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一開始,舞者之一「她」走在觀眾的前面,跟觀眾述說著舞作的形式,演出分四個場景,每個都需要觀眾移動觀看感受,放心的感受,因為有工作人員帶領我們。
進入有如一個儀式的開場,每人手中一滴精油,帶著大地的味度在掌心,如「她」所說打開感官,舞作開始。
人的感官有聽覺、味覺、嗅覺、觸覺、視覺。
除了味覺其他都在作品中出現。
從手心的精油嗅覺展開了出走的旅程,我們坐在外面,其中一個畫廊內的燈亮了,舞者進入,視覺開始凝視著舞者在空間清潔,把物件擺放,「人」定位,舞動開始。隨著音樂,舞動沒有停止,音樂也沒有停止,精油的味度也一直沒有停止過。
觸覺是第二場進入的,那段落名為「人群中的自己」,觀眾第一次移動,從外面的空間,移動到第一個畫廊內,因為人群在空間中顯得有點擠擁,其實可看到舞者的角度有限, 而擠擁讓人的觸覺開始發酵,觀眾就會自行決定在「人群中的自己」是怎樣的。
可惜,之後感官之旅就開始消失了,第二段後,嗅味、視覺、聽覺、觸覺都開始習慣了,舞者在眼前移動,離開,舞動,離開,都習慣了,習慣了。
最後一場,下雨,雨將舞者和觀眾的距離拉遠了,觀眾站在雨下,觀看他們在玻璃屋內看著旅行的出走影片。我想起林一峰的一首歌《離開是為了回來》,或者其實從沒出走過,想念一直都在。
其它意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eGPXjZZdI4
演出場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