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喜劇/歌舞劇

戲弄卡米地

平均心等
11100
查看演出內容

馮勃棣

2015/09/13 15:00

點閱率:324

11100

戲弄卡米地是由comedy club的喜劇演員班底們所製作的兩齣小戲,分別是狼與紅與記不得爸爸,這些平常表演脫口秀、漫才、搞笑短劇的人試圖轉變路數與風格,開始打探自己的內心,誠實面對心中的抒情面向,希望可以弄出不只有笑,甚至有淚的演出。

其中記不得爸爸這齣戲是由一個失憶老人、女兒、小偷三人構成的戲劇,一開始還是搞笑劇,後來開始訴諸煽情,並挖掘出小偷與失意老人之間的友情,進而使小偷的良心被喚起,最後還來個大翻轉,希望逼出觀眾的眼淚、、、整齣戲的走向不難預料,但所謂真正的戲劇與搞笑短劇之間做出融合時還是顯得有不少的尷尬,整體而言,訴諸煽情的橋段正因為它喜劇與綜藝的表演方式和本質,而顯得太過武斷與欠缺真正力道。其中某些轉折放到戲劇的框架下看時,就顯得沒有新意與些許的陽春了。

我想戲劇和脫口秀之間還是有著不小的鴻溝,脫口秀終究是一場秀,它的任何轉折與節目的主要訴求是效果,是營造現場熱絡的情緒。但過渡到戲劇時,有了角色與主題意涵,一切轉折乃至角色個性都不能太過武斷,而需要細細推敲,不能只是一個由哽構成的秀。我想這是卡米地諧星們想要做一個正規的戲劇時,最要留意與思考的地方。

演出場地:納豆劇場

馮勃棣

2015/09/11 14:00

點閱率:275

11110

《小孩》真是個才氣縱橫的劇本,充滿著哈洛品特式的驚悚,有著品特式的權力宰制競爭,語言和角色關係亦帶有某種不知從何而來的神秘壓迫感,其中的女角被一名入侵的男警步步逼問、質疑,甚至掉入男警構陷的謊言陷阱而處於弱勢,她奮力做出困獸之鬥,極力對警察的指控做出否認,卻反使得觀戲的我們陷入迷霧。漸漸,這一場權力宰制的爭鬥轉化為名為回憶的遊戲,回憶的內容儼然成為兩人新的宰制戰場,他們慢慢構築出回憶的樣貌,真相一層一層被剝開而呼之欲出。但,總在呼之欲出的當頭,回憶又有了翻轉,才發現祕密之後有秘密,真相後面有真相,到後來,我們都在尋找真相的路上迷路茫然了。劇本的前半是直線的行進,轉入後半則開始峰迴路轉,處處爆點。其中,語言的機鋒恰如其分,偶然給人亮點,卻不喧賓奪主,編劇者深具功力,佩服,佩服。

本劇在小小的咖啡店上演,觀眾與表演者非常的親密,而得以一窺許多表演的細節。兩位演員則稱職地扮演入侵者與受壓迫者,他們在細節的經營非常用心道地,使親密的距離毫不尷尬,反給了我們觀眾一種偷窺的犯罪感。尤其飾演警察的男演員戴起帽子後的機歪嘴臉,實在令人不寒而慄,連我都怕。

我較喜歡前半對於驚悚的經營,與那股使人戰慄的神祕的壓迫,頗有品特的態勢。後半開始深挖對於愛情與小孩的回憶,三番兩次的翻轉稍嫌武斷,對愛與遺憾的哀愁則不若上半有力道。

這是從文本、導演、表演、空間氛圍營造、到音樂都極度到位的精采之作!唯一的小建議是,女角被悶死的地方非常高調(場中焦點的沙發上),在觀眾如此貼近的空間我清楚看到被悶死後的女角胸膛的呼吸起伏,可能是故意小力呼吸而導致氧氣不足後的大口換氣?我當下看到屍體胸口起伏後瞬間疏離出戲,差點站起來大喊:別給我裝死!!!

好險我忍住了,只無聲地瞠目結舌了。

可能死在傢俱後面會更好,嗎?

演出場地:Solo Singer Life

馮勃棣

2015/09/10 19:30

點閱率:324

11111

今晚的阿卡到音是由第八格人聲樂團和海鷗K帶來的演出,我如果用文字描述他們的愛,就立刻貶低了我對他們的愛。真正的感動,說出來就不見了。那已經超越了文字所能及,只有親自聆聽才會明瞭了。

我之前在想什麼是好的演出,我想真正好的演出是讓觀眾在看戲後,變成了不同的人。今晚,他們的音樂也有這股魔力,第八格和海鷗K的演出像是幫我們背起了一些什麼,而輕得可以飛翔。或許就像<還OK>這首歌的歌詞:這世界雖然不完美,但卻總有人會在你身邊,總是會還OK。

總會有人在你身邊,明天是別人,今晚是海鷗K,謝謝他們,祝他們能在夢想與現實的交界處找到安棲之所,並享受其中。

我好羨慕會唱歌的人!我也好想唸清大!

演出場地:A House

馮勃棣

2015/09/10 14:30

點閱率:699

11110

事先申明,以下段落先不論製作面,而單單從劇本來幹譙一下。

《屎蛋》,又名《我是傳奇葩》,看劇名就知道寫作者自以為是。寫這劇本的人應該要好好懺悔!寫什麼莫名其妙的東西,上半場還保持一個輕快爽朗的節奏,到了下半場,整個窮途末路!劇本的精神內涵卑鄙耽溺、令人髮指!劇本中說到這是關於魔法與愛的,但寫作者根本不懂魔法遑論是愛,充滿著偏狹的、直男偏見的、自卑的、自戀的、毫無反省能力而恣意宣洩的可想到關於直男的一切幼稚與缺點的、、、通通在劇情中展現。而劇本中最重要的,關於角色的成長軌跡,那個頓悟反省的魔幻時刻,劇本通通沒有,美其名是書寫人的不可改變性,實則彰顯了寫作者自身的不知反省。至於台詞的書寫呢?哼,挖靠。台詞寫得機機歪歪、繞來繞去、找不到出口卻又不甘心結束而顯得冗長拖沓、莫名其妙、單耍小聰明而無大格局、耽溺自溺、開著瑣碎的黃腔而自鳴得意、、、當然啦,充滿妙趣的台詞還是有的,關於結構形式的經營也是有其企圖的,但台詞與趣味點終究只是一個劇本的雕樑畫棟,而真正的根基卻是精神內涵,是讓觀眾看戲後能夠有所頓悟與信仰的能力,關於這些,通通沒有耶!有事嗎?有的只有無盡的哀怨與憤怒,而哀怨卻不找出路,憤怒卻沒有深度,就單單停留在怨天尤人的層次,這個劇本總歸一句:沒有反省能力!

我知道這劇本已經是多年前寫的了,但寫作者還是好好改弦易轍、反省檢討、金盆手洗、束手就擒吧!去面壁思過,不要狗改不了吃屎,老大徒傷悲。若此編劇因看了本篇對劇本的批評就精神崩潰的話,那更實現了我的評估,體質差,素質弱,沒有反省能力。我認同這個劇本的某些段落,但對主角的書寫非常不苟同,這世界欠你的是不是?至於劇本中談到的愛,都還停留在自私的層次,完全沒有對愛更高的反思後的昇華與覺悟,既然沒有超越的觀點亦沒有larger than life的格局,那又何必書寫?開口閉口bitch bitch,更展現寫作者本身的偏狹與悲哀。至於其中不知節制的冷笑話,更是夠了......

套句胡忠信對國民黨的話:別鬧了!!!

(OS:我會好好檢討的......)

罵完劇本了,接著鼓勵一下參與這齣戲製作的人們,我在展演過程中看到了可貴的青澀,這真實可貴,絕非反諷。正因為青澀,我在其中看出了潛力與無限的可能,看出了他們試圖對人性角色做出的理解,進而更理解了生命一些些。我在某些時刻中看到演員的光亮,即便口條仍可加強,角色個性的軌跡脈絡可再精緻推敲,但在一齣戲中某些時光流露出那綻放亮麗的一瞬,都是煙火閃亮的魔幻時刻。而導演也對戲做出的一些有趣的創意,在劇本的基礎上更添聲色,帶來小小的驚喜。

我給他們五顆星,但劇本太爛,扣一顆星。

劇本中有一句話:「我們若還不是傳奇,就是在通往傳奇的路上。」其實,人的一生傳不傳奇根本不重要,就像是你也不用特別去追求奇蹟,只要你認同一年四季是奇蹟、日昇日落是奇蹟、呼吸換氣都是奇蹟,那每一天都是在見證奇蹟。同樣的,渴望傳奇的人都是沒有認真活著,只要認真活著與體會疼痛與愛,那傳不傳奇實在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事。

回到劇本,台詞中數度講到人生多蒼白多蒼白,其實蒼白的不是人生,蒼白的是你的視網膜。編劇的心脆弱的宛如玻璃,整天盯著電腦看,小心視網膜都剝離。

演出場地:索引文創

馮勃棣

2015/09/05 17:00

點閱率:249

11110

本檔藝穗節我看了兩檔來自香港朋友的作品,分別是《那些你不敢解決的問題》與本檔的《我的50呎豪華生活》,兩齣戲都可一字以蔽之:幹!

兩檔香港的戲都幹意十足、砲火強烈,對現況表達強烈不滿,戲中融入當代的公眾議題,處理手法前者直白,後者則花招百出,但都同歸於其下憤怒的本質。

憤怒是一股創作的力量,它的觀點強烈而不加隱藏,直言不諱而充滿力道,言之有物而不無病呻吟。對我而言,憤怒就是觀點。在《50呎》的呈現中,儼然是一場形式創意的火力展示,聚焦於劏房議題不斷攻擊與翻玩,讓沉重的控訴被包裝得更像是一場流動的饗宴,一場目不暇給的多媒體的秀,更設法讓觀眾在觀看聆聽之餘,能現場「體驗」那狹小與侷促擁擠的50呎的美麗哀愁。

劇組一開始帶領觀眾到一個個小空間裡感受侷促,再來用影片撥放一群參賽者參加在50呎房裡生活的實境秀,接著某男在地上拉黑線畫出的平面圖來介紹居家環境、、、等等招式過後,大家側躺於畫出2D房間的平面上,由高空攝影機現場拍攝與投影於另一空間,感受上既平面亦是立體……使觀眾對「空間」始終保持高度自覺,這既是形式,亦是議題內容。加上形式不斷變換,流動不斷變奏,掀起一波波的驚奇。

唯獨,台灣觀眾比較沉靜,使得倚賴觀眾給予回饋的互動形式中,演員偶爾流於自high。本戲開始,演員便能量滿檔、對觀眾展現出極大的熱情,頻頻的互動有時讓冷靜的觀眾有些尷尬,無法立即有效與觀眾掛勾,但反顯現出演員素質極高,處尷尬而不自我質疑,自體高潮功力極佳。

我喜歡憤怒卻不張牙舞爪的作品,《50呎》的精神內涵或窒息與絕望,創作者卻將叫囂與吶喊轉藉由形式給轉化掉了,使得他們的嘶吼既內斂又高調,端看觀眾們怎麼體會了。

演出場地:莎妹 自己的排練場

馮勃棣

2015/09/05 14:15

點閱率:295

11100

此戲有兩處令人驚艷,開場的遊戲與接近尾聲的雙人舞蹈。進場時間,場上撥放著溫馨與充滿玩興的音樂,兩個刷白的宛如展場的空間中,椅子、杯子水瓶等居家小物件零散擺放,營造出溫暖俐落的居家氛圍。開演後,飾演小三的黑衣女子帶領五位觀眾與另外兩位演員在台上玩著大風吹,很技巧性地,紛紛把五位觀眾吹下了台。打從進場樂開始乃至陳設布置、開場遊戲所營造的氛圍,與正戲的調性恰為反差,是一記漂亮的起手勢!

進入正戲後,反倒走向平淡而缺少層次了。戲中圍繞著一男兩女的三角關係,並聚焦於正宮與小三的權力與話語權的對抗,藉由兩人、三人間不斷抒情表意式穿插而行的告白,輪番地吐訴衷情。在戲中,正宮與小三的競爭皆藉由語言,而無真正的戲劇動作,但語言的同質性太高,眾人的抒發都走直白的、自怨自艾的、感傷的路線,導致戲劇張力很快就被語言的單調所弭平,中段的節奏漸趨平緩,幾乎沒有變奏所帶來的驚喜,而有些蒼白。

但接近尾聲處,仍是有驚豔點的,當小三與正宮跳起雙人舞蹈,這真是天外一筆的絕妙設計,舞蹈後半,兩人玩著鏡子遊戲,互為表裡,似乎在說著追根究柢,在愛中我們都是同樣的人。

部分演員的聲量太小聲了,幾個段落變成喃喃自語,有點可惜。

演出場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

馮勃棣

2015/09/04 14:30

點閱率:480

11110

先聊聊這劇本的質地,它是一個書寫日常的瑣碎的劇本,一切的衝突皆在角色心中而無重大的外部戲劇動作,它是個「慢起手點」的劇本,鋪陳了非常久而漸漸壓抑與累積爆裂的能量,再於最後一口氣爆發出來,即便如此,該劇本就連角色情緒的爆發都是節制的,是點到為止的,爾後,回歸到兩人悠悠的對話,雖不至船過水無痕,但絕對雲淡風輕。

我喜歡這種劇本,書寫小小人物的小小戲劇動作的背後如何有著重重的乘載。而這樣的劇本,太適合在納豆劇場這樣狹小的空間展演了,因為空間小而貼近,於是多了親密感,演員舉手投足與面部表情的細微動作都能被完整接收,當我專心聆聽與觀看,彷彿他們正在跟我講著私密的心事。

我非常喜歡這一對男女演員的表演!日常的表演並不經營,稍有不慎在如此貼近的距離就會形成尷尬,而他們卻將日常表現得極好。日常是什麼?日常是重複,日常是瑣碎,日常往往是去戲劇性甚至沒有目的,而在這樣低限度的文本脈絡下,演員卻要演出「分手」如此醞釀強大張力的情緒。於是乎,「不演」成為他們真正的表演,他們必須營造一個幻覺,那就是當下即刻的真實存在。

於是乎,很多橋段都是在壓抑,都是在故作鎮定。試舉一例,其中一段戲,女角講了一段非常長的電話,男角在一旁切蔥,如此日常,也如此之長,卻在在顯示了劇中(前)情侶間的默契,那展示在舉手投足的細節中,而非聲嘶力竭的自我陳述,不好處理,卻處理得宜。

男演員演出了慵懶的、擺爛的、規避張力的、裝可愛式的卻實則殘忍的姿態;女演員演出了一絲不苟、有原則的、故作堅強卻對外物有著標準答案的女子。兩人的權力關係數度翻轉,在姿態上佔有強勢地位的女角終於撐不住佯裝的堅強,敗給了以軟爛為表象實則真正殘忍的男角。但權力關係的幾次翻轉,卻都沒有走到極致,我想他們應能呈現出更強的力道,使這則淡淡的憂愁,變成更加殘酷而不見血的疼痛。

另外一個小建議,劇本應還有刪減的空間,相信精簡到九十分鐘的話,應仍能保有日常,卻更加密實。

演出場地:納豆劇場

馮勃棣

2015/09/04 19:30

點閱率:275

1110.50

莎士比亞終究不會讓人失望,經典終究內建了力度!《仲夏夜之夢》雖然再熟悉不過了,但再次觀看仍是敗給了莎翁的幽默與浪漫。此次表演命名為「仲夏夜狂歡派對」,使我對其「狂歡」的詮釋觀點頗有期待,看了之後卻發現仍是保守與傳統的演出。溫馨有餘,狂歡不足。莎士比亞的劇本被搬演最有趣的即語言的處理與再製,但此次演出採取的翻譯有些生硬,語言未被轉化而與演員的口條略顯格格不入。此外,像是巴先生偶爾跑出來的日文,或許是演員個人的突發其想,卻無前後文的關連,無法抓到統一的脈絡。

空間運用算是這齣戲較為「狂歡」一點點的地方,室內室外能用上的空間幾乎都用上了,個人喜歡坐在天臺以及仙后坐於樹下休眠的場景,跟原本空間結合的非常好!在引領轉場時或許可以再多些驚喜,甚至增加一些與觀眾的互動,例如運用扮演月亮的觀眾帶領大家到下一個場合、扮演獅子的演員追趕觀眾之類的。觀賞的方式也可以打破鏡框限制,或許可參考近幾年盛行的浸淫劇場(Immersive Theater),讓觀眾自由走動,會更名副其實的「狂歡」!

演出場地:關渡山行巷弄劇場

馮勃棣

2015/09/03 19:00

點閱率:391

11110

(事先申明:我與眾表演者已為舊識,對於表演呈現,我實在無法客觀持平地觀之審之,故星星數量以丟擲骰子點數決定,過程皆公開公正且有律師陪同。骰子點數最終擲出四點,故以四顆星星蓋棺論定。)

(正文開始。)

當我們看到別人出錯與出槌的時候,我們會損他說,你搞笑喔!

但這世界上,有些人卻很認真地看待搞笑這件小事。

好好的工作不做卻做著諧星夢,讓我很想對他們說,你們搞笑喔!好好的表演場地不申請,偏偏跑到遊艇上表演,也讓我想對他們說,你們搞笑喔!好好的帥哥美女不當,偏偏要扮醜當豬,你們是搞笑喔!

搞笑最怕遇到的窘境就是觀眾都不笑,那種在台上搞笑未遂而使全場啞口無言又下不了台的尷尬場景,實在是……非常搞笑。而今晚的表演者,都是經歷過無數個「難笑」的夜晚所淬煉而成不知羞恥與無堅不摧的搞笑異能人士。

好的喜劇具有觀點,搞笑只是姿態,為的是包裝批判與惡意,是對世界諸多現象的詮釋後的扭曲的再現,藉由放大與諧擬來凸顯出尋常之下的荒謬。這是搞笑的力量,亦是無能。因為無法撼動天地,所以搞笑聊以慰藉,卻終是螳臂擋車,僅作為我們對抗無力與命定的唯一槓桿。幽默感成為力臂,試圖撐起不輕的人生。

這讓我想起一件傷心事,羅賓威廉斯,他自殺了。

羅賓威廉斯自殺了,他是知名電影演員、諧星,亦是脫口秀演員。我不知道他去了哪裡,但希望他去了一個不需要搞笑的世界,因為那意謂著,那裡人們的幸福感與歡樂已能自給自足,無須外求。

或許,死後的羅賓威廉斯和眾亡靈們也正搭乘一艘小艇,駛過忘川河的河面前往生後的彼岸。或許,在那艘小艇上,羅賓威廉斯也正講著脫口秀,肆無忌憚地抖包袱丟段子,讓亡靈們酣暢大笑。或許忘川河面上的一切都恰似今晚的大稻埕碼頭,有著遊艇、麥克風、歡笑,與夜涼如水的浪漫。

或許在歡笑過後,亡靈們會問起:「羅賓啊,你帶來這麼多歡笑,為什麼你會選擇自殺呢?」

羅賓回答後,亡靈們都笑了,笑得東倒西歪。

這就是喜劇,這就是喜劇演員。

願我們都認真看待搞笑這件小事,成為這城市中最大的笑話。

(自殺防治專線:0800788995)

演出場地:大稻埕遊艇

馮勃棣

2015/09/02 14:00

點閱率:272

11110

這是個小巧但精緻的製作,總共七首曲目,過場間表演者對歌曲的曲風與樂器做出介紹,帶出了探戈的歷史與Piazzolla的新探戈背景,其中兩個過場中更介紹了一個特殊的樂器:班多鈕手風琴(Bandoneon),更示範了一下樂器結構與彈奏的操作技法與特色,在音樂呈現之外,頗能滿足觀眾的窺奇感。表演者們沒有過多的言詞,短暫的過場都能直切重點並達到過門的串場與解說的果效,使整個五十分鐘的演出非常密集與札實。

看了這個賞心悅目的表演後,更加讓我想起前一晚的噩夢,由Just Vocal Band帶來的《啊!卡到音!》......兩者都是音樂表演,相較之下高下立判,如果說Just Vocal Band帶來的是一個油滑的、每個人都想當吳宗憲的、瑣碎的、鬆散的親友同學會......那麼這個下午在雷克雅維克實驗室的《Swing in 夏日》則真的是一個由音樂愛好者組成、並誠心引導觀眾進入音樂國度的、將音樂的種子種入觀眾心中的一場高檔的表演!

演出場地:雷克雅維克實驗室

馮勃棣

2015/09/01 19:30

點閱率:309

11100

我看的場次,擔當演出的是Just Vocal Band,開演前工作人員先發給大家一個紙條,請大家問團員們一些問題,例如團員間的八卦緋聞等等閒話家常,我也很快從現場氣氛發現這是個類似同學會的溫馨場合,大家互為朋友、粉絲、阿卡貝拉同好、前輩後輩......彼此間一起給有表演夢的音樂愛好者行動的支持與陪伴,身為一個純粹的觀眾,我也很高興在他們築夢的路上陪伴走上一晚。我會記得他們的名字,Just Vocal Band。

音樂的部分無話可說,非常精采,當我閉上眼睛,我會以為現場有著DJ、爵士鼓手、提琴手等樂隊,但眼睛一張,才發現眼前只是五個人與五支麥克風,我想阿卡貝拉是個真正的魔法,大家都是魔法師。

身為一個非親友的純觀眾,只有一個小小的尷尬與建議。這場戲的表演者在歌與歌之間的過場會抽小紙條,回答觀眾的提問,現場自然是一片融洽和樂,但回答的問題太過內部,更像朋友間的打屁,身為一個期待聽到好音樂的純觀眾,並無法融入。加上團員們或許比較害羞,但又極度珍惜寶貝在台上的這一刻,過場間大家都有話想說,卻沒有焦點與設計地閒散地接著話,雖然即便冷場也會有零落的溫暖的笑聲而讓一切仍保可愛,卻往往時間拖得稍長而無法收束,導致全場演出百分之六十五的時間都在散談,剩下才在唱歌。於是我明瞭,這場戲的主秀是過場聊天,唱歌只是聊天與聊天間的小過門。

音樂部份他們是專長,而做為一個秀,過門聊天亦是表演與秀的一部分,閒聊的氛圍輕鬆自得,但若更多點事前的設計與沙盤推演,並在時間上做好拿捏與分配,會更幫音樂本身加到分,也讓整場表演成為一個主體被凸顯、配角精彩配襯的、真正的整體。我完全可以體會該場合中會想聊聊天的感覺,但總歸是音樂會,就用音樂來轟炸我們吧!

從團員間的閒談中,可知Just Vocal Band已成立了快要四年,團員們都已在工作,靠著閒暇時間練團練唱,我真心羨慕這群在築夢路上找到一起努力的同好的人們,並在此推薦該團給大家。

其它意見:票根與節目單上皆寫節目單七點半開始,但七點三十五分大家還在彩排,七點四十進場,八點五分節目才開始。時間的誤植使得準時準備進場的觀眾有著疲累的等待,與錯愕。

演出場地:A House

馮勃棣

2015/08/31 19:30

點閱率:883

11111

我僅以三個驚嘆號來表達我對這齣戲的愛!!!

觀眾一進場就能看到被佈置成遊戲室的密閉空間,充滿著許多引人入勝的小細節,乍看之下覺得這齣戲充滿「誠意」,真的看下去之後,才知道這齣戲豈是只有誠意,根本就是個由札實的劇本、歌唱、解謎過程所構成,更充滿真實角色情感與衝突的戲,亦是遊戲。

整齣戲以密室解謎遊戲作為包裝,陷於其中的六位遊戲參賽者即為角色,外加場內另外八十位的真實觀眾作為實境遊戲的觀者。六位角色為了脫困,必須從現場陳列散置的眾物件中抽絲剝繭,找到謎底。於是乎,「謎底」成為這齣戲引人看下去的懸念與鉤子,如何逃脫?為何是他們六人受困於此?是否有任何共同性?這場解謎的冒險將帶他們去哪裡?

故事由此懸念展開,帶出了貫穿整齣戲的三個元素:解謎、戲劇、阿卡貝拉音樂,並不時搬出「有人在看我們耶」、「難道又要唱歌了嗎」等後設笑點與橋段,增添了展演的自覺,這種自覺包裝在「實況表演」之下成為了真的在進行實況的幻覺,非常奇妙。

六位角色慢慢聚焦而接近了謎底,原來他們都與一個叫潘彼得的霸凌者有所牽連,事情的真相如剝洋蔥般緩緩揭露,六位參賽者彼此間也有著愛恨的過往。這齣戲若一言以蔽之的話可如此概括:一群有傷痕的人為了找到謎底而聚集於此,而那個謎底,正是他們過往的傷痕。

天啊,這是多麼美麗浪漫啊!

其中讓我最不爭氣的一刻,是那個怯懦男孩說出「潘彼得不是壞人。」這句台詞像劃過夜空的流星般劃過我的心,揭開整齣戲的格局與新頁,當大家指責與控訴彼得潘就是霸凌者與加害者時,那位怯懦的、沒有自信、始終低首顫抖的男孩卻說他在霸凌者眼中看到過愧疚,「我早已原諒他了」,男孩這麼說著。就在那一刻,我理解了這齣戲的本質,是和解與原諒,是擁抱與溫柔,是一個眼光,教我們如何看待、理解,進而將過往的傷痕唱成一首首療癒而悠揚的歌。

我還做了很多筆記,但行文至此,想說打住吧,到這裡就好了。那些美妙的樂聲、感人的歌詞、巧妙的解迷過程、實境的互動、精巧的道具與物件、、、都被包容在這份溫柔之中,而不用花更多篇章來贅述了。這齣戲是一個謎,是一齣戲,也是一首歌。

我發現這齣戲總共只演兩場,實在太少了,在此我向各製作單位或贊助者喊話,希望能讓這齣好戲被更盛大與精緻的製作,讓更多人聽到他們的歌與詞,痛與愛。

最後,僅以一句話與彼得潘遊戲的創作者與參與者們共勉,願我們都長出翅膀,變成更好的人。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馮勃棣

2015/08/29 20:00

點閱率:435

11110

這齣戲由多線構成,每一個故事片段的交集大概為憤怒與控訴。這是一齣充滿控訴的戲,關於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體制、人與時代、、、他們對這社會有話想說,而他們真的說了,其控訴昭然若揭,在在都在呼喊著他們不願在這時代下缺席而大聲疾呼。我非常讚許他們與時代的連結,他們並非無病呻吟,而是直指不滿的核心。唯獨,創作者的控訴太過直白,直白到有一點蒼白了。若能與自己的觀照保持一個距離會更好,那個距離可能為自省,可能為幽默感,之類的。若能如此,其批判的力度會更有層次,戲劇的流動感會更強。畢竟,直白的批判容易,但若用包裝以尖酸刻薄、擁抱溫柔、諧擬等等,會更有意思,而不至流於怨天尤人或說教。或許因此,本戲的形式與手法略微老派,使我好奇為何一群年輕創作者會有如此的美學選擇,但倒是與牯嶺街小劇場的古意相輔相成,融為一體了。

真巧!

其它意見:中文字幕略暗,看起來有點吃力。另外順帶一題燈光這件小事,有時候讓演員的臉一半亮的一半暗的,可以再斟酌看看。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馮勃棣

2015/08/30 14:30

點閱率:502

10.5000

才剛進場就被工作人員冒犯,安排位子的帶位人員以油條與裝熟的語氣帶位,不時對觀眾身材品頭論足,有班導師的態勢,頗讓人好奇該戲屬性,是否故意造成觀眾不適?後來證明沒有。在戲結束後,同一位帶位人員以高姿態對觀眾諄諄教誨,叮嚀看戲時別做筆記,頗有社區推廣或親子劇場的架式,實在不必,純屬蛇足。這些都還只是戲外之事,但確實會影響人觀戲的感受與帶走的氛圍。

這齣戲最好的使用大概就是書屋的空間吧。建築本身的古意,加上推理小說的陳列,頗有犯罪、謀殺、與推理的氛圍。不論是作為會議桌的長桌、羅列的證據桌、燈光與手電筒營造的視覺效果、吧檯的使用、玻璃門外的廊道、、、在在都將空間做了聰明與極致的運用。但,如此親密的表演空間是個兩面刃,此戲則彰顯了其尷尬的一面。表演的尷尬、空間的尷尬、台詞與調度手法的尷尬、演員細部表情之生硬之尷尬、親暱情慾戲更是尷尬中的尷尬。另外,編導本身也有些問題。劇本猶如老掉牙的廣播劇,台詞與角色塑造略嫌刻板,劇情的轉折唐突跳躍,最後發展成純愛戲碼,更像是年輕學子看的電視劇。至於水門案本身的情侶段落,節奏拖沓冗長,宛如慢動作定格畫面,最後拉到馬路上的精彩大結局,顯出了導演的企圖心,反彰顯了理想與實踐之間的巨大鴻溝。至於表演,大家皆素人演員,不予深究。但全戲的整合仍要歸於導演的選擇,表演體系是,劇本是,看待觀眾的態度亦然。

這齣戲帶給我最多的,就是我真的會再找一天來偵探書屋,挑一本好書,好好享受這個可愛的空間。

演出場地:偵探書屋

馮勃棣

2015/08/30 19:30

點閱率:519

11110

該劇本有著大量的台詞,實在不好處理,對演員是一項難題,但該戲的演員們處理得宜,將大量的台詞消化吸收並還維持著滿沉穩的節奏,實屬不易。有些台詞實在拗口,為難他們了。但演員們幾乎照單全收,接受挑戰。我本來預期一百分鐘的演出中節奏難免走鐘,但其實不然,大家都hold得滿好的。

導演在執行劇本的時候亦添加了一些創意,展現出特殊的導演手法。開場戲時讓演員們輪番說著台詞並換著位子宛如行板般緩慢,最後一場戲中勾勒出男女分離前的畫面,利用三四個cube堆成的積木讓男女演員躺在其中形成高低落差與看著天空的美感,讓男演員騎著幻想中的腳踏車,頗有意境。整個一百分鐘的表演一氣呵成,且該空間無法做燈光設計,無法營造烘托氣氛,在在考驗著真功夫,且此劇本幻景頻仍,更加考驗導演的轉場調度功力。在有限的空間與缺少燈光的加持下,導演算是製造了不錯的戲劇流動。

唯獨,對於這多年前被製造的劇本,如今看來缺點很多。劇本充滿淺薄的偏見和有一些壞品味、畫蛇添足、不知節制等問題,其中對於台灣電影的看法更是過時,對於男性情誼與男性觀點中的女性角色,更流於某種想像與刻板塑造,這些都是劇本可改正之處。

劇本中有一個憂鬱的女孩,女演員演起來有著劇本所說的靈氣,卻似乎多了份輕盈,少了些沉重,但也無不可,讓我看到另一種女性的想像的可能性,也滿有感覺的。至於三個男演員在處理男性角色間的玩興到陌生,乃至於憤怒以至於和解的過程中,少了一些細節轉折的肌理脈絡,但我仍認為演員們已達成了一個good job!

這是一個布景舞台燈光音樂皆極簡處理,單單由文本與表演撐起的表演,不失為預算有限時的一個製作選擇!

演出場地:CAM193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