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求》為複象公場策展之一的作品,該劇團以「資源共享」和「實驗創作」作為今年度運作方針(抄寫中),並邀請四位編舞者包括此作之編舞者與表演者蘇品文在內,發表與特定劇本相對應的舞作。此策展選擇的劇本多半具有強烈批判性、暴力與實驗性,因此讓人期待。不過若是以藝穗節沒有包袱的傳統來講,是否可能提出更無法預期的策展模式,好比邀請編舞者針對凸版印刷機器、鎂光燃燒爆炸攝影燈、動物工廠等進行編舞,除了劇場文本、社會集體現象、全球性議題或情感,是否有可能尋找到更實驗的編舞依據?
編舞者蘇品文與合作表演者詹馥瑄展現了相當的表演成熟度。空場的空間非常挑戰,溫度過高無法散熱、音場空散、具有工廠結構但高度不足等,但也因此非常符合藝穗節挑展殘廢空間的精神。編舞者在空間處理上令人滿意,她選擇較為深長的半邊空間,並且拉開鐵門,讓門外鄰里或是遺失、遲到的觀眾(我)直接出現在舞台上。她並沒有覺得空場內部的雜物、舊傢具或招牌礙眼,反倒運用三張超長沙發,不斷變換陣列,因此空間顯得混亂而開闊,視覺上非常滿足。可惜,雖然舞台運用自由但是表演者的動線還是滿規矩的,並且使用較安全的方式移動進出不同區塊,這點似乎有點可惜。
不管是編舞方式或肢體表現《渴求》都顯現相當成熟度,然而或許那份成熟度影響到了突破的可能性。關於莎拉‧肯恩的劇本自有其困難與力道,而編舞家也在解構劇本後發展出兩表演者間的撕裂、攻擊、假性妥協、自我施暴與狡詐愛撫等,舞蹈動作有一定的發展程度與可看性。只是,兩女舞者如同一男一女兩舞者,基本款組合很容易讓導演或編舞家丟出許多太常見的互動與情感畫面,這樣 A 劇本或許也很難展現與其他與女性情感相關的劇本的歧異。
座談時,編舞者提到武術,如果真正強硬地發展她說的蛇形刁手,應該超強大的吧。
演出場地:The Lab Space 實演場(空場Polymer三樓展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