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Animate立體書劇場『小王子』~給大人的童話

平均心等
11110.5
查看演出內容

盧頌寧

2015/09/06 13:30

點閱率:307

1110.50

不能說沒有立體書,但實際上沒有立體書演出也可進行。

演出主要是由一個女孩及動畫完成故事內所有的人物及敘事,演員在小空間不停的敍述、扮演、與動畫內的卡通或演員對話、唱歌......甚麼都做了,因為演出全長1小時,這樣的演釋,讓人有點疲累,這亦可能是立體書及投影與人的比例相距太遠,讓眼睛及角度都要不停調整。

不過,女演員演出以及與動畫的互動不錯,是一個輕鬆的用視覺及聽覺閱讀《小王子》一書的時段。

演出場地:華山1914文創園區 遠流別境書店

盧頌寧

2015/09/05 20:00

點閱率:230

11110.5

這應該被主辦單位列為邀請的觀摩節目。

這已不只是第一次重演,亦不只在一個地方重演的作品。

熟練的團隊,包括裝置設計、燈光、影像、聲音等設計,當然包括導演及編劇。雖然中段的某些段落,讓我感覺觀點太單一,但在整體結構中,反而讓最後一段一家的故事,更多心理上的背景,更顯得精彩,更讓人感動。

當然最後一段的視覺處理,讓理性的思考扭轉、幻變,這幻變讓最後女兒那個小黑洞的夢顯得特別巨大,哥哥與女朋友的牽手顯得特別真實。

或者,這小黑洞的夢與真實,每日都在香港漂浮,我相信不只香港,我相信不只......

在這個演出裡,我不會討論劇場可以做到甚麼,它讓我思考,在離開劇場以後的討論,可以是甚麼?

演出場地:莎妹 自己的排練場

盧頌寧

2015/09/04 19:30

點閱率:228

1110.50

一段舞,一段戲,一段舞,一段戲......編織出不只一個故事,兩小女孩的故事、兩代女性對男女看法的故事、礦工的故事、父子兩代的不同,都關於「家」嗎?可能只是一個藉口。

流動反成為這個作品的重點。

我們有如在一個小型「歴史博物館」中遊走觀看。

觀眾需要跟著每個故事場景移動的觀看,每個場景/環境的運用放了不少心思,流動的過程不用帶任何心情,只是跟著動,找位置站著坐著看就好了。歴史停在一刻,我們移動流動的去觀看,由日治時期到現在的台北,雖然還有很多細節要處理,但移動流動的觀看歴史的小小故事,這個真的需要主動性。

舞比戲要強,編舞對以舞交代故事,很熟練,主要用舞的場景都在室內,到了室外,空間大了,舞者的身體有點被環境吃掉,尤其後段在小廣場四人舞 。相比起來戲的部份有點弱,兩女孩以日語溝通那段,無論說話站的位置,說話的動機,與說話時身體語言都欠缺吸引力。

其它意見:工作人員穿黑衣不代表不存在,在環境中躲不了,就好好的在場。

演出場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

盧頌寧

2015/09/04 14:30

點閱率:232

11110

不貪心,簡單,是這個實驗小品亮眼的地方。

其中主要的舞段,有力抽畜身體,為動作的基調,以手起動帶領身體各部份開合抽畜,突然的擺動臀部,讓舞段節奏力度改變,顯得分裂。

分裂為這舞作的主調。

兩舞者簡單的互動,清楚表達其關係,但之間張力不強。

本身場地的空間已讓舞作加分,雖然沒有太多的使用空間,主要在開場的那段,但空間沒有被改動的存在,已在說話。只是舞者在空間流動不多,而流動的過程還可以強一點的舞蹈感(不一定是舞蹈動作,而是投射力更強的律動感、姿態)。椅子重量尺寸可能造成移動的問題,但沉重的移動,亦是一種語言,只是對椅子還未夠熟悉,未能好好使用,不然力量會更大。

演出場地:The Lab Space 實演場(空場Polymer三樓展場)

盧頌寧

2015/09/03 19:30

點閱率:229

11100

這是一個很藝穗的演出。現場音樂,現場演唱,現場舞蹈,現場說話,現場煮食,現場投影,現場連線,嘩!很多元的表演。

多元的符號,鱷魚扮人?人扮鱷魚?完美泡芙?信?郵差?城堡?泡芙製作過程?舊式放音機?紙船?海洋?沙漠?
滿佈著小確幸,滿佈著小清新,自我,年青,認同,不想被認同,想一樣,不想一樣。

我不想以使用空間去說,不想以演技去說,不想以動作運用去說,只想說,其中的虛擬上網,如整個戲,一切都像虛擬,這是虛擬的演出,但一切都是他們想做的。

其它意見:拿著尖頭剪刀,激動的走動,帶著疆魚面具擋著視線的,在剪比他高的魚絲,很靠近觀眾,很可怕的動作。可轉用其他剪刀。

演出場地:URS329 稻舍

盧頌寧

2015/09/03 14:30

點閱率:270

11100

悶熱的天氣,身體隨著天氣的溫度流著汗,坐在納豆劇場內,吹著冷氣,看一個關於冷的、寂寞的戲。

一對已分手的情侶在很冷的聖誕節裡,可能最後一次見面,分家裡的東西,同時一步一步的說出女方與母親的關係,女方與男方分手的不可談論最終說出的原因,最後看似問題解決,但仍是分手收場。

分手是一種選擇,是一種改變,分手不一定變得寂寞,寂寞在於人與人的相處。

分手是真正原因,是這個戲的重點衝突,但背後層層疊疊的關係,才是這戲要解構的問題。劇本延伸出來的議題不少,但表演中演繹出來算中規中舉。 演一對已同居七年的情侶,其中有經過流產而產生裂縫,最終分手收場,對年青的演員而言,是有點困難,現在比較像一對拍拖不到3年的情侶鬧分手。

說話的聲音運用比較單簿,有時亦聽不清楚演員在說甚麼,這可能是咬字、理解及表述的問題。

全劇都在房子內的廳間發生,看來納豆劇場的空間,很適合直接使用,在演區後加了黑布,試圖把有個性的空間,變成一個好像劇場的地方來使用,這黑布讓人覺得有點多此一舉。

演出場地:納豆劇場

盧頌寧

2015/08/30 19:00

點閱率:285

1110.50

演出一開始,舞者之一「她」走在觀眾的前面,跟觀眾述說著舞作的形式,演出分四個場景,每個都需要觀眾移動觀看感受,放心的感受,因為有工作人員帶領我們。

進入有如一個儀式的開場,每人手中一滴精油,帶著大地的味度在掌心,如「她」所說打開感官,舞作開始。
人的感官有聽覺、味覺、嗅覺、觸覺、視覺。
除了味覺其他都在作品中出現。

從手心的精油嗅覺展開了出走的旅程,我們坐在外面,其中一個畫廊內的燈亮了,舞者進入,視覺開始凝視著舞者在空間清潔,把物件擺放,「人」定位,舞動開始。隨著音樂,舞動沒有停止,音樂也沒有停止,精油的味度也一直沒有停止過。

觸覺是第二場進入的,那段落名為「人群中的自己」,觀眾第一次移動,從外面的空間,移動到第一個畫廊內,因為人群在空間中顯得有點擠擁,其實可看到舞者的角度有限, 而擠擁讓人的觸覺開始發酵,觀眾就會自行決定在「人群中的自己」是怎樣的。

可惜,之後感官之旅就開始消失了,第二段後,嗅味、視覺、聽覺、觸覺都開始習慣了,舞者在眼前移動,離開,舞動,離開,都習慣了,習慣了。

最後一場,下雨,雨將舞者和觀眾的距離拉遠了,觀眾站在雨下,觀看他們在玻璃屋內看著旅行的出走影片。我想起林一峰的一首歌《離開是為了回來》,或者其實從沒出走過,想念一直都在。

其它意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eGPXjZZdI4

演出場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

盧頌寧

2015/08/30 14:30

點閱率:344

110.500

﹣演出全長45分鐘,在這45分鐘內看到舞者們努力的說著、跳著、表達一些些雜亂的拼貼,無論是主題上、語言的內容、空間的使用、身體的舞動、音樂的運用、道具的使用等,都有一種想太多的雜亂感。

以舞來說,作品中有幾段獨立的舞蹈組合,主要以一些基本的現代舞練習動作演變而成,但卻不能把想表達的主題突顯出來,或者說主題發展得太多,或者說沒有運用身體動作說話。其他的元素亦有太多的指向,沒有「專一」的把握主題。看來缺少了專心的力量。

最後不太讓人離開的演後座談,用意是甚麼?舞者們努力的自我述說著舞蹈的內容,膠杯表達甚麼......其中一位舞者穿白衣是表達甚麼......作品名稱萬花筒在舞中如何表達......主題「土地」又如何被表達......如果最後要用「說」來表述,觀眾才能了解,那為何要來看「表演」呢?看演出是來找作者的所謂標準答案的嗎?

如果要我這個觀眾回答,演出中大量的即棄杯與演出的主題「土地」的關係是甚麼?我會說:他們在破壞「土地」,使用他們的人,忘記了甚麼是「土地」。或者「土地」這個名詞已被雜亂的濫用了。

演出場地:URS329 稻舍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