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這麼一個正式的舞台演出便是很大的勇氣,但是舞蹈很可惜地沒有支撐起全場。在沒有布景、服裝、燈光的特殊支助下,舞者身上肩負的,便是莫大的注意力與訴說責任。稍一有缺失,觀眾便會不知你要講的是什麼?
作品一開頭,很明白地表示目前社會最大的問題,便是手機、網路,造成人人的疏離,忽略了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接觸。不單用實體演出,還有大大的字幕、兩次。姑不論現今社會還有其他的問題,這個主題,卻是在手機隱去後,便不見蹤跡。一個貝斯手、一個吉他手、一名鼓手(原計的主唱這場好像不見蹤跡)組成的樂團,無論在表現或是成績方面,反而更見搶眼。
舞蹈方面,女孩群舞的那段,使用了可能是Philip Glass的音樂及銀幕影像,舞作編寫的企圖明顯,卻是動作語言不夠新意,勝任、但覺得似曾相識。而第二段舞蹈編寫,貝斯手在前調音,女子獨舞在其身後,身手有根底,但舞要講什麼?除了情緒、訊息不明。而後兩個女孩對峙的關係,鼓打得精彩,但女孩除了滿場跑的張力,可惜沒有更多舞蹈細部深度的編寫,來呼應鼓點那豐富的精彩層次。
之後是一段群舞表現痛苦的情境,我是覺得舞至此表現得太多負面了,那之前聲稱的應有的正面呢?甚至張口無聲呼喊、被犧牲似地高抬出去,好似都像很多舞蹈作品而不是這一支要說的!
反之,三個男生後來飆了一段自寫曲,飆得很爽,好像也跟這幾個女生沒關係;反正,他們從頭到尾好像都像超然的存在。
這是場很有心的演出,但似乎該想清楚自己想講的是什麼?或,你真正想講什麼??
演出場地:臺北市青少年發展處三樓演藝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