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散亂的文本、段落與段落間斷裂而又無關的配置方式、表演方式的混亂、自溺而又不給觀眾足夠線索投入的調性安排、空間與表演的關係薄弱、對「台北」以及「台北以外」的貧乏想像,讓整齣戲像是一盤散沙一般破碎。
另外談一談表演,想要區分的是「演員努力放開」與「觀眾看得舒服」之間的差異,在節目單上可以看到感謝名單有吳文翠及梵體劇場,在一些段落可明顯看到這種表演體系的痕跡,但很可惜的是,這樣的表演體系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養成,演員的肢體實在貧弱,沒有能力駕馭這樣的表演形式,更遑論傳達那之中的焦躁與不安,藉登山寓意與行李箱互動之段落尤為明顯。我無意否定演出團隊的努力,但實在是必須衡量自身所長而盡量掩其所短(相對來說小丑段落是演員比較能駕馭的部分),不然實在對演員與觀眾都是種折磨。
其它意見:建議更精準的計算觀眾席次,並酌量保留入口處給遲到觀眾,而非演出開始十分鐘仍有前台人員穿梭觀眾席間,要求已經在看戲的觀眾移動、更換座位。
演出場地:滴咖啡福州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