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我的50呎豪華生活

平均心等
11111
查看演出內容

米亞花花

2015/09/03 20:00

點閱率:506

11111

僅僅一小時,是一齣厲害的戲!

空間與戲與其所欲傳達旨意巧妙呼應對話的戲!

幕啟,人們被迎進影話戲劇團為香港居住奇觀─劏房特製的體驗樂園裡。嘩啦唧哩,房屋仲介人員在圍轉租屋者(觀眾)間舌燦蓮花,臉貼面奮力要你認同其設施優點進而擠身劏房一員。燈轉,你被推入一間間劏房裡感受其極限壓迫,而這只是香港劏房樂園體驗之始,故事即在這每一小間隔中化開,生活對門按摩女,隔壁的大叔,斜對門的宅男,走進來晃出去串門子和你聊聊生活點滴。這舞台樂園侷限邊境的界線在哪裡呢?香港影話戲劇團在狹長的表演空間裡以影像及劇場實境精巧設計出小劏房、劏房平面圖、劏房體驗實境秀、劏房紀錄片及劏房現場等方式交錯演譯,靈活的演出及導演手法將港人面對其失控的高房價衍生出的居住的侷限窘迫現況,一一展現在觀者眼前,沒有聲嘶力竭的反抗,沒有聲淚俱下的悲情,他們以笑鬧戲謔話語,久居其間老奶奶的豁達,加之年輕男孩與戀人的無奈對話、女孩的私密日記心事等等…反而更深刻描繪出此居住正義蕩然無存的荒涼。

這是一齣將嚴肅議題搭配以劇場侷限性的表現手法,加上表演想像及延展力度間有力的思辯作品。

演出場地:莎妹 自己的排練場

米亞花花

2015/09/02 19:30

點閱率:302

110.500

以邱妙津的鱷魚手記做為發想的這齣戲,成也鱷魚,敗也鱷魚。戲之成形,或許源於編導們對於該書裡的鱷魚所意指之涵意產生戚戚之感,加之以其對於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之隱誨感觸,交錯而生。只是邱妙津的文字重量往往無法輕易轉換,稍一不慎即隨之耽溺不可自拔。倘若無法有意識地拉開文字,思考文字背後所傳達的意涵,進而創造出更具想像的空間,那麼,作者筆下那遁入人皮的鱷魚所現出的荒謬性將蕩然無存。是晚,在編導演賣力地以他們的方式演譯鱷魚後,卻僅留下與文字共舞自溺後的無奈與乏力,而此徒增我這老觀眾觀戲過程中,接收不到絲毫觀戲樂趣,無盡的挫敗感。哎,PUFF咧~?!@#

演出場地:URS329 稻舍

米亞花花

2015/09/10 19:30

點閱率:336

11100

戲的開場似乎引用了日本劇作家別役實的《廁所在這裡》的意象。女人問著廁所在哪裡,接著女子自場中白紙幕穿透而出,這倒引出點興味來,然而卻也僅僅於此。其後兩位女子的雙人舞,從和諧轉而有了斷裂,不和諧。接下來是兩個段落的戲劇,各有兩對女子,同樣處於欲分手卻又有著對彼此情感的依賴與緬懷之感,想走卻走不了。各自引著契訶夫劇作裡的段落以抒懷。整段演出內容尚稱平實,表演及對話有其機巧之處,只是對於契訶夫及別役實劇本的引用仍多少讓人有著不知其所以然之感。勉力思考得一合理的說法是,或許編導想藉兩位劇作家做為其創作發現,以呼應其對於此演出中的虛實與無路可出(或不想出)的意念吧!

演出場地:穆勒藝文

米亞花花

2015/09/01 19:30

點閱率:217

11100

九月,季節轉進了秋天,一開門走進了綿密的雨簾裡。雨中,行入微微遠離城市的虎山上,山上的孤島,跨進似廟宇非廟宇(前身真的是廟宇)的表演空間裡。這是今年看的第一場藝穗節節目《鬼界島》。

鬼界島三字的組合吸引了我選擇此節目,想像這來自最會說鬼故事國度的演出會帶來何樣的驚奇。只是粗心的我未嘗看清楚演出細節,於是我未留意到是否有翻譯。於是乎一腳踩進廟門,同時亦踩進了異國他鄉,我將自己流放到一個以英文累疊起的孤島上。

表演團隊是創立於1900年的橫濱劇團,來自有很多鬼故事的日本,而兩位演員則分別來自英國和加拿大(據悉此劇團廣納來自世界各地的表演人才)。於是這又是個與我原本想像全然不同的故事起手式─白人演員穿著和服說日本的故事。
這一切對我而言,即成為一個談論「演譯」、「真幻」、「實虛」的故事。在一個似真還假的空間裡,由不同文化滋養出的人在一個被觀者與演者共同合意認可的時空裡,說著一個他文化的故事,時間留在這虛擬空間裡,時間也在廟門外「真實」世界繼續著。

表演空間裡以木架子展示男女和服數禎,他們是被流放的失意和尚、是孩兒、是妻子、是天皇、是森林、是火山、是屋門。演員在和服衣袖的穿脫之間於敘事的時空跳進跳出,走進十二世紀《平家物語》因意圖謀反推翻平家失敗而被流放的俊寬(Shunka)和尚身體裡、站在俊寬身旁、跳出俊寬的世界回到現在的IBM筆記電腦前收取文本裡編寫出來的臉書訊息。演員提醒著觀者們暫停與門外世界的連繫,留在這裡,不去管外面發生的事。而這裡將發生的不見得是你原本以為的那樣。那麼,該是哪樣呢?手還是手嗎?誰跟誰說的故事?誰聽來的故事?故事怎麼樣才是真實的?那麼真實世界裡(臉書)裡的新聞所提到的小恐龍有多大?今天對著什麼對象說的故事?是向著天界說的?還是人間煉獄? 演員離開了劇場,那麼留在現場的觀者還是觀者嗎?

表演本身在角色的切換較不清楚,角色刻畫不深刻,在故事之間進出頻繁有時反而造成觀看上疲乏,感到無聊。或許以說書的方式進行原本就不該太苛求角色雕琢吧~ 但我想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他們選擇平家物語這個我沒讀過,只好借助谷歌大神在維基百科裡查到的資料,了解其內容不似源氏物語多述及的貴族故事,而是多數述及武士沒落與精神,且書中的主要精神即在於佛家的無常、實虛盛衰轉換之理做為作為發想。演員試圖在此文本脈絡裡貼上表演本身的真實與虛構性。

文化與文化之中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那曖昧不明的幽微空間是我今晚的想像孤島。在整場英文文字匯集成龐然故事巨流中,我有如伏按河底的暗流,以自己的想像和誤解來演譯他們極認真述說,以他們自己文化角度為底看見的日本鬼界島。人類的共業,那千百年來未曾稍歇的爭戰在鼓聲砲火聲中,煙硝味猶在。

是日,台灣猶原是鬼月。

演出場地:微遠虎山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