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如果我們背對著/那甚麼時候轉身

平均心等
11110.5
查看演出內容

緣綺

2015/09/04 14:30

點閱率:414

11110.5

一個小女孩,因父親的外遇摧毀美好的家庭,母親無法面對而變得憂鬱,葬身火場離開她。孤立無援的她在男孩身上找到溫暖,卻不足以填補過往的創傷,男孩在畢業後也離開了。女孩走不出曾經,永遠困在自己的腦海之中,和「自」「己」對話檢視過去,重新開始。這段話是官網上的簡介。

很好看很有創意的演出,一開始其實會不太明白三位女演員在做甚麼,要專心看才能明白三位演員在劇中各自的定位,她們一下是自己,一下是別人,一下是自己內心對話的聲音,就如官網的介紹般,女孩走不出曾經,永遠困在自己的腦海之中,和「自」「己」對話檢視過去,重新開始。

簡單的舞台,地上佈滿了氣球,簡單的道具、音效與三位女演員的互動來轉換場景,這樣單純簡單的佈景,藉著三位女演員營造出層次分明的演出。

整場演出導演是以憂鬱症關懷為前提,從憂鬱症的角度來看現代人面對家庭與生活壓力。劇中有幾句反覆出現的句子,例如:『給我那足以餵飽一頭大象的鎮靜劑吧!不給!』這段話,讓觀眾可以感受到憂鬱症者在面對各式各樣的壓力時,內心的焦慮、痛苦、掙扎,那些糾結於心的過程,其實就算是一般人也常如此在心中對話。

整場演出下來,前面情緒很緊湊,讓整個包含觀眾的情緒都繃得很緊,但從母親離開,自己開始到外面住的那段,開始變得很鬆,整個情緒抽離了,變成了平淡敘事,這段節奏過於緩慢,讓觀者整個情緒都冷靜下來甚至覺得有點太攏長,末段的夢,又回復到緊,但沒有一開始那麼強烈,最後一直沒有說話的女孩終於開口。

覺得這結局收的有點弱,沒有面對、放下的感覺,而是一種,啊,剛剛的演出真的是如我所猜,由另外兩個女生所說的台詞都是她自己內心的對話。也許在女孩開口面對之後,來一段她面對自己之後的改變、蛻變之後的結果也許會更有力度。

演出場地:華山1914文創園區 果酒禮堂

馬士比亞

2015/09/04 14:30

點閱率:430

11111

三名白衣女子,訴說著一個藍色女孩的故事,故事裡有著棄家而去的爸爸、至死不離家屋的媽媽,還有總是帶著陽光笑容與溫熱早餐的男孩。

而那位藍色女孩,始終擺脫不了在孤單之際湧現的憂鬱。

舞台上放了許許多多的藍色汽球,有深藍也有極淺極淺的藍,再加上由垂掛而下的破損的靛藍布幔,一開場就已陷入無盡的藍色,再憂鬱不過的畫面。

砰!砰!砰!

三名白衣女子在短暫的微笑相聚過後,懷中的汽球接連爆破,名為憂鬱的旅程隨即展開。

旅程當中,三人的角色不停流動,有時分別扮演父母,有時輪流飾演青澀戀曲中的男孩與女孩,也有時會由其中一人扮演那位藍色女孩,另外兩人則配合場景需求,或舉臂相對為門,或屈膝相抵為椅為秋千。但大部份的時間都由同一位白衣女子(林映柔飾)保持靜默,另外兩位則以台詞相互角力,如同內心紛亂不堪的思緒。

走位調度相當流暢,台詞極具詩意,但又不會過於脫離生活,再加上演員的情緒收放掌控得宜,每一段都像是一篇豐美的樂章。

女孩在經歷過父親離去、母親意外過世之後,對於人際關係產生強烈的不信任感,也一度難以面對可能的離別,在高中畢業前夕緊緊抱住了心愛的男孩,希望他永遠屬於她。

愛情,本來就與佔有慾脫離不了關係,也往往是壓力來源。這齣戲以憂鬱為本,藉崩解的親子關係加深了角色對於失去任何情感連結的懼怕,乃至在角色夢中反覆出現母親遺言與父親離家前的囑咐,說話的卻是男孩的臉。

因為憂鬱,因為孤獨,所以黑夜比白天來得痛苦,所以睡著比醒著幸福,死亡又似乎比睡眠更加令人嚮往。

但就如劇名所言,「如果我們都背對著,那什麼時候轉身」?

在經歷了愛情的甜蜜與生命的愁苦之後,一直保持沉默的女孩終於開了口,帶著甜美而堅定的笑容說,她最後的決定是等待,因為她對人生還有著期待。

等待看似消極,卻是在積極面對憂鬱之後所體悟到的人生態度。人或許終其一生無法擺脫憂鬱,但也因為與憂鬱共處,我們的快樂更加珍貴,因為害怕失去,因為太常否定自己,所以更珍惜有人相伴、鼓勵的時光。

雖然我們無法主導自己的命運,但至少還有許多生命的片段值得等待。

儘管這樣的心境轉變不一定人人都能順利達成,對不同程度的憂鬱而言,給予光明、正向的盼望也不一定都得見成效,但這齣戲並不企圖提供萬能靈丹,而是選擇紮實地講好一個藍色女孩的故事,讓觀眾看見某種得到救贖的可能。

若真要挑毛病,翁韻婷的咬字還是略顯用力,台詞的反覆次數可再精簡,除此之外,不管是畫面處理、情節安排、cue點配合以及演員表現,皆在水準之上。

演出場地:華山1914文創園區 果酒禮堂

洪琬淳

2015/08/29 19:30

點閱率:349

1110.50

選在果酒禮堂演出的團隊通常都有很大的野心,除了戲劇,音樂創作,場佈設計,燈光,服裝等,都能看出團隊的企圖心。

序幕,三位演員靜靜的躺在舞台上,遍散的藍色氣球,一落落殘破的黑幕, 情緒已經開始醞釀。其中少女全場沒有台詞,另兩位演員扮演少女錯綜交雜的內心,又時兒是少女離家的父親及和無法從失敗的婚姻中振作的母親。少女的情緒,表情面容,肢體,是和緩或是拉扯,隨著兩位演員的台詞推進。

關於重製版,其實已經廣納了首演的一些經驗做修改。看上去應該是沒有什麼好挑剃的了。

但對於精神疾病的演繹顯得著於浮面, 太亢進了,整場戲的情緒一直處在尖銳、緊繃的狀態。一方面看見比較年輕的團隊在處理這類題材時,擔心只是把它「演」出來了,整體呈現,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並沒能夠感到真實的被貼近。

演出場地:華山1914文創園區 果酒禮堂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