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Bees & 蜂膠樂團」的創團首發演出,帶領表演氣氛的主唱熱情積極地邀請聽眾成為他們的粉絲,我很喜歡這種態度,讓人感覺他們是準備好了的。節目單上寫著「波士頓爵士樂」,我不太知道波士頓爵士樂是什麼,想像中大概是以爵士和弦行進作為基底,而有成人抒情搖滾的編曲、或者以成人抒情搖滾作為基底,而有爵士的樂句。先聲明我的喜好偏向獨立實驗的樂風,所以本文內容肯定是會偏頗的。樂團也不需要太把我的話太往心裡去,我並非專家,跟大家一樣是音樂中的迷途羔羊,大家彼此交流而已。
樂團的風格很難定義,基本嘗試似乎就是不想走類型音樂,但當然從團員們的背景還是可以抓到兩種基底--幾位樂手的爵士訓練以及專業科班出身的嚴謹的流行編曲。這些不同的曲風特色在每一首曲子裡間或穿插,並且隨著該首曲子是誰寫的而有多一點的表現。感覺整體上還沒有一個非常成熟的樂團風格定型。
作為表演上靈魂人物的張Bee是女主唱,也許因為個人特質、也許因為受的教育訓練之故,在唱腔上毫不害羞表達個人特色,很搶眼。不走文藝清新的北京唱腔、也不走美聲唱將路線,而是力道十足的近似聲樂唱法。這樣的聲音加上電子鼓以及roland的juno系列電子合成器,在聲音上其實很容易讓人聯想到80年代new wave這一支血脈。這種聲音不管是搭配前衛電子、歌德、new wave或是流行搖滾,都會很有特色。是會很吸引人的唱法。
編曲是我覺得樂團可以再多琢磨的部份。不是說樂手們功力不夠,相反地,樂手的程度其實都很好。但樂團對於自己每首曲子呈現出來的整體性、以及造就整體性的每一段聲音特色是如何、該如何取捨,覺得比較沒有一個跳出來聆聽的醒覺。鍵盤手聽起來是樂團的編曲主導,在編曲上常撲滿了和弦和樂句,和吉他手的頻率時常打架,因此整場表演下來功夫很好的爵士吉他其實除了一些solo之外,並沒有充分的發揮。鍵盤手在使用合成器時對於音色的想像與發揮也比較沒有出來(但值得一提的是鍵盤手同時也是多首曲子的作曲者,作曲能力是很強的,也可以感受到想跳脫制式的框架,更寫出自己特色的東西。曲子的轉折時而令人驚艷,在〈機車族〉甚至可以聽到幾分Kate Bush的味道)。常常一首歌在中高頻的部份一路滿到底,而低音部的Bass,也許是Bass手所用的琴,廠牌的聲音特色是比較溫暖的,因此在需要Punch的幾首歌裡(譬如異鄉組曲)會覺得不太夠力(但是同樣的音色在〈機車族〉裡就有很好的聲音表現)。
聲音的不同部門在一個固定的空間時間(也就是一首曲子)內的平衡和取捨,這是混音的領域,但是在聆聽一首曲子時,對於人耳來說,其實至關重要。有時候細微的聲音調整就會讓整首歌聽起來非常不同--變得很有風格、或者變得什麼都不是。我的想法是,最好的混音概念應該是樂手們在編曲時同時就已經思考到混音的部份。譬如目前 Bees & 蜂膠樂團 的曲目中,聽下來會覺得,主唱唱的也很好、吉他手爵士吉他也夠強了、鍵盤手鍵盤跟樂理也很棒、Bass手funky打的也很好聽、鼓手拍子都很穩而且偶有一些蠻驚喜的拍點,但是這些部分全部都混在一起時似乎也會變得沒有特色了,因為抓不太到重點。樂團因為技巧很足夠了,力道上可以到非常澎湃,也許在編曲上更呈現出層次感,在力量上有收有放,會更凸顯樂團的搶眼之處。
當天表演場地對樂團來說也是比較吃虧的。因為場地過小,高頻與中高頻都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散出去,導致聲音都擠在一起變得尖銳。
其實以樂團目前的程度來說,不管是走爵士曲風、或是技巧高明的流行,應該都會有固定的類型粉絲支持,可是就像他們在歌詞中所唱的,人生路只有一趟,感覺起來樂團很想要無愧天地地盡情做自己,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特色。首場演出作品風格紛陳,每一種都有一點,尚且有一些雜亂而失重點,但就團隊表演精神、態度以及技巧上來說,他們是已經準備好了。
演出場地:Woolloomooloo Xhi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