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網路解碼棒棒

平均心等
110.500
查看演出內容

李銘宸

2015/09/10 19:30

點閱率:402

11110

《網路解碼棒棒》使我有一個意猶未盡的看戲夜晚從開場超大聲爽嗨的夜店歌曲場上演員身穿花紋撩亂服裝與觀眾亢奮互動玩遊戲發送氣球非常具開場架式的開場語言多聲道節奏精確舉重若輕演員們施力得當寓言故事以皮影戲放鬆防備陳腔濫調借力使力最適合不過,進入主旋律關鍵字的聯想並使之對談與變奏超級比一比小副歌碧娜鮑許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與不親密或許才是常態探討其之為何也是常態(私覺der這段燈光嚎棒棒),最後把觀眾蓋在黑布裡面聆聽寓言的結局或番外下場那個時候我覺得滿足覺得安心一個假觀眾或假素人站在我們面前貼滿便利貼與戲中所有的關鍵字知道差不多要ending了假建立在我們確認過的真之上或是被主宰的真無能為力的真還有什麼是真的呢的真劉真的真。

演出有著古典的時間結構與敘事線條,有意識地調配其長短篇幅與時間感。在演出前導的視覺和文字宣傳,及劇名的開宗明義下,網路的主題當然是顯而易見的。網路的好網路的壞,網路的已知或網路的未知,我想現今的社會大眾沒有人不清楚這些事情,每一個人都是經驗豐富的體驗者和當局者,Before & After。在劇場裡談網路或以網路主題作為一種觸媒,《網路解碼棒棒》呈現了一個俐落完整的劇場敘事小品。讓我聯想他是否可能更小,更跳躍,更多歧義,能夠如同關鍵字聯想及溝通般,栓上更多頭的馬車,完成它的方式是讓馬車從不同方向拆解它,或僅只要讓馬跑起來,或是讓觀眾成為馬。在網路這樣的主題下其實我們沒有什麼不知道的,我們不會不知道要在開飯前拍照,在場上使用自拍的手勢與自拍棒早已是陳舊的象徵,對鏡頭或螢幕的另一端傾訴寂寞真性情與性也是一門有行有市的人際相處,意義則依賴斷裂來縫合。在小劇場這樣手工的場域,呈現如同草間彌生無限鏡屋的網路主題,《網路解碼棒棒》在關鍵字上找到了其中一個關鍵。

很難不想去問說,演員為什麼要藉著電風扇才能講話才能講真心話呢,電風扇是在象徵什麼。或許是因為比較起感覺風與風聲,比較能被感受的是電風扇的形體,或許因為演員拿電風扇的方式,或許演員無心地信口捻來幾句屁話被畫螢光筆了,或許Okay────就是要拿著電風扇才講得了話,(不)是為了一種手法的象徵這是因為我得了一種病就是需要電風扇馬。為了意義的精確傳達,我想可以(1)也給電風扇裝置收音麥克風放大其馬達聲與風扇聲,也讓演員的發話被收音進去一同擴大。(2)使用電風扇去做其他事情,譬如:使用旋轉的風扇切菜可以延伸一段料理節目,或是打手槍我聽朋友說過他曾在外國看過類似的小劇場演出獲益良多。(3)將風扇葉換作其他材質譬如說刀片或生肉。

搜尋的時候,當越是找不到想找的事情時,除了更換關鍵字外,還會加上更多其他的關鍵字,搜尋結果有時反而變得更多更不集中,有時是您所輸入的棒棒我們找不到結果請更換關鍵字或建議您試試看搜尋捧捧。比起最後我應該找到那個我要找的網頁或什麼東西,《網路解碼棒棒》更像是要鍵入關鍵字的那個框框,不一定是要讓你找東西,而就是給你看框框,框框框框框框。而劇評眾矢之的或溝通的無效本質大概就像長輩圖吧。1、笑只是個表情,與快樂無關。2、思想就像內褲,要有,但不能逢人就證明你有。3、純,屬虛構;亂,是佳人。4、我可以選擇放棄,但決不放棄選擇。5、以前,養兒防老;如今,養老要防兒。6、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小人報仇從早到晚。7、如今人們經常需要馬桶精神,按一下,什麼都乾淨了。8、眉毛上的汗水,眉毛下的淚水,你總得 選一樣。9、人家有背景而我只有背影。10、財富改變不了個性,卻可以讓人露出本性。

(荷葉垂露,蓮花盛開)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蔣卓羲

2015/09/10 14:30

點閱率:229

11110.5

演出從觀眾入座便已悄然發生。震耳欲聾的熱鬧樂曲,如爆炸般的網路資訊強力放送著。演員在觀眾入場必經之處熱情揮舞氣球,像在邀請歡迎大家進入這場名為「網路」的派對。接下來,便是三組人馬以游擊方式與觀眾各自進行互動,分別為-「比手畫腳」:由演員指定題目,觀眾比動作讓另一演員猜指定題目為何。「網路聯想」:由演員詢問觀眾聽到「網路」會聯想到什麼,然後由演員將聯想到的單詞寫在便條紙上,張貼於觀眾或演員自己身上。「搜集臉友」:由演員現場尋找觀眾要求加入臉書,當兩人成為臉書好友,演員便於現場高聲宣佈,眾演員亦齊聲歡呼。關於這些,並非譁眾取寵,而是與接下來的演出有關。

戲開演,六名演員站立台上,流暢接話描述談論什麼是「網路」。方才進行「網路聯想」的演員,身上貼著數張寫著「FB」或「Facebook」字樣的便條,顯然接受詢問的觀眾,不約而同皆聯想到了Facebook,帶出此劇在茫茫網路主題中,聚焦FB的事實。六人依序談論網路的表演方式,讓人想起表演工作坊草創時期的《圓環物語》作品,開場同樣有段眾演員對台北圓環的論述,人事時地皆不同,卻同樣擁有旺盛的表演生命力。接下來,便是以肢體呈現光影,講述融合了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狐狸與葡萄》和《狼來了》兩則伊索寓言的故事。創作者安排一名男子於光影幕前使用手機自拍打卡上傳留言,像是意指觀者終究無法理解留言者張貼內容的真正感受,那些看似炫耀的內容,甚至引發的可能是酸葡萄的心理。後者則在劇情中作為前後呼應用,直到劇終才揭露「《狼來了》裡放羊的孩子之所以羊會被吃掉,是因為羊如果沒有被吃,放羊的孩子就不存在」的道理。但這故事究竟與此劇的「網路」主題有何連結?是我在此戲裡唯一無法「解碼」成功的片段。雖能欣賞演員在光影肢體表演上屬於技巧的趣味,卻無法體會更深一層的含意。

接下來的短詞對話橋段,佔了整齣戲相當大的篇幅,也是我相當喜愛的段落。創作者讓場上兩人僅能使用短詞對談,並由另兩人將對話雙方使用的短詞寫在便條上,然後張貼於對話雙方身上,藉以呈現探討當我們在FB上已習慣使用瑣碎簡短的文字進行交談與回應時,究竟溝通模式為何?又會發生什麼事?場上總共發生了三次「短詞對話」,三次意義皆有不同。從第一次近似於示範的效果,讓人看見僅使用短詞對話在兩人解讀間的迥異,到第二次由演出前進行「搜集臉友」的演員,現場將方才甫互加臉書的觀眾拉上台,並以瀏覽觀眾臉書後得知的片面資訊,與觀眾進行短詞對話,帶出我們究竟能夠多快了解另一個人的探討。與第二次不同的是,觀眾方對於兩人間對話的解讀發語權被剝奪了,取而代之的是由第三人演員針對兩人對話,發展判讀出更為荒謬離奇的情節,帶出當FB上的對話被兩人以外的第三人閱讀時,究竟會如何(有意或無意)被曲解而導致失真,並與事實越來越遠的現象探討。

前兩次的短詞對話帶有即興的味道,第三次則換了一組演員,對話也明顯是排練過的內容。值得玩味的是,在此兩人的短詞對話,聽起來像是要帶出關於網路霸凌的主題,實際上卻在女演員告白後,我們才知道這其實是一個關於性別認同的故事,而如同貼在女演員臉上的便條短詞般,狠狠的賞了觀眾一個「巴掌」(當然也可以指涉這幾年從網路紅到現實的「打臉」一詞)。而男演員與觀眾一般,認定兩人談話主題為網路霸凌的同時,竟也開始侃侃而談,發表講述關於防治霸凌與自殺之道。這種看似立意良善卻讓事實背離的行徑,與FB上許多人看到新聞或他人動態,尚未理清事實為何就急著發表自己看法及高見的行為如出一轍,這種發自善意的邪惡,如同男演員臉上的紅光,反讓人更覺得恐怖與扭曲。然而,不管一切言論究竟是非對錯,這些話語終究會被網路上更多言論所覆蓋,所有發言終將如同演員總對著電風扇解讀般,隨風飄散逝去,沒有人在意事實如何,一切Gone with the wind。

接下來的比手畫腳,則以喜劇手法包覆呈現人們在網路上不管如何發聲,終究無人能夠理解的孤立無援處境。當演員在場上努力表演如「碧娜鮑許」般令人拍案叫絕捧腹大笑的動作同時,背後直指的其實是比手畫腳遊戲與網路發聲在本質上同樣不易讓人了解的殘酷事實,印證了那句「人往往是因為殘酷的事情才覺得好笑」的相聲劇老台詞。當幕後猜題者的影子越來越多,當網路上的閱讀者與發聲者越來越多,事實真相便越來越遠,我們也無法知曉「真正的答案」究竟是什麼。無論場上的人多麼賣力想表達事實為何,但終究也像是最後在沒有光的場上獨舞一般,無人試圖理解,無人伸手扶持,即使網路人多,亦等同於無人。

劇末,如同手機或電腦螢幕發光的白色大幕從舞台上方降下,上面貼著七彩的便條標籤,像是我們透過通訊軟體與他人交談的訊息,亦是我們在網路上曾留下,那些試圖與他人溝通的簡短文字。但就如白幕前眾人拿著螢光燈管掃描解讀一名身上貼滿便條標籤的人,試圖從那些便條內容理解這個人一般,終究只是徒勞無功。而我們能夠看到的,就像最終那片從觀眾席後方往前延伸,最後包覆遮蔽觀眾視野的黑布一般,我們都試圖在網路上尋找情感的出口,可當我們尋著以為是出口的微弱光線而前進時,終究只會發現我們能夠看見的,不過純粹只是從手機螢幕發出的「光芒」而已,除此之外,便什麼也看不到了。

整齣戲緊扣創作者想講的,關於網路語言特性造成的現象。雖相較於劇名的龐大「網路」主題,難免會顯得像是抓著這麼個小點而發展整齣戲,有種小題大作感,我卻覺得作得還真不錯。選擇不站在網路議題的浪頭上發展是明智之舉,整段短詞對話在形式上雖重覆,意義與主題卻截然不同,峰迴路轉與銜接的過程亦相當精彩。加入即興要素讓該段不是(也無法)成為精準的表演,但帶有即興劇技巧的同時卻又符合此戲的中心思想與意旨,是相當漂亮的手法。加上演員紮實的表演功力,讓整齣戲相當飽滿。雖能想見若集體即興創作的時間更多,這齣戲完成度會更高,但以現階段的成品而言,仍可說是將這簡單主題發揮到了極致,算是上得了檯面。創作者透過即興發展所選擇的內容與手法相當大膽,為戲增添不確定性同時也卻實踐了更多可能性,讓人看見好久不見的台灣小劇場生命力,更實現了劇場「玩」的本質,讓人想起劇場之所以迷人之處。很高興在劇場裡看見你們,希望還有機會相見。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許哲彬

2015/09/08 19:30

點閱率:301

10000

從劇名到節目單裡的創作概述,《網路解碼棒棒》宛如一顆直球般擊向「網路」此主題;再縮小一點範圍,這顆球的目標其實是網路世代下的人際交流現象。

演出自觀眾進場開始,便試圖建立歡樂喧譁的「交流」、「互動」之氛圍。演員主動與觀眾進行攀談、遊戲,也為之後的演出內容埋伏筆。便利貼關鍵字遊戲、比手畫腳、覆蓋觀眾席的黑紗布以及首尾呼應的「放羊的孩子」的寓言等數個段落,接續組合起這個演出。演員們對於節奏掌握得宜,即使是(純粹感官上的)無聊、乾癟、不明所以的時刻,還不至於產生令觀眾難自處的尷尬。然而,即便伏筆揭露了、節奏對上了、遊戲玩開了、觀眾笑了、故事說了、概念傳達了,卻總覺得有一條鴻溝橫亙在演出與觀眾之間。

嗯,這條鴻溝可以藉著不時回想劇名以及節目單的內容來填平。不過,假如今天沒有劇名和節目單,觀眾看到的(或是能連結的)還會是一齣探討網路人際交流的演出嗎?

在劇場找「意義」其實頗沒意義,甚至是自找沒趣。好吧但是不談意義似乎也太形而上或是不負責任了。只是,劇場的意義應該不是文學的、語言的、理論的、或知識的意義,而是一種感官的經驗。觀眾應當透過感官的經驗來理解(或不理解)、詮釋所見,而非藉演出本身之外的論述或理念所「釋義」。

那顆球應該要擊中的目標不是劇名或節目單,是觀眾才對。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謝東寧

2015/09/10 14:30

點閱率:213

11000

國藝會2014「新人新視野」唯一入選之劇場作品,年輕導演張剛華好歹在去年,也打敗了許多同輩導演,成為評審們眼中值得期待的未來劇場創作者。我抱著一個期待的心,卻看到了一齣,整場不知所云的《網路解碼棒棒》。

走進牯嶺街劇場,轟隆的派對音響、滿地的彩色氣球、演員與現場觀眾的問答遊戲,與不斷貼在觀眾身上的「Post-it」,上頭有與觀眾問答的「關鍵字」。戲的開始,演員宣稱這齣戲,要做一個關於網路的當代寓言,寓言先利用簡單的皮影效果,述說了一個耳熟能詳的「放羊的孩子」,然後便進入了雙人問答的「關鍵字」故事遊戲、及「比手畫腳」遊戲,最後還用一塊黑布將觀眾罩住,在黑暗中看台上的演出…。

當今網充斥著破碎的資訊與故事,真真假假/真實虛擬交織構成了現代人的世界。導演用「放羊的孩子」寓言中的謊言(/真實)開場,以及「關鍵字」的任意述說故事及「比手畫腳」的誤解,最後用黑布罩住觀眾,一切都指向網路的真實性?不過先不談手法的老套(缺乏想像),場上這一切充其量也成為某種「破碎的資訊與故事」,並未提出表象之外的任何觀點。

劇中表現最佳的段落,是兩位演員拼命比手畫腳,想要傳遞訊息卻一直傳不到的奮力,而我認為,這才是劇場還能夠對抗網路,屬於血肉之軀的精神(想像)力量。不然,我們又為什麼要走進劇場看戲呢?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小螢

2015/09/09 19:30

點閱率:225

10.5000

從進場起觀眾就接受了宛如派對般的熱烈歡迎,開場前演員隨機的互動問問題,營造、鋪陳著接下來的節目進展,採用了不同的元素,有皮影戲的小寓言,也有即興對答編串出的類真實經驗故事,更有天外一筆的比手劃腳(而且一直猜不對),運用許多電風扇製造出效果,舞台的陳設簡單,滿地的氣球與供給電扇的延長線有些刻意地凌亂,最後的最後突然蓋上觀眾滑落的布幕,有點驚奇,但也帶來滿滿的問號。

於是,我認真地讀了節目單上的文字三次,試圖去解碼表演中各項安排與主題的關聯性,去感受強調光影變化的時刻,思考著要用怎樣的角度來評價這個演出,所以我聽了演後幾乎跟表演時間一樣長的座談,聽創作者解釋想法,結果,卻反而忍不住疑惑起,當一個作品需要這些解釋來支持,作品本身傳達的完整性是不是欠缺?

我可以欣賞戲劇內容不需要單向把訊息演給觀眾看的概念,即興或是互動都是有趣的嚐試,但是當宣傳詞給了觀眾一個主題方向-「關於網路的故事寓言」,我無法理解從這些零碎的片段,身為觀眾的我,被傳達了什麼跟給予了什麼。就算不追求表演本身的「意義」,單以經驗來說,結論很可惜我感到一種不耐煩。一串單詞對答再由二位演員各自表述有創意,出現第三輪時有點太多了;比手劃腳到最後出現擬現代舞的自由奔放,有點有趣,接下來的感想是怎麼還在跳。團隊做了一些嚐試立意很好,但如果呈現不受控制(或者本意就是要這個不受控制的效果?),究竟演出是誰完整了誰?

其它意見:從頭到尾我一直很在意舞台最後面墊放燈光投影的rack箱,是刻意的設置嗎?如果不是,在舞台整體來說滿突兀的。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馬慧妍

2015/09/10 19:30

點閱率:323

10000

總括來說,這是一場讓我看後有點納悶的演出。從表演開始,觀眾像不小心闖入了某個神奇的派對,倒是有些期待,演員們「隨機地」挑選觀眾,問他們一些問題,繼而在答案裡挑選關鍵字眼,寫在便利貼貼在觀眾的身上,或即時與某些觀眾成為臉書好友,演員們共同歡呼......以後,會發生什麼事呢?不難明瞭,《網路解碼棒棒》試圖處理在網路世界裡,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破碎與斷裂,並形象化地把這些製成一個個標籤,標籤在人的身上。

然而,接下來就沒有了,然後呢?

諸如此類,演出中不乏有趣的點子,但都沒有延續發展:例如長形汽球的情色隱喻、演員們一對一坐在舞台前,用破碎的字眼交流,被捕捉的碎片都被寫成標籤,最後由自己、或第三者重述完整的故事(但為何要透過電風扇才能傳遞呢?),我們得見網路世界中,符碼如何與真實產生差異;或利用影子,重新敘述了《狼來了》及《狐狸與萄葡》兩個故事,並在最後道出:「男孩的羊被狼吃掉了,因為這樣才會有《狼來了》的故事。」重新詮釋了敘述與被敘述者的權力位置;或演員們表演「指手劃腳」的遊戲等等......

這些不勝枚舉的點子,卻只在陳述一些眾所周知的現狀,感覺略嫌形式大於內容。甚至最後,演員用一塊長長的黑布,淹蓋全場觀眾,隱約看見閃爍不定的演員和燈光,在幽暗的不安中,我疑惑:這塊黑布所為何事?要展示網路世界的虛無,到底有沒有足夠的理由,支撐這種強烈的手法?

畢竟,在網路無遠弗屆地發展的同時,網路的標籤失真、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說實話,其實已是陳腔濫調。而最可惜的是,這場喧鬧的派對、猜謎遊戲、便利貼等,都沒有帶給我們多少具新意的啟示。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吉米布蘭卡

2015/09/09 19:30

點閱率:298

11000

演出中有幾個不錯的點子,但整體來說太混亂破碎。

從節目單上得知,劇組想要呈現一個事實:網路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支離破碎。這個訴求達到了!《網路解碼棒棒》透過兩人一組的「關鍵字對話」,從第一個關鍵字開始,慢慢延伸出與話題有關或無關的下一個關鍵字,依序如:周末、玩、台南、美食、古蹟、保留、廢墟等,一個接一個連接成有點荒唐可笑的橋段。然後,再由其中一人 (或第三方) 組織成一整篇看似完整但可能不完全正確的故事。此外,關鍵字對話時,一旁還會有人用Post-it記下被提到的關鍵字,然後貼在對話者的身上。

「關鍵字」與「Post-it」,這兩者給人的印象都是極短、快速、微小,讓人在有限的時間內記錄/記住某些重要特質。因此,我們可再向外拓展成「定義」、「貼標籤」、「簡化且片面的狀態」。在簡短的關鍵字對話裡,可以看到一個人的生活如何被關鍵字描述的七零八落又毫無邏輯,而僅在螢幕上滑出來的臉友人生又架構了多少美好待戳破的粉紅泡泡。

這樣的關鍵字丟接共出現三次:第一次還很新奇,思考著解構再建構的定型化過程;第二次找觀眾上來時卻整場乾掉了 (我想應該是安排好的暗樁太緊張);第三次已然無趣味,就只是重複之前的手法,並沒有再丟新的想法與議題出來。過程中,顏色明顯不同的Post-it代表不同的發話者,但該把哪個關鍵字貼在哪一個人身上,卻毫無邏輯意義可尋。如果能再從中做文章,拉出不同於真實世界面對面、而是網路Facebook to Facebook所會面臨的關鍵字刻板印象,相信可以討論的層面會更多。

我不懂為什麼舞台上要有那麼多種電風扇?演員的確有提到:「對著運轉中的電風扇講話會比較能說真話」,但我並不覺得說的內容有任何差異呀?沒有比較私密性、也沒有比較大聲,更沒有令人驚艷的內容爆點。至於後來的比手畫腳 (演員很賣力,值得鼓掌)、在白布下的手機星空、以及拿塊黑紗布蓋住觀眾席,我反倒覺得都是多的,跟主題沒什麼相關了...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Jacky Hsieh

2015/09/08 19:30

點閱率:299

110.500

關鍵字:文字碎屑、一句話就讓你硬。

看戲前一天,朋友Z告訴我他的朋友P因為一句話,竟讓一位前輩L,公開的在臉書上羞辱他,讓他非常難過;而恐怖的是,這樣的羞辱毫不遮赧的放在網路上,而許多網友還沒弄清楚事件的原由,憑著錯誤解讀的一句話,(或也許只是想藉著羞辱P來抱住L的大腿,又或者覺得這樣伸張了自定義的正義...)直到P表達的原意被澄清,關鍵第三人出來說了公道話,L才把文章撤去。

一句話,沒頭尾,L氣了P受傷了,網路世界那樣的破碎,就像《網路解碼棒棒》裡的關鍵字聊天法一樣,你想的和他說的,各自成一格,然後捕風捉影的湊成一句想像,你的想像和我的想像又不一樣,你的讚是甜蜜蜜我的讚是酸溜溜,阿不就好棒棒。

戲劇裡的影子戲是我喜歡的呈現方式,交錯在實體的演員互動;而透過電風扇把那些自我解讀隨著風再吹往任意處,彷彿像是三人成虎在網路上的流傳力道一樣;而觀眾最後再透過半透似的「國防布」觀看那些本來就已經撲朔迷離的樣貌。歡迎來到網路世界。

但是,我總覺得在這些畫面裡少了一些強度,(或者說,強度只停留在最開始的片段),而關鍵字聊天重現的次數好像不必要這麼多,可能可以用其他網路的樣貌取代。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