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鬼界島

平均心等
11100
查看演出內容

劉育寧

2015/09/01 19:30

點閱率:446

1110.50

兩位西方面孔的男子,穿著日式服裝,說著英文(和夾雜專有名詞的日文),在幾乎沒有更多裝飾、設計的「原樣」中式廟堂演出,戲還沒開演,斷裂、片面與時空分歧的不連續性便先迎面襲來。

這股刻意為之的斷裂顯然是創作者要的,更有甚者,在劇本編排上,也明顯「斷裂」成兩塊面,其一為以日本「鬼界島」為主的故事、其二則是兩個演員跳出戲外,以現代人的身份在滑臉書、上網等等。但同時,在這些斷裂間,主從關係並不明顯,或者說,我們無法就此區分出「強勢塊面」與「弱勢塊面」,而我認為這正是這齣戲最成功的地方。

當文化碰撞時,我們竟沒有辦法區分誰影響誰、誰改變誰、誰使誰屈服?多重的碰撞所展現的僅僅只是碰撞本身,「碰撞」的本身就是意義,失序的衝突並不是需要歸序、價值體系的衝突並不需要化解,因為衝突造成的「流動性」本身就是力量。

儘管演出仍顯過於素樸,在平面場地的活用與語言與翻譯與否的選擇仍能有更多進步的空間,但光是這個允許不確定性、流動性的這股勇氣,就讓人相當期待未來兩位創作者更多的創作。

演出場地:微遠虎山

劉育寧

2015/09/13 19:30

點閱率:246

11000

陳建成的劇本一向很難處理,極節制的舞台指示看似給表導演相當大的空間,但卻由於其語言上細緻琢磨,不太能由得排練場上任意改動語言的結構,但偏偏,其劇本的文字組成卻在散文、詩與戲劇的三種風格中擺盪,表演者很難消化、真正「吃」進去這樣的台詞。所以以《新天使》的演出結果而言,不是語言的詩意在演員的更動中消失、便是演員沒有能力處理這樣不簡單的文字。

再來,陳建成的劇本也一向很去戲劇性,雖然從日常生活中出發,但卻刻意壓抑情節,甚至不交代時空背景、避免高潮迭起、劍拔弩張的戲劇性,在看似平淡的文字背後有深沈的關懷與焦慮,但這種焦慮並不展現在情節裡,因此以寫實方式來演繹這樣的劇本往往只會造成尷尬無趣的結局。以前身為《清洗》的《新天使》來說,藉由SARS封院事件來談疏離,不僅有人因為對未知疾病害怕恐懼而帶來巨人與千里之外的疏離、被迫聽命於長官接受被放逐(棄)的封院疏離、又或者急於切割劃清界以自保的疏離、病人無人關懷也無人可以告知的疏離等等,太多種多重的疏離交疊,並不能透過情節來表達,如果只一味的具現劇本微弱的情節,而忽略情節以為的氛圍、無路可出的狀態,這個演出實在會變得很漫長。

另外,在場次的安排上,過多地暗場也造成斷裂(但假設這種斷裂的有意的,如輔導老師的日常生活,也許還能營造日復一日的時間流動),無奈不夠漂亮乾脆、也沒能貫串整齣戲的暗場們,只把整齣戲肢解地支離破碎。

演出場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

劉育寧

2015/09/13 15:00

點閱率:219

11110

劇名「難」丁格爾取得真好,以白衣天使代表「南丁格爾」的過勞問題作為出發,而後引出勞雇關係、醫病關係等議題,並選擇以「論壇劇場」的方式來作為演出形式也很有意思,明確地表達出其不僅想要創作,更想要關注社會問題。

遷就論壇劇場的特殊形式,在和觀眾介紹並建立關係時花了一些時間,真正的演出並不長,重頭戲放在演出後的觀眾參與。演出的部分很聚焦,點出了主要問題幾乎都是普遍工作都會遇到的,像是階級(前後輩、排班不平等)、違反勞基法(試用期的不足、工時過長)等,劇情的最大轉折類似近期發生的八仙塵爆意外,在既有人力已嚴重不足的情況之下,大量傷患突然湧進對醫療體系造成更嚴重的衝擊,甚而因此造成醫務人員的工作疏失。

為了將觀眾的目光聚集在核心問題「醫護人員過勞問題」一事上,編導有意的簡化了其他可能更有戲劇性或更讓人物更加完整、立體的部分,如讓醫護人員多數以(太過)善意、正面的方式出現,盡量簡化控制變因的部分,如護理師的人格特質等,假設了每一位醫護人員對此份工作皆充滿熱忱。少數涉及個人升遷的部分也談得相對保守。而這樣的選擇有利有弊,的確聚焦了議題、也的確讓人物設定相對扁平。

全劇結束後,丑客(接續主持論壇的領導者)上台,引導觀眾討論,並且邀請觀眾走上台一同想方設法解決問題。以我參與到的場次來說,我認為丑客的場控能力尚需加強,包含該如何簡要重述觀眾的回應、該回復到哪個場景、該哪幾位創作者參與、該如何引導觀眾討論等等,若能更反應更快、更機靈的串接效果應會更好。

最後,既然是論壇劇場,觀眾的參與成為必要條件,那如何準備好迎接觀眾的即席反應變得非常重要,我個人覺得稍有不足的是希望劇組以更尖銳的提問來對待觀眾的反應,這部分需要非常充足的準備。如今天一位觀眾的提議是開記者會解決問題,很明顯他需要說服事主願意面對記者,事主演員重現此場景時,對觀眾實在太過客氣了,大可以更直接的方式強調自己曝光的難處,這才會形成對話的可能;又如最後一個觀眾提出說服病人家屬的解決方式,劇組同樣沒能夠以足夠的能量和這位觀眾的提議產生討論的空間,反而是蠻容易就接受這個提議了。

這是全戲我覺得最可惜的部分,我絕對相信劇組對於觀眾的提議多數都已經進行模擬,也選擇以和緩客氣乃至於鼓勵的方式對待觀眾,但若是真的想要讓議題走得更深、讓觀眾參與的更深,那稍微「不安全」的方式也許能激起更多的火花。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劉育寧

2015/09/12 14:30

點閱率:319

11111

哈姆雷和「To be or not to be」都已經是再為人所熟知不過的劇場聖經,因此搬演(或借用)哈姆雷其實都非常困難,但《不夢》很聰明,直接了當的說明「哈姆雷只是符號」,因此不僅沒有要演哈姆雷的故事、沒有要詮釋哈姆雷這個劇本、也沒有要和莎士比亞一較高下。

那《不夢》想幹嘛?消費哈姆雷嗎?當然不是,他們所做的事是:透過哈姆雷談論生命的困境。聽起來很抽象,演出也頗為抽象,但在調節「看不懂」與「感受到什麼」之間的平衡,我認為編導處理得很好。

而最讓我感動的還是,編導對於觀眾的信任,出於至種信任,他們不炫耀其與觀眾的距離,不低估觀者的能力,儘管有許多不透過線性敘事去說清楚的部分,既不是訴諸於共感、也不是能夠讓觀眾入戲,但就是能準確地傳達「狀態」。當然,這包括了整個劇場完成度非常高,燈光和多媒體執行尤其精準,不譁眾且將表演者烘托的極好。

而劇中挪用的各種元素也都令人欣喜,那絕對不是簡單的消費,而是消化後融入整齣戲的,像是對歐斯特麥耶從技法上(即時錄像)到表演者的崇敬,而後引出帶有《尋找劇作家的六個劇中人》意味的假設:「哈姆雷因為自己的故事被別人說得太好了,而可以安心的選擇和奧菲莉亞私奔」;又或者不斷跌落又站起的重複畫面,令人想起碧納包許《穆勒咖啡館》中渴求擁抱總是滑落的女孩;甚至最後一段兩人的互相詰問,也好似貝克特的《俄亥俄即興》⋯⋯。諸如此類,儘管遺跡尚存,卻在《不夢》中也都長出了屬於這齣戲脈絡的合理存在。

最後,是關於表演的能量,莫家豪與洪振宇兩位年輕創作者的肢體與聲音都非常好,多數時刻由單人表演,不管是分飾二角的對話、切換於演員與敘事者的能力,乃至於其於舞台上散發出來的能量,都讓人目不轉睛,非常期待未來有更多的作品。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劉育寧

2015/09/12 18:00

點閱率:278

10000

首先是關於空間配置,長扁型的空間以吧檯區為主要表演空間,但是表演卻僅使用吧檯的座位席及其桌面,而未能擅加使用在內裡的工作區,導致空間走位與設計變得單一無趣。而鱷魚初次退場時運用到了後方廁所的區位,相對來說有拉出一些比較不一樣的層次,包含透過「柵欄」觀看的視覺感受,但可惜也僅使用一次。其次,觀眾席最裡面的位子毫無高低差的兩排吧檯椅研究影響後排觀眾的視覺,若未能租借到夠多高低差異的椅子,建議考量進場人數。

整齣戲受限於空間使用的無趣,加之劇本散亂,初始微微帶有一點《蛻變》的味道,無端變成鱷魚的人對於自身困境的檢視,但從第一組情侶進入空間後,對於「愛」及「愛情」卻完全說不出自己的話,一如劇中角色所言:你難道不能用你的話來說嗎?可惜失語的困境還沒說得清楚,很快又被輕薄調笑的氛圍拉走,整齣戲調性不斷轉變,但為什麼轉變、每一個段落的特色是什麼,卻完全無法清楚交代。儘管偶爾有一些較為深度的亮點,如被豢養的鱷魚故事,可惜一閃即逝,反而被更多廉價無謂的笑點安排掩蓋。

至於以局外人(或說舞監角色)補足的那些舞台指示,真的有必要存在嗎?猜想創作者也許是想透過某種後設凸顯身不由己的被操縱感,或者逼使觀眾不入戲,但以呈現的結果來說,我認為完全多此一舉,演員的表演不僅不需要多餘的舞台只是提供「女孩笑」、「停頓」等等訊息,也沒有說服觀眾為什麼需要透過這種方式補充情節。

另外一提的是,我很喜歡海報、文宣的視覺設計、文案也讓人十分期待,可惜未能統整清楚究竟要談什麼、重點是什麼,導致整齣戲發散得無法收拾。

演出場地:Commander D.

劉育寧

2015/09/10 20:30

點閱率:305

0.50000

結構散亂的文本、段落與段落間斷裂而又無關的配置方式、表演方式的混亂、自溺而又不給觀眾足夠線索投入的調性安排、空間與表演的關係薄弱、對「台北」以及「台北以外」的貧乏想像,讓整齣戲像是一盤散沙一般破碎。

另外談一談表演,想要區分的是「演員努力放開」與「觀眾看得舒服」之間的差異,在節目單上可以看到感謝名單有吳文翠及梵體劇場,在一些段落可明顯看到這種表演體系的痕跡,但很可惜的是,這樣的表演體系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養成,演員的肢體實在貧弱,沒有能力駕馭這樣的表演形式,更遑論傳達那之中的焦躁與不安,藉登山寓意與行李箱互動之段落尤為明顯。我無意否定演出團隊的努力,但實在是必須衡量自身所長而盡量掩其所短(相對來說小丑段落是演員比較能駕馭的部分),不然實在對演員與觀眾都是種折磨。

其它意見:建議更精準的計算觀眾席次,並酌量保留入口處給遲到觀眾,而非演出開始十分鐘仍有前台人員穿梭觀眾席間,要求已經在看戲的觀眾移動、更換座位。

演出場地:滴咖啡福州館

劉育寧

2015/09/09 19:30

點閱率:301

110.500

也許是原罪吧,對於不那麼「素人」的劇組,總是對多一點期待、多一點要求,因此即使放在今年度我有看的製作中已經頗為亮眼,我還是覺得這並不是這幾位創作者夠具水準的作品。

當然藝穗節的預算有限、場地、進撤場時間要求嚴格等等都不是不能理解,但如何化繁為簡地充分在這些限制下展現才華,這不應該更能夠考驗創作者對於劇場的運用嗎?以整齣戲來說,我對於「空間」和「物件」的運用最不滿意。

穆勒藝文空間位於地下室,整體空間並不大,這次觀眾席採「ㄩ」字型,演員的主舞台除前方外,便是由觀眾包起的中間區域,這樣的選擇不僅壓縮表演的場域,觀演距離也在此限制下變得非常近。在這樣的條件下,演員(及其身上穿戴的所有細節)勢必非常清楚地映入觀眾眼簾,加上全劇場景跳躍,如何迅速的說服觀眾身在何處、時空為何,不僅考驗表演、考驗舞台設計、更考驗創作者對於物件的運用,我認為空間的狹窄運用某種程度的造成了演出的綁手綁腳,選擇的主體物件無法順利轉換(椅子、盆栽、學生、森林小徑等等)也造成全劇無可避免的「假」感,而致缺乏說服力。

此外,劇本也有一些零碎,尤其前半建立規則花費太大的篇幅,透過台詞丟出的各式訊號字眼也太顯直白,不時穿插一兩句對現況的諷刺也顯得輕薄,為了嘴砲而加入這類型的台詞令人覺得遺憾。中文多益、吳思華的白眼當然都和教育有關,也都切中整齣戲欲反思的議題,但如何處理的更有意思,而不只流於博君一笑(甚至不一定笑得出來),更值得創作者細細安排,相對來說養成遊戲的段落就成熟的多。

最後覺得可惜,也希望有更多的發展的,是關於「監視器」和「不允許」的這個部分,TS最後落下的那句話,以及其從頭到尾以機器人姿態演繹的方式,似乎都留下一個更大且更遠的指涉,沒來得及說得清楚。

演出場地:穆勒藝文

劉育寧

2015/08/30 15:00

點閱率:308

11110

《那些你不敢解決的問題》,也許可以簡化地稱之為後雨傘運動的焦慮自省。後雨傘所畏懼又厭惡的「中國政權/北京」,逼使得港人產生更強大的香港認同,但同時,也逼使他們最後僅能選擇離開無力挽回逐漸被實質統一的,他們所愛的香港。

在劇中我尤其喜歡霧霾和瓦斯罐的意象重疊,接近劇終處,四位著白衣演員帶著防毒面罩站立於舞台中央,由另一位著黑衣之演員捆住他們,不讓他們逃離北京來的空汙懸浮微粒,也不讓其逃離雨傘運動那晚,香港警方對群眾拋出的催淚瓦斯彈,兩個意象的重疊非常聰明。稍嫌可惜的是,這個畫面之後,導演忍不住多事地安排了一段夫子自述,既自省也嚴厲的批判那些曾經團結的出現在運動現場,卻在運動後遁入日常生活,對從不曾離去的當權者的霸道行為再無聞問的港人。這段獨白對我而言實是添足,尾聲處不約而同選擇出走的主角們,已經做了最大的諷刺,實不必要再以直白之話語如此自我批判。

然而全劇的各種巧思還是令人印象深刻,如燈光設計像是牢籠一般的使用,「煙霞」與「霧霾」這同樣指涉的詞彙在華美詞藻的包裝下究竟帶有多大的誤讀,〈小白花〉一曲出現時哭笑不得的處境等,演員的表演也相當到位,若能將劇本所欲討論之核心更聚焦、深刻的談,避免塞進過多議題(例如怪獸家長相對不扣合主題),也許會擁有更扎實的力量。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劉育寧

2015/08/30 19:30

點閱率:321

1110.50

《冷案專門店》一戲是「自帶場地」,很顯然的,對於這齣戲應該在怎麼樣的空間、在怎麼樣的地理位置演出,其實都經過很縝密的設想。

演出地點「偵探書屋」,不僅是專營偵探小說的獨立書店,本身就有其「解謎」之背景,更離本次所欲「演出」的1950年代之「十三號水門」案件事發地點近在咫尺,再加上最後引導觀眾走出演出場地,「陪著女主角走最後一程」這讓整個案件的重現又更添上一筆丰采與懸疑。

不僅演出設定上充滿巧思,在對史料的研讀上也不馬虎。演繹歷史事件,我以為最難的有二,其一為如何拿捏再現之尺度(可以很灑狗血、可以很精簡扼要、也可以很鉅細靡遺),其二,是要如何適切的使用解讀之權力。以這兩點來說,我認為第二點劇組做得尤為出色。案件之主人翁已往逝,再也不能為當年發生的事情辯駁,而僅能從報章等各式史料中尋得蛛絲馬跡的後人,在無從得知真實究竟為何的前提之下,又該如何轉述這個根本沒有謎底的案件?

一個案件沒有真相,還能是優秀的推理劇嗎?劇組很聰明的閃躲了這個問題,整齣戲僅能說是披著推理的外衣,實際上所欲探討的,一是轉而專注「為何會發生這個案件」的背景經營,在本外省的情結和政治力的介入之中埋下伏筆;另一部分則是透過試圖揭開這個案件的偵探們的現實人生關係,反覆對照、呼應著不同時代卻同樣解不開的難題:父權(開口總是無意卻不小心罵上了全部女性的微沙文主義父親)、性別(女孩就應該是怎麼樣的刻板印象)、乃至禮教(從一而終是否為美德)等等,過去的父女衝突在一甲子後的今日依然存在,實令人深思。

整齣戲展現出頗高的完成度,也在創作概念上細細思考過,但建議可在劇本的語言上再斟酌,包含國台語轉換以及對白稍嫌刻意,也許可再多磨磨,避免陷入模仿舞台腔式的表演,以及轉換現實與過往時可再多設計,避免劇本落入呆板,創意無限,期待下一齣作品。

演出場地:偵探書屋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