者,女性主義曾被用在各種傳播媒介、藝術方法或表現形式在人類群居處發生,在台灣,蘇品文以舞蹈的、直指核心的、挑戰既有「少女須知」論述的形式,創作發表所謂的女性主義作品,衝撞的力道太快太猛,恐怕如來不及燃燒即閃逝的火花,私心希望將蘇品文的女性主義在收回的二顆心中,以時間醞釀女性主義的溫度與厚度,以襯映其獨到的主張與光芒。

演出場地:納豆劇場(場地自主)

馬士比亞

2019/08/24 14:30

點閱率:512

1110.50

演出介紹中,一開始定義為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盲目約會」,並且安排觀眾聽鈴聲指示一個一個進場,再由表演者親自帶位,並且透過提問完成約會前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不過,進場速度卻也因此顯得拖沓。

隨後,表演者著裝,正式開始「盲目約會」環節—矇著眼,光憑觸覺挑選了數位觀眾上台,接著透過提問篩選出最終的「約會對象」。

其實國內外都有以「盲目約會」為主題的交友節目,流程大多安排男女雙方在漆黑的房間裡一對一聊天,並輔以小遊戲讓雙方有機會互動,一方面透過夜視畫面滿足觀眾的窺視慾望,增加節目賣點。

然而,「盲目約會」在這場演出之中,終究只是手段之一,之後的提問與喝水,以及最後的「雙人舞」才是最讓我感到值得討論的部份。

在以感性主導的觸覺篩選之後,表演者提出的問題囊括了自我接納、理想對象、生活相處等等面向,相對理性且現實,也不乏可以延伸出相關議題的提問。只是在遊戲規則的限制之下,觀眾只能選擇喝水(是)或不喝水(否),簡化了人際溝通。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最後「雙人舞」的部份。儘管ㄧ開始進場提問就將觀眾分為是/否能接受愛撫兩類,但是每個人對於愛撫的定義和接受程度不盡相同,尤其當愛撫行為在台上發生,就形成了一種表演,也在彼此默契還未建立的狀況下,完全了隨機卻也尷尬的雙人舞。

整體而言,這是一次有趣的實驗。表演者對於自己身體的掌控和自信令我印象深刻,但是對於「約會」的呈現,仍嫌「速食」了些,期待能有更深入且完整的呈現。

演出場地:納豆劇場(場地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