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鱷魚!PUFF!

平均心等
11100
查看演出內容

米亞花花

2015/09/02 19:30

點閱率:302

110.500

以邱妙津的鱷魚手記做為發想的這齣戲,成也鱷魚,敗也鱷魚。戲之成形,或許源於編導們對於該書裡的鱷魚所意指之涵意產生戚戚之感,加之以其對於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之隱誨感觸,交錯而生。只是邱妙津的文字重量往往無法輕易轉換,稍一不慎即隨之耽溺不可自拔。倘若無法有意識地拉開文字,思考文字背後所傳達的意涵,進而創造出更具想像的空間,那麼,作者筆下那遁入人皮的鱷魚所現出的荒謬性將蕩然無存。是晚,在編導演賣力地以他們的方式演譯鱷魚後,卻僅留下與文字共舞自溺後的無奈與乏力,而此徒增我這老觀眾觀戲過程中,接收不到絲毫觀戲樂趣,無盡的挫敗感。哎,PUFF咧~?!@#

演出場地:URS329 稻舍

地球戰士李海生

2015/09/04 14:30

點閱率:253

1110.50

現在的鱷魚真的跟20年前的鱷魚不太一樣了啊!

全劇主要在處理污名(鱷魚頭)底下鱷魚的孤寂、自我認知上的迷惘、以及社會位置的唐突;另一條軸線則是以鱷魚作為主體而延伸的情慾追尋(尋找百分之百的完美泡芙)。

劇本裁切了〈鱷魚手記〉的「鱷魚」部分(非常好地隱喻了女同志在社會中的隱匿及污名身分,至今仍被喻為台灣同志文學以及女同志界的一大建基),是原著中較為抽離、旁觀、語氣也較輕巧的部份;而避開了書中主人翁在大學生涯中自我追尋、質疑又厭棄的糾葛情慾。是以除了和20年前的鱷魚共享同樣的污名以及情慾焦慮之外,現在的鱷魚經驗著什麼呢?邱妙津的〈鱷魚手記〉,鱷魚的隱喻之所以成立,在於「我」在鱷魚國度自割自剮流淌著血地翻滾;因此〈鱷魚!PUFF!〉除去了那個「我」的血肉部分,要帶給觀眾什麼?一種隱喻框架的戲劇呈現嗎?這會是我想對這齣戲給出的提問。是提問而並非否定。

演員的表現都很好。扮演鱷魚的演員尋找到一種肢體,能表現鱷魚因在尋常目光下怪誕而顯得彆扭,但又出於執著而理直氣壯的矛盾性。身穿綠衣演飾演兩位郵差的角色,在「戲外」觀看鱷魚顯露同情,但有時也會進入「戲內」,入戲時她們的綠衣就暗指了一對高校女子戀人(吞吞與至柔?)身上的制服,鱷魚的命運可遠可近地也在她們身上。

泡芙專家拒絕了鱷魚對於泡芙執著的提問,表演上從大師的姿態轉成憤怒拒絕鱷魚的被求愛對象,似乎表達著同志的愛情受挫經驗,在對象「情感上拒絕」中其實滲透進了社會主流價值不認同」,而最後成為同志認定其自身愛的殘缺(病態)。

在ㄧ齣一個小時且這麼「輕巧」的戲劇中,找到簡單又清楚的方式來處理〈鱷魚手記〉裡這些深刻的隱喻、以及隱喻在社會脈絡下的含意。我對於導演以及演員是佩服的。

本來鱷魚作為女同志的污名隱喻,以及隱喻下的種種發展,邱妙津的〈鱷魚手記〉就書寫得非常成功,〈鱷魚!PUFF!〉雖是承襲了這樣的文本架構,在處理手法上仍然可以看得出導演頭腦清楚又聰明,有著一種具邏輯性、清醒的風格,但有那麼點在「打安全牌」。也因計算與安排地太過清楚,好像該講的都這樣乖乖講出來就好,在演出的流動上就難免有落入安全地帶的沈悶(譬如整個製作麵團的過程),整齣戲在傳達上基本上不脫〈鱷魚手記〉已給出的框架,但也難以達到〈鱷魚手記〉在情感上的豐沛與深度。

整體來說這是一部雖然中規中矩、沒有太多驚艷亮點,但所有表現包含演出人員都有達到一定水準、沒有什麼敗筆的作品。演出中每一個部分與人員都十分清楚自己的行動以及目的(唯一不清楚的部份在於吉他手離開樂手位置,上到舞台中央唱了一首故事歌。不過吉他手的聲音是十分漂亮的)。就連謝幕時鱷魚再度帶上鱷魚頭出場,都頗有意味。是很「上位置」的演出。

音樂演出在ㄧ場戲劇之中通常被視為配角,但我希望將音樂部分也視為演出的主體而提供一些想法。兩位樂手不僅在音樂的編排上比重懸殊,擔綱鼓手的樂手在節奏感、情感的表達以及技巧嫻淑度上,都和吉他手有著過大的差距。在演出感受上其實也會給觀眾造成一些失衡感。希望這個意見並不給樂手們(特別是鼓手)帶來挫折,而是能成為一種「愛之深、責之切」的鼓舞。

演出場地:URS329 稻舍

陳小藍

2015/09/04 14:30

點閱率:256

11100

我是好幾年前看的鱷魚手記,這次沒再重看,就先進了劇場。

鱷魚是什麼,泡芙是什麼,一開始看得有些糊塗(而且老實講我早就忘記原書中到底有沒有寫到泡芙了)。

有一隻鱷魚在大家的面前製作泡芙,過了好久,中間穿插了一些其他的故事,終於,烤箱發出「叮」聲,鱷魚的泡芙做好了。我在鱷魚細心將泡芙包裝好的同時,拆開我手上的泡芙泡裝,把它給吃掉。

進場前貼心的前台一直提醒演出場地可以飲食,隨時都可以把我們手上的泡芙吃掉,但我有點固執地暗暗決定要找到一個cue點來吃。一方面是我看不太出來泡芙對劇組而言,代表著什麼,想著也許找到一個對的時機點,把它吃下去,會突然醍醐灌頂一般地從口中的泡芙得到一些靈感,找到新的泡芙意義。

大概是由於事先製作的關係,雖然還是很好吃,但是外皮已經變得軟軟的。看著場上還有一顆鱷魚沒帶走的泡芙,「那個的外皮應該脆很多吧...」我忽然分神心想。也許對他們來說,泡芙就是跟鱷魚一樣,有硬硬的外殼,軟軟甜甜的內心吧。

有一句台詞出現的時機點非常巧妙。進到製作泡芙的後期,搭配著現場演奏、略顯憂鬱的吉他曲,只有鱷魚一人在場上,彈奏吉他的演員忽然開口說:為什麼你穿人的衣服呀?這是劇中第一句由樂手說出來的話,當下很是突兀(好的那種)。鱷魚呼吸著在短暫的沈默中,沒有回答他,過了一會兒便開始說起了跟泡芙相關的是,把泡芙放進烤箱。(如果大家熟悉的話,這個招數叫做「岔開話題」,通常是用來面對很重要但是不知道怎麼回答的問題,通常答案也都偏哀傷),也是從這一句話,整個戲的意思也才稍稍地明顯起來。

帶著鱷魚頭套的演員許乃馨整齣戲都展現極好看而且細心的身體(因為她的鱷魚頭套歪歪的,所以我就很仔細地看著其他沒有被遮住的地方),用食指跟大拇指拿著雞蛋讓它像活起來一樣遊走在桌面的廚具材料間、用膠勺把奶油分批挖進鍋子裡、拿起小小的鹽罐然後忽然快速又乾脆地撒進鍋中,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好看,更出現演員非常細心的節奏設計。「那樣做就可以了」的動作,都被他找出「還可以那樣讓它更美」的方式(當然必定會有人覺得那樣的肢體過於矯揉,我卻覺得時常被拿來要求演員的所謂「自然」不應在劇場空間中無限上綱)。

不過提到本劇是否有必要掛上「發想自鱷魚手記」字樣(當然有時是票源考量才決定「不小心」放上去的,因為這種事情我自己也做過),但總是因為放了,所以知道「鱷魚手記」是本什麼書的人,也許都會期待場上的內容是否與同志議題有關。不過目前戲的樣子,比較像是「成長故事」,是一個年輕人,和社會格格不入,期待有「權威(劇中的泡芙大師)」的認同與理解,卻被權威怒斥「多思」(少年總是維特,但那些維特思考於生活無用),但最終還是找到一個理解他,並且能看到他優點的的人,劇末留下了兩人關係延展的可能性。

整體來講,是非常討喜的小品,演員的挑選也很好看。如果不從「把食材當成偶」、「使用歌唱來講故事」、「使用即時投影與預錄影像」的必要性來思考,而直接以這些「材料」們被擺在一起而呈現的結果而論,它們也是非常合味的。若是這個小品中分支的幾個小小品,還有所使用的手法們,能架構出更完整的關聯性,就更好了。

其它意見:天上垂吊下來的彩花,融在稻色的稻舍內,別有一種穩鬱踏實中的野放感,而在鱷魚潛入海底的場次,兩位黑衣演員旋轉時碰到了花朵,讓它們在天上轉呀晃呀,配著藍色燈光,一瞬間那些花就變成了海底的水草,世界的界線也變得翻轉。那個畫面挺有趣的。

如果還要加演的話,可以再重新整理目前採用的幾個形式,找出其中可利用的特性,然後再用多一點?目前看起來,稍稍像是為了要等待泡芙完成,而找到許多有趣的東西來填塞空檔,雖然不至於不合理,但還有更多可以做的(跟說的)。比如泡芙的製作檯擺放的位置,就有很多種可能。(既然都用即時錄影focus雞蛋了,表示希望觀眾看到更多,雞蛋不只是雞蛋?那就還有更多東西可以不只是原本那樣)

演出場地:URS329 稻舍

盧頌寧

2015/09/03 19:30

點閱率:229

11100

這是一個很藝穗的演出。現場音樂,現場演唱,現場舞蹈,現場說話,現場煮食,現場投影,現場連線,嘩!很多元的表演。

多元的符號,鱷魚扮人?人扮鱷魚?完美泡芙?信?郵差?城堡?泡芙製作過程?舊式放音機?紙船?海洋?沙漠?
滿佈著小確幸,滿佈著小清新,自我,年青,認同,不想被認同,想一樣,不想一樣。

我不想以使用空間去說,不想以演技去說,不想以動作運用去說,只想說,其中的虛擬上網,如整個戲,一切都像虛擬,這是虛擬的演出,但一切都是他們想做的。

其它意見:拿著尖頭剪刀,激動的走動,帶著疆魚面具擋著視線的,在剪比他高的魚絲,很靠近觀眾,很可怕的動作。可轉用其他剪刀。

演出場地:URS329 稻舍

莫兆忠

2015/09/03 19:30

點閱率:224

110.500

以一隻可愛鱷魚的故事,曲線呈現認同的焦慮與自憐,到底是不情願、不小心就成為異類,還是堅持些什麼、保守著什麼而成為異類? 百分百的泡芙嗎? 或者我們不需要針對「為什麼是鱷魚」,「泡芙象徵什麼」,反正就是非大眾的,執著的一些事物,於是滿佈符號的憂鬱氣氛一直維持到底,各式各樣的表達方式如物件偶、面具、現場音樂(+說故事)、現場投影、錄像、舞蹈等,點子很多都是零零碎碎的,可是除了鱷魚面具外,都是靈光一現沒有持續或發展。主角將鱷魚頭拿下又戴上一場應是最完整的劇場語彙的運用,於是成為唯一叫人印象深刻的片段。

這個演出的可愛之處是,沒有用討好的形式去演,幾乎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呈現,這也許正是一種藝穗精神。

其它意見:因為很靠近,剪刀令我有些懼怕,只是剪線,可選擇不尖頭的。

演出場地:URS329 稻舍

王詩琪

2015/09/01 19:30

點閱率:257

11100

這是一個鱷魚尋找泡芙的故事
這是一個王子尋找公主的故事
這是一個勇者尋找惡龍的故事⋯⋯

句子好像可以無限下去,鱷魚可以換成其他千百種,泡芙亦然。

鱷魚小時候長得和一般人一樣,漸漸地長出獠牙,嘴縫拉大,他開始離群索居,連見父母也帶著頭套,牠/她懷抱著尋找世界百分百泡芙的夢想,想要找出最完美的食譜,可是真的有買分百的泡芙嗎?要怎麼定義「百分百」呢?

經歷了一段作泡芙的時間,我大概猜想是這樣的故事,隱晦指涉對於純粹情感的追求、對於「不同的我」可以被包容的渴望,可以感覺劇組的企圖心在於創造仿佛小王子般,言簡意賅卻意猶未盡的寓言故事,只是段落處理有點沒頭沒尾,可以看到創作過程中,不斷與不同文本對話,拼貼刪修所留下的痕跡,演員甜美的詮釋方式似乎讓整顆泡芙有點糖撒太多的牙痛感。

演出空間URS329原本就饒富風情,劇組設計從天下垂墜的紙花串,增添了不少可愛浪漫的氛圍,也成功呼應寓言童話式的故事情節,現場彈奏的音樂讓人享受,在觀演距離頗近的狀況下,鱷魚頭套還是十分精緻,稍微有點可惜的是嘴巴真的開好大讓演員的臉露了餡。

第一段即時投影,聚焦在雞蛋的跳動,影像中雞蛋成為偶,仿佛有了個性與面貌,但之後使用的影像段落,似乎變成補述的媒介,說明鱷魚多喜歡泡芙,接訪路路人的片段,也讓人搞不清要傳達的「沒有百分百泡芙」還是「百分百泡芙很難找」還是開了新聞媒體無意義什麼都問的街訪玩笑,其他片段諸如再現網路對話串、泡芙專家的台詞,其中有沒有因為首演出現的失誤我不清楚,但如果要建立鱷魚在掩藏、隔閡(頭套或是螢幕)下,才能與人相處,似乎還沒有建立非要使用影像的邏輯。

演出場地:URS329 稻舍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