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電訪員之死

平均心等
10.5000
查看演出內容

鐘煒翔

2015/09/05 17:30

點閱率:368

110.500

這個以皮繩愉虐為主題的地下室酒吧與這齣戲的壓抑氛圍意外地合拍,除燈光打在演員臉上的陰影還有視覺上鐵網的效果。我喜歡劇場主義團隊不把場地裡的現成吧臺拿來用,而是將心思放在這場地的氣氛與壓迫感。

我剛好坐在吧臺區第一排所以可以看到對於整體空間的利用及巧思(演員在鐵網前後及頂燈的效果)。但對於側面觀眾而言那是完全不一樣的畫面,戲的大半時間不是側臉就是背面,這一點就算團隊作出再好的效果也是完全無用,讓這齣戲將近一半觀眾看不到其實接近災難。

這個由大學生組成的劇團在戲剛開始時可以看見演員的肢體還僵硬,到了戲的後半段各種的情緒加強才進入狀況,但還是陷在演出來的尷尬。劇本上的缺陷反映創作者的不成熟,概念是有趣的也有不錯的起伏,只是人物都不夠深刻,演員也無法將心理轉折表現出來,幾乎都是用很單一的情緒將台詞念出來。

我可以理解年輕創作者想說故事的心情,劇本其中不乏好的段落,例如安排一個不是原本以為的人物死亡是巧妙的(戲後打開節目單才發現居然有雷)而且故事還算完整;但有些便宜行事的部分(姿儀的未婚夫完全是個只為展現不可理喻的角色),以及硬傷,比如精神分裂症的呈現。這些缺陷如何避開是創作者未來的課題。

劇團能將空間本身的狹長以及高臺運用的令人驚喜,燈光也為這齣戲增色不少,只是換景有點多且換幕的時間太長,不免可惜,有些段落刪除或是改變原有方式能讓節奏更順(職場霸凌的情節,丟完紙團後居然只能慢慢收)。

結尾當姿儀在臺上吹著空氣薩克斯風,怡嫻倒臥在自己的血泊裡,這幅畫面是有衝擊力的;我覺得這齣戲的確反映了現下年輕人對資本社會定義的成功,那不甘與嘲笑的姿態與成為異類的某種自傲,而做戲就像在成長路上尋找解答的過程。

其它意見:上述關於劇場空間的理解來自於我坐在正面區域,無法想像側面區域看到是怎樣的風景。

演出場地:Commander D.

貧窮男

2015/09/04 17:30

點閱率:431

0.50000

是姚一葦老師說的吧,詩、小說會出現許多天才,但戲劇沒有,戲劇是透過生命的經驗累積而成。雖然這戲的創作者們都還年輕,但不至於會相信:精神科醫生會為了五十萬元就出賣職業道德,兩天沒吃飯是藝術家在異鄉打拼最深刻的記憶?為了證明自己為藝術犧牲有多大,就拿出斷絕親子證明書,是民視八點檔看太多嗎?怎麼不去看看李爾王呢?

一個去酒吧只點果汁的人,上班被聞到有酒味,同事就立刻拿出戒酒協會的名片給她,這......。為什麼是電訪員?電訪員在做什麼?電訪員之死,若要推理,工作內容一定佔相當份量,結果觀眾只看到「OL之死」。

在不到五十分鐘的戲中,要用兩個演員演出女主角與她的精神分裂,還要演出她學生時代離家的片段,會不會太複雜些?對精神分裂的瞭解有多少?好驚訝這一切種種的不食人間煙火,膽顫心驚地上了一課。

戲中有兩三場酒吧戲,「Commander D」就是酒吧,卻將觀眾安排坐在吧台前,完全浪費掉現成的景,謝幕也只謝吧台區,另一區的觀眾不但只能看主戲的側面,連謝幕也沒有。

演出場地:Commander D.

林俊億

2015/09/04 17:30

點閱率:348

10000

劇場主義劇團在Commander D.帶來的『電訪員之死』,是一部描述在現實與夢想之間煎熬抉擇的故事,一間公司、一群電訪員每日辛勤工作為了獲得更好升遷機會,努力工作勢必得捨棄生活與夢想,而你/妳會做什麼樣的選擇?這部戲整場演出下來其實現場狀況不斷,從入場時間的延遲、燈光及道具的失誤、還有場景的選擇安排等,感覺是都還沒Setting到位,而戲中也出現很多不解的道具及設定?小儀酗酒但在酒吧都點果汁?怡嫻脖子及四肢的絲巾?現場備有薩克斯風但演員一直徒手對空吹奏...等。但這些小道具跟設定劇團也很貼心的在前台備有小冊說明。

查了一下網路資料演員是一群大學生,演員在角色呈現上顯得很生疏,尤其是大量的年長角色及社會人士,表演方式很刻板,很像普通高中戲劇課的對戲:聽話照做。而劇中想表達對於現實跟夢想的選擇,透過演出個人感受到的卻變成這些即將出社會的大學生對於未來的惶恐,對於『出社會/畢業』,對這件事拼湊出來的恐懼與不安轉化為劇本跟一些道具的設定,但這種拼湊與設定很難引起觀眾的共鳴與連結,會建議對於編劇跟設定還是得再重新思考。而工作團隊對於場地的使用跟掌握度還需要極大的巧思,劇本設定這麼多場景,在這麼狹長零散的空間生了很多死角跟距離感,也可以說這樣的演出完全不適合這個場地,這也是在創作時須一併考量的因素。

演出場地:Commander D.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