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不夢

平均心等
1110.50
查看演出內容

馬慧妍

2015/09/12 19:30

點閱率:329

11000

來自澳門的夢劇社,以莎劇的經典人物哈姆雷特為題材,再次談論“to be or not to be”這個永恆、不朽的人生命題。

隨著一絲隱約的光線照進漆黑的空間,獨站在椅子上的演員以粵語再次誦讀哈姆雷特最最經典的獨白,然後歇斯底里地癱倒在地上;演員以麥克風對話,不用麥克風、說國語時,他是質問哈姆雷特「你來這裡做什麼」的全知角色,而使用麥克風、說粵語的第一人稱,歇斯底里地回答「我不知道」等,點出此劇的主旨:「哈姆雷特發現自己成為了一個符號」,角色遵從「故事結構」,一如人類遵從演化原則,大自然/世界/命運給予我們更高的劇本,正如場刊所言:「每個人都是角色」。

這是個有趣的出發點,然而,以此命題出發,我卻覺劇作使用的表演策略,顯得自相矛盾。剪輯而成的孖寶兄弟影片,帶出了角色命運可由外界操弄,在外界的可操弄下,自我「永遠沒辦法成為自己的主宰」;繼而加入「魚」,作為演化的教材,連結演化與故事結構;再由「魚」發展成「人」不得不吃一塊肉,使自己生存下去;最後哈姆雷特甚至與奧菲莉婭出走,「覺得舞台上的演員演得比自己更像自己」,於是他們到台灣旅遊、到酒店爆房,角色逃脫了故事,轉換一個時空繼續發展;原在影片內的敘事者,一躍走出屏幕,與哈姆雷特一同販賣「電子魚」;最後,敘事者一飲而盡魚缸內的水,透露自己的真身,就是奧菲莉婭⋯⋯等等,都無法說服我這個角色──哈姆雷特──他與我一樣:想主宰自己的命運,擺脫現有的困頓,渴望成為自己。

整場表演,演員竭盡了他的聲線、驅體、多媒體、還即席煮食挑戰觀眾的味覺嗅覺,塑造了強烈的意象。但從中,除了哈姆雷特不明由來的憤怒、悲傷外,我卻無從得知他的憤怒從何而來、他的生存意圖為何、他反抗故事結構是因為什麼,始終無法被說服:這個哈姆雷特,是一個擁有意識的角色。所以一直疑惑:他是為自己而出走,還是為《不夢》而出走?

當劇作以夢般一場又一場的符號,來諷剌「哈姆雷特已經成為了一個符號」,某程度上已經站不住腳,乃至劇尾,奧菲莉婭的反撲,於我而言,確實有點突兀。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馬慧妍

2015/09/10 19:30

點閱率:323

10000

總括來說,這是一場讓我看後有點納悶的演出。從表演開始,觀眾像不小心闖入了某個神奇的派對,倒是有些期待,演員們「隨機地」挑選觀眾,問他們一些問題,繼而在答案裡挑選關鍵字眼,寫在便利貼貼在觀眾的身上,或即時與某些觀眾成為臉書好友,演員們共同歡呼......以後,會發生什麼事呢?不難明瞭,《網路解碼棒棒》試圖處理在網路世界裡,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破碎與斷裂,並形象化地把這些製成一個個標籤,標籤在人的身上。

然而,接下來就沒有了,然後呢?

諸如此類,演出中不乏有趣的點子,但都沒有延續發展:例如長形汽球的情色隱喻、演員們一對一坐在舞台前,用破碎的字眼交流,被捕捉的碎片都被寫成標籤,最後由自己、或第三者重述完整的故事(但為何要透過電風扇才能傳遞呢?),我們得見網路世界中,符碼如何與真實產生差異;或利用影子,重新敘述了《狼來了》及《狐狸與萄葡》兩個故事,並在最後道出:「男孩的羊被狼吃掉了,因為這樣才會有《狼來了》的故事。」重新詮釋了敘述與被敘述者的權力位置;或演員們表演「指手劃腳」的遊戲等等......

這些不勝枚舉的點子,卻只在陳述一些眾所周知的現狀,感覺略嫌形式大於內容。甚至最後,演員用一塊長長的黑布,淹蓋全場觀眾,隱約看見閃爍不定的演員和燈光,在幽暗的不安中,我疑惑:這塊黑布所為何事?要展示網路世界的虛無,到底有沒有足夠的理由,支撐這種強烈的手法?

畢竟,在網路無遠弗屆地發展的同時,網路的標籤失真、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說實話,其實已是陳腔濫調。而最可惜的是,這場喧鬧的派對、猜謎遊戲、便利貼等,都沒有帶給我們多少具新意的啟示。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馬慧妍

2015/09/09 19:30

點閱率:221

11000

相對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純粹的作品。在觀賞前對娜芙蒂蒂的了解也不深,僅知道她是公元前1300多年的一名埃及王后,也必須承認,我也並非舞蹈的專家,觀賞此場演出,我只抱著單純的心情,欣賞一份舞作,並放開身心接受它給我的視覺、聽感上的訊息。

從一開始薩克斯風手演奏,配合著Oxana Chi的舞蹈,看見一些帶有東方-非洲、街頭舞蹈等特色的影子,在表演的中段,舞者以幾個噴嚏間斷,穿插著某種人體的、自然的、具節奏感的生理動作,最後在漸趨緩慢的旋轉中,燈漸漸暗,經工作人員的告知,我才相信表演已經結束。可能是缺乏了某種文化脈絡,使我始終無法理解某些動作的意涵,與這些動作連貫起來傳遞的意義,然而,諸如薩克斯風手拿出圓形的樂器,製造類似海浪的聲音,這確實是讓人充滿想像的,但這意象並沒有延續下去,讓我覺得有點可惜。在接近尾聲時,薩克斯風手倒立在臺上,伴隨著Oxana Chi仍然持續的舞蹈,這倒讓我期待二人的交流能否創造某種火花,但薩克斯風手卻回到他的位置,繼續演奏。是我確實缺乏了某種必要的觀賞基礎,還是整個表演未能成功傳遞一個完整、充足的訊息?

在這情況下,觀賞此演出後能獲得的資訊並不多,但或許更大的問題是演出的場地,在偌大的演藝廳裡,三十名左右的觀眾顯得太零落,也有過多的距離感,讓人較難投入其中,放棄思考去享受一場視聽演出。

演出場地:臺北市青少年發展處三樓演藝廳

馬慧妍

2015/09/03 19:30

點閱率:276

11110

毋庸置疑,蘇美艷具有一定水準的表演功力,足以一個人支撐八十分鐘的表演。蘇美艷分享著她赴京讀書的生活瑣事及心路歷程,嫻熟地處理至少十個角色的區分、模仿,能掌握大部分的節奏(除了最後她忽然失落了,觀眾們好尷尬),一開始稍顯被動的觀眾,到後來也不再羞於回應,紛紛鼓掌和笑出聲來。

在表演已相當有趣的前提下,一部以「人在北京」為題的作品接下來需檢驗的,就是它以跨文化的生活經歷為視角,能否提供除了日常瑣事外更高的主題,例如劇中強調三次的「戲劇來自生活」,這個「生活」的本質是什麼,帶給了我們什麼啟示,這將決定觀眾在笑完八十分鐘後,對此戲除了「好笑」以外的評價。畢竟這群(大部分來自)台灣的觀眾,看見演員演出她在北京習得的口音、常用語時,我們不熟悉這種文化,而演出符合了我們某程度上的刻版印象,當然感受到引人入勝的幽默感。在處理跨文化的素材時,必須避免徒有獵奇式的陳列,因為這是獲取歡笑最簡易,卻也是水過無痕、甚或危險的途徑。

我最喜歡的一開始餐廳著火的題材,這就是典型的「戲劇來自生活」,從中我們看見了人性,也瞥見了這個城市的眾生相。建議此系列進一步從主題著手,挖掘更多深入的、以小見大的故事。生活的經歷需經過累積、沉澱和提煉,才能昇華為更有意義的戲劇。

其它意見:可思考劇中使用的聲音、道具、多媒體,有沒有精簡的可能。

演出場地:納豆劇場

馬慧妍

2015/09/01 14:30

點閱率:360

1110.50

進入狹小的納豆劇場,塌塌米、紙箱、和室桌等已經就位,不少觀眾可能對《杏仁豆腐心》的故事早有了解,也不難猜:一對即將分道揚鑣的情侶,在平安夜收拾細軟,無法處理傷口的二人,在過程中揭露彼此的過往。

場地的鋪排中規中矩,隱約能感受原劇本設定於日本和室的氛圍,燈光的轉換和安排也能看出用心,但可能劇場走廊的兩盞黃燈太亮,觀眾容易出神(坐在我旁邊的觀眾中途居然滑起手機來)。

然而看畢,卻覺仍然未能體會此劇完整的情緒,可能演員的對話過份急促,尤其小夜子(范曉安飾)全程幾乎維持頗快的語速,未有足夠的情緒變化,讓分手、母親,甚至孩子的命題,感覺都相差不遠。相較之下,在熱心家庭瑣事的男性達郎(刑懷碩飾)身上,較易看出其內心世界的經營,但他的輕描淡寫幾乎維持到最後,失去孩子的傷痛帶給他心靈深處的傷與痛未夠明顯。其戲劇命題從悲傷與憤怒,上升到人生中的無奈與困窘,需要更多的經營,來讓觀眾沉澱和轉化。

其它意見:1. 如果舞台大小帶來侷限的話,可以考慮黑幕後的空間。
2. 劇目還未完全結束,演員太早解除表演狀態,觀眾其實更為尷尬。

演出場地:納豆劇場

馬慧妍

2015/08/29 19:30

點閱率:245

11000

在一人一故事的劇場裡,負責提供夢境的觀眾及其內容當然重要,而團隊以變形合唱、大合唱自由發揮、流動想像、塑的塑像為手法,試圖重現夢境,透過劇場建立觀眾與觀眾、觀眾與演出者間另類的親密關係,在現今人際關係疏離的、過度重視可見真實的社會中,有著它的獨特及重要之處。

然而,從觀眾提供的(在表演手中變成素材)一個隱隱約約、能被憶起因而遊走在意識與無意識邊緣的「夢」,何以成為一個故事,供當事人和其他觀眾接連欣賞,對各自的意義是什麼,則是我腦海最大的疑問。

演員接收到素材,到主持人給出方式和主題,到變換成可演出、可接收的「禮物」(先不論燈光等其他舞臺元素)的過程裡,基於時間及技術的考量,演員們可能只能選擇「一句話」或「一個主題」作為演出的主軸和層次。但夢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是防衛機轉下的產物,倘若人的處境先於夢的情景,那麼,重點不在這個夢出現的事物有多稀奇、或情節如何曲折離奇、或重覆著某種日常,而是人在特定心理狀態中如何最終產出這個夢境。

主持人及演員的操作及呈現,能否回應這種微妙的互製關係?觀眾們最終獲得了無意識裡某種不可見、不可說但仍真實的處境和心理狀態,還是僅是情節的模仿?更甚,當一個悲傷、恐懼、離奇或搞笑的夢境被分享,主持人與演員如何把它轉換成可演出故事操作的同時,不置下過份簡便、顯淺的結論,不落於過份簡化的灰諧、幽默或悲傷?對堅定選擇「夢」作為一人一故事劇場的素材的劇團來說,夢的獨特性和意義的深挖更見迫切、無法迴避。

演出場地:納豆劇場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