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窒息與絕望。如果可以簡單地下個標籤,我會選擇用「後雨傘時期」的「傷痕劇」。不過編導看來有個不想將問題簡單化的初衷,幾個故事交錯敘述,公共事件(煙霞/霧霾、言論監控)、私人領域(家庭、愛情)、主體性的棄與守(藝術家的抉擇),跳躍性地從大環境回看日常生活的政治性。
霧霾從北京吹到香港、幸福感的自我催眠與馴化等政治隱喻,說明創作者毫不掩飾其政治取態,或許劇中情節不能完全地反映香港現況,卻反映了香港藝文創作者的後雨傘情境,寧直白也不要不明不白。
完場之前提到「離開是為了回來,除了是一首歌還是香港人的核心價值。」的確令我想起不少移居或暫留台灣的香港朋友,竟連香港舊居的傢俬都移民過來,然後每天定時透過網絡收聽香港的電台新聞,或者說他們並未離開記憾裡的香港,而是一個自覺已不再屬於他們的香港。一種矛盾又可以被理解的鄉愁。
其它意見:分場太多、間場太久,氣氛與情緒有不連貫感,結尾的錄像+旁白,以及高歌一曲也略嫌補白太多。
從封閉的個人世界中站出來,其實也要從劇場的幻覺中走出來,所有的抵抗、面對,都不可能在劇場中完滿,也切勿過份地感動其中。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