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場起觀眾就接受了宛如派對般的熱烈歡迎,開場前演員隨機的互動問問題,營造、鋪陳著接下來的節目進展,採用了不同的元素,有皮影戲的小寓言,也有即興對答編串出的類真實經驗故事,更有天外一筆的比手劃腳(而且一直猜不對),運用許多電風扇製造出效果,舞台的陳設簡單,滿地的氣球與供給電扇的延長線有些刻意地凌亂,最後的最後突然蓋上觀眾滑落的布幕,有點驚奇,但也帶來滿滿的問號。
於是,我認真地讀了節目單上的文字三次,試圖去解碼表演中各項安排與主題的關聯性,去感受強調光影變化的時刻,思考著要用怎樣的角度來評價這個演出,所以我聽了演後幾乎跟表演時間一樣長的座談,聽創作者解釋想法,結果,卻反而忍不住疑惑起,當一個作品需要這些解釋來支持,作品本身傳達的完整性是不是欠缺?
我可以欣賞戲劇內容不需要單向把訊息演給觀眾看的概念,即興或是互動都是有趣的嚐試,但是當宣傳詞給了觀眾一個主題方向-「關於網路的故事寓言」,我無法理解從這些零碎的片段,身為觀眾的我,被傳達了什麼跟給予了什麼。就算不追求表演本身的「意義」,單以經驗來說,結論很可惜我感到一種不耐煩。一串單詞對答再由二位演員各自表述有創意,出現第三輪時有點太多了;比手劃腳到最後出現擬現代舞的自由奔放,有點有趣,接下來的感想是怎麼還在跳。團隊做了一些嚐試立意很好,但如果呈現不受控制(或者本意就是要這個不受控制的效果?),究竟演出是誰完整了誰?
其它意見:從頭到尾我一直很在意舞台最後面墊放燈光投影的rack箱,是刻意的設置嗎?如果不是,在舞台整體來說滿突兀的。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