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架構尚稱完整,議題的遁入或角色的鋪陳也有一定的熟練。但或許是整體團隊的經驗不足(從宣傳品上看來是創團首作),無論是導演或演員,在段落的剪裁、空間的調度、以及角色的鋪墊(包括動作、語言)各方面都有待改善,所以整個演出80分鐘看下來稍嫌呆板、平淡了些。
以第二場戲桑與外來旅人的對談為例,所有移動和身體運作都很難辨識角色的動機:為什麼蹲下?為什麼撥弄稻草?又為什麼來來回回?這樣的問題也發生在旅人在跟玥說故事的段落:旅人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向前方,背對玥自顧自地說起故事,然後繞了一圈又坐回椅子上。但是,我們在咖啡店裡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會突然站起來走向隔壁桌晃來晃去又坐回去嗎?好,如果會的話,那原因是什麼呢?心理過程又是什麼呢?是因為想要隱瞞什麼嗎?或者被別的事情吸引了呢?這些才是真正的角色細節而不是背走位呀。又有一段愷與茜的戲:愷回到家,坐到桌前說著:「格勞呢?」太太甫回答完畢,他又問了:「院子裡那些花長得還好嗎?」當我們將這些話語視為文學閱讀的時候,也許能夠自行腦補這兩個問句之間的脈絡,但當它們從一個活生生的人口中說出來卻缺乏推動他說出口的徵候時,那就只是在把劇作家的台詞用一種好像有fu的方法唸出來而已。換句話說,真相可能是這樣的:
看戲大隊:為什麼他要問這三個問題?
演員:因為......角色想知道答案。
看戲大隊:那為什麼要照這三個順序問?中間的關聯是?
演員:因為......編劇是這樣寫的。
再者,從劇場的規劃看來,這個場域所能提供的技術條件應該是比較完備的(甚至有電腦燈啊~)。但我有點不解的是,都已經到了最後一場了,燈光/音樂的進出、節拍與鬆緊還是顯得匆忙與錯亂;又或者說,導演對於亮暗場與開啟/結束一個段落的處理,似乎都過於直白了些,導致整個作品缺乏呼吸,演員常常在台上「等燈暗」真的很尷尬。最可惜的是,舉凡妝容、道具、音樂,戲中的種種元素都可以看得出是花了相當的心血準備過的,但組織在一起時卻沒有發揮最大的共振效果。未來若有機會再次搬演/推出新作品時,也許不走藝穗節的遊戲規則,紮紮實實地採取一般劇場作業的步調(比如說裝台演出一個星期),好好磨戲、細細整合,整個團隊的表現會更上一層樓。
演出場地:The Lab Space 實演場(空場Polymer三樓展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