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喜劇/歌舞劇

深夜小酒館 X Solo Singer

平均心等
1110.50
查看演出內容

黃蘭貴

2015/09/11 19:30

點閱率:348

1110.50

在節目正式開演前,表演者就嘗試與觀眾互動,觀眾可以提出任何主題,歌手及樂手即興演出,雖然聽了幾首覺得音樂變化不大,但也算是開演前有趣的熱身吧。節目設定為喜劇/歌舞劇類別,當然就是歌、舞、劇三項元素缺一不可,以此標準而言,倒是一應俱全。劇本設定與演出空間完全結合,就是發生在這家咖啡館的一夜,角色是店員與帶著各自故事來到這家店的客人,三個女客人還顯然是彼此熟識的常客,開場與尾場主述的男客人像是環島過程中偶入,觀眾由他的眼中看到這一夜裡幾個女角的故事,再加上男客人自己的生命故事。

或許是時間考量,五個角色的深度不一,有兩個演員成了超級大配角。另一個問題是,歌舞劇最難的在於歌該出現在什麼時點,能取代對白來完成劇情。以篇幅最長的駐唱歌手這段為例,戲演了很久很久,出現的歌曲感覺是為了唱歌而唱,明明有男女主角,但未用合唱或重唱來表達彼此關係進展,甚為可惜。第二段表演利用物件(公仔),讓觀眾看演員獨白外,還多了一些趣味。第三段四位女角合演,在演唱時就明顯出現音準不佳,合唱也感覺是亂亂地齊唱(但倒是很青春洋溢啦)。若要做的是歌舞劇,將歌唱好是基本功。可以接受在藝穗節裡熟編導或表演仍不够成熟,但歌沒有理由唱不好!!全場唯一讓我感覺到是受科班表演訓練,開口說獨白就能抓住我注意力的演員是男演員。但是全劇組卯起來表演的努力是感受得到的。

「走自己的路,好嗎?」每次在作品裡感受到學藝術的小朋友發出這樣的訊息,都想回答:好,但很辛苦,在這條路上,這個提問可能還會繼續如影隨行,讓你反覆焦慮,也可能化為創作養分,讓你發光。

演出場地:Solo Singer Life

黃蘭貴

2015/09/03 18:00

點閱率:273

1110.50

或許是因為節目名稱及現場可見的多把黃雨傘裝置,從一開始看演出,就試著往雨傘革命方向來解讀所接收到的肢體訊息。

於是在開場時似乎看到了在已清空的金鐘街道,兩個年青人各自沿著路邊的路障(演出場地的鐵絲網牆面)及已空無一物的連儂牆(吧台),留連憶往。前半段舞蹈的肢體出現許多感覺重複且制式、拘謹動作,甚至一方不斷阻擋另一方前進。巧妙運用場地原先的金屬平台(舞台),立起成了堅不可摧的鐵牆(鐵幕?),呈現了激烈衝撞、奮力攀爬卻仍無法越界的情境。後半段舞蹈則是運用了黃雨傘。不斷打開雨傘,抛出、落地,讓我聯想到的是革命遍地開花、落地生根的意像。手持黃雨傘舞動的肢體也明顯比前半段開展、流動、輕盈。

離開現場才覺得這是個倒敘的故事,先呈現雨傘革命後狀態,再帶我們回到黃雨傘滿街的情境。透過肢體傳達出即使仍在相同的天空下,手上少了把黃雨傘,這個城市的人有些心情與行為就是不一樣了。

演出場地:Commander D.

黃蘭貴

2015/09/05 19:30

點閱率:271

11110.5

CMO創造音樂室內樂團已是第三次參加藝穗節,今年拿到節目手冊發現這節目屬於「其他類」,從節目說明看來是有戲劇元素,且不同以往,沒有出現原住民關鍵字!於是,在看演出前,實在很好奇他們會呈現什麼樣內容。

電梯門一開看到白色空間,表演者已經在演出了。這時觀眾已成為踏進某家醫院的病患或家屬,看著表演者扮演的醫師及護理人員如同在醫院空間中忙碌行走,或在經過你身旁時親切與你對話。演出空間分割為四個場景,觀眾隨著醫護人員指引移動,參與了這場白色巨塔裡的風暴。

對於一個「樂團」,從過去兩年以音樂及演唱為主軸,輔以影像的演出形式,大膽嘗試有劇情及演戲、舞蹈的演出方式,還手作裝置及道具,原本就是相當大的挑戰,更何況選擇了專業的醫療題材。整個製作的企圖心值得五顆心心,但不可諱言地,若以戲劇或音樂劇表演來檢視演出者的表演及舞蹈,仍有許多進步空間。也因為想呈現的視覺效果很多,以至於很多時候演出者陷入很忙而雜亂的狀態。第四幕:手術房的生命樹,讓觀眾待在手術房看著很不擬真的開刀現場及假開刀影像,是多餘且反而讓節奏冷掉的處理方式(一點都不覺得這是攸關生死的一台刀啊!)。

即使前述種種,我是喜歡這個作品的。就像在第一幕中出現的幾幅古典畫作讓我接收到的關鍵字是生命及信念/信仰,不僅是醫療領域,在任何專業領域中,信仰、信念與利益之間的拔河及最終取捨是恆久的議題。創作者為何要創作?是否能堅持自己的信念,不為了利益而選擇好走的路?CMO讓我感受到對於創作的堅強信念。

演出場地:Woolloomooloo Xhibit

黃蘭貴

2015/08/30 19:30

點閱率:289

1110.50

這個自帶場地的戲劇節目真是site-specific,換個場地演出就完全失去意義了。在偵探主題及大稻埕地緣兩個關鍵字之下,劇組發現1950年的十三號水門案,由此展開一連串的資料蒐及及劇本發展。在過去已多次有電影及電視單元劇改編自此舊案(較近代有印象的是1996年《台灣靈異事件》第一集),這些作品多半是直接將案件故事改編演繹呈現,到了2015年如何以此案故事為基礎創出新意,是看戲前令我好奇的。

以偵探書屋為演出場地,而將故事設定為一群喜愛拿冷案抽絲剝繭,自己當起偵探的同好聚會,是很聰明的作法,連帶著也像是將觀眾也拉進來當成參與討論的同好;但較可惜的是沒有利用到這點特性,觀眾仍舊從頭到尾只是觀眾。以同好會中的現代父女互動關係、觀念差異,對應冷案的父女關係,延伸想討論男女對於愛情不同觀點,以及都過了幾十年了,父權思想也還沒消失無踪的現實,也是這個劇本相較其他改編作品較具新意之處。

在空間利用方面,雖然書屋對整個氛圍加分,但也因書屋原本的空間隔局及家具物件限制,而使得室內演出動線(包括觀眾移動)及燈光設備操作,顯得很受限及搞得工作人員很忙。但將演出舞台延伸至室外是很有味道的作法,當父親角色出門後,室內主舞台區演出繼續時,轉頭看到父親演員在走廊昏黃燈光下仍然在演出。最後讓觀眾目送殉情情侶走向死亡之路,是相當有電影視覺感的處理方法,較可惜是畢竟不是電影劇組可以跟影委會申請道路管制淨空,以致於不斷有路過阿伯阿姐好奇圍觀,或是角色掛著上吊繩索走過小吃攤的違和感。這場戲遇下雨在室外演出時,演員聲音很容易被環境音吃掉,還有馬路上不斷有車輛經過,令人擔心演員安全,雖然雨中赴死很有種淒美感,演員也很盡責地一路走到觀眾再也看不到他們身影之處。

林林總總的各個環節當然仍有改進空間,但劇組認真度及誠意十足。

演出場地:偵探書屋

黃蘭貴

2015/08/30 14:30

點閱率:346

110.500

這齣戲選擇北投老屋作為演出場地,以大空間而言還蠻符合故事設定場景。然而,整個戲感覺斷裂為兩部份:姐妹自high但觀眾不怎麼high的綜藝節目模仿,以及真正具有劇情衝突起伏的爭執與示愛(親情的愛),很可惜這兩部份並沒有巧妙融合。

想像這對姐妹在母親離家後,從小不知有多少個週末夜晚,只有兩人相伴看綜藝節目,進而發展出以模仿綜藝節目做為兩人日常嬉戲的互動關係。如果劇中一段段綜藝節目模仿遊戲能扣緊兩人成長回憶,能在發生衝突前,從遊戲互動透露姐妹個性、學歷差異及(被)供養/照顧關係,比直接藉由開演半小時後才出現的吵架對話一鼓腦地說出一切,整齣戲會更能貼近原本想表達的情感吧。又或者是姐姐對妹妹的內心話可以不要用這麼簡單的手法:對著手機獨白,而是透過一段綜藝模仿遊戲過程說出,會不會讓這一整齣戲的綜藝模仿(尤其是結尾的鐵獅玉玲瓏)不會那麼只為呈現模仿而模仿。

另外關於幾段綜藝模仿,在我看的這一場,只有模仿小S徐老師這段讓我覺得能量到位。或是說原本導演就希望各段綜藝是呈現兩個小女生嬉戲胡鬧玩玩而已的稀哩呼嚕半調子模仿感(但這種表演風格讓觀眾我很冷感),那麼徐老師這段又模仿得太認真了。《鐵獅玉玲瓏》似乎是編劇印象最深刻的綜藝節目,但放在最後一場的呈現加上換裝而更冷掉的空白(只好轉身看窗外演員何時換好裝),以及很麻煩地搞來服裝道具還化妝白鼻心後,卻表演極不到位,似乎變成僅是非要擺進來不然會對不起編劇的感覺;想要向這個經典綜藝節目致敬,卻圖俱形式,反而讓看過的觀眾覺得是在消遣這節目,沒看過的觀眾以為貴寶和珠寶就只是在彈彈電吉他胡亂扭動,倒不如不做。

演出場地:Solo Singer Life

黃蘭貴

2015/08/29 20:00

點閱率:330

11110

2014年港台皆創下社會運動史新頁,香港雨傘革命與台灣太陽花學運牽起了彼此的同與不同。共同點之一是其發生皆不是偶然,是因長期諸多社會問題累積與壓抑而使民間力量爆發;其二是兩場運動都激發多元創意展現,亦皆有創作者創作相關作品呼應或支持運動,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撐起雨傘》和《島嶼天光》這兩首歌。然後,街頭人散之後呢?所謂「已經打完美好的一仗」之後呢?來自香港的TOMOTO帶來的這齣戲可能或多或少緣於前述提問。

在看戲過程中,除了因以廣東話演出,提醒我這是香港劇團,其實劇中角色所面臨的問題,台灣一件也沒少啊。香港面臨中國霧霾入侵的環境危機(以及其他更多有形無形的入侵),台灣環保食安等問題一樣是連環爆;香港有怪獸家長,台灣也是不落人後的;香港有為了利益而迎合消費者喜好、放棄自己創作初衷的藝術家?台灣呢?請參考李維菁最新小說《生活是甜蜜》。

當我正在想著這些劇中角色一個個決定「有事,走先」,移民去時,這戲該怎麼收尾啊?最後一場戲整個將我的帶回去年看著電視新聞播映金鐘現場及323佔領行政院半夜出動鎮暴警察時情緒。(好的,不能破梗,請大家自己來看戲。)
欣見劇場作品能關注社會議題。今時香港,明日台灣。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