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不夢

平均心等
1110.50
查看演出內容

王詩琪

2015/09/12 19:30

點閱率:488

11100

從經典劇本的角色哈姆雷特,發展到「哈姆雷特也不過是個符號」,在扣合物種發展,一條魚長出鰭又上了岸,再成了我們現在稱為人(的魚?),人(魚)該不該吃下可能是自己同類的肉?感覺創作者意圖陳述一個完整的宇宙觀,想包住演化史也包住未知宇宙,不分你我的包住戲劇原型與現代社會。

我很喜歡演員不斷重複相同或雷同的台詞,用意義之外聲音強度吶喊堆疊出能量,聽起來鏗鏘有韻。整齣戲宛若一記直拳迎面打向觀眾,反倒讓購物頻道、瑪莉兄弟、波妞主題曲等鬆緩的段落與素材顯得突兀。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阿丁伯

2015/09/12 19:30

點閱率:187

11110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哈姆雷特(或是任何劇中的任何一個角色)已經成為一個符號,對於許多人而言本就是個不爭的事實,重點是如果敘述這個事實給觀眾知道?導演使用了大量的問答、中台粵英四種語言交替的對話、多媒體的素材,甚至於現場煎魚的效果。對觀眾而言,這些應該都是新鮮有趣的部份,也突顯了藉由不同符號的陳述,其背後的道理仍然是一致的,並不受呈現方式及語言的限制。但,令人好奇的是,「演化」在此劇中的意義為何?

對我而言,也許是要告訴觀眾,哈姆雷特及奧菲麗亞已經隨時間而演化,飾演他們的演員也在不斷的重製而演化。哈姆雷特在劇中澎湃的情緒,也許也是演化而來的結果;但最終的,即便他們跳脫了故事本身,符號仍舊是一個符號,就如同每個人對於每個人來說也是如此!

其它意見:在自問自答的部份,導演也許可以讓演員的情緒轉折再豐富些會更有表現力!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于善祿

2015/09/12 14:30

點閱率:288

1110.50

將哈姆雷特從各式各樣的經典影像文本,尤其是生存與否的那一段經典獨白,全部疊影混搭在一起,加上開場的第一段表演,也是這段獨白,甚至還有中文字幕,藉由這些影像、語言、文字、身體表演等,將哈姆雷特予以符號化。

或者說,哈姆雷特早已符號化,這個演出主要是針對這個符號,施以諸多無情、嘲諷式的詰問,關於生命、演化、命運、生存、扮演,其情緒多半甚為爆烈、激昂,有更多時候,則呈現「存在是一種苦惱與歉意」的內疚,有點太宰治《人間失格》的味道。演員他們(莫家豪、洪振宇)質問哈姆雷特存在的本質與意義,當然也質問自己的,甚至還痛斥自己的存在與生命的愉悅。

其實是弔詭的,越想質問、打破符號,卻只是更加強符號的巨大與堅實,到最後真正得要面對的,還是自己,這是一齣深具自省與批判的存在主義式作品,透過影像、粉墨對鏡頭表演、藉麥克風以快速轉換廣東話與國語、進出角色等荒謬且疏離的表演,呈現出多種關於解讀哈姆雷特、與哈姆雷特對話的複調層次。

台詞的內容不是那麼容易在當下便能掌握、理解,離開劇場之後,剩下最多的印象,其實都是莫家豪爆烈的神情與表現,這也讓我直覺聯想到他今年在澳門藝術節《Robert Zucco》中的表現,那是夢劇社和法國埃梅劇團共同製作的,其導演就是曾經在牯嶺街小劇場執導過《沃伊采克》的Franck Dimech。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馬慧妍

2015/09/12 19:30

點閱率:329

11000

來自澳門的夢劇社,以莎劇的經典人物哈姆雷特為題材,再次談論“to be or not to be”這個永恆、不朽的人生命題。

隨著一絲隱約的光線照進漆黑的空間,獨站在椅子上的演員以粵語再次誦讀哈姆雷特最最經典的獨白,然後歇斯底里地癱倒在地上;演員以麥克風對話,不用麥克風、說國語時,他是質問哈姆雷特「你來這裡做什麼」的全知角色,而使用麥克風、說粵語的第一人稱,歇斯底里地回答「我不知道」等,點出此劇的主旨:「哈姆雷特發現自己成為了一個符號」,角色遵從「故事結構」,一如人類遵從演化原則,大自然/世界/命運給予我們更高的劇本,正如場刊所言:「每個人都是角色」。

這是個有趣的出發點,然而,以此命題出發,我卻覺劇作使用的表演策略,顯得自相矛盾。剪輯而成的孖寶兄弟影片,帶出了角色命運可由外界操弄,在外界的可操弄下,自我「永遠沒辦法成為自己的主宰」;繼而加入「魚」,作為演化的教材,連結演化與故事結構;再由「魚」發展成「人」不得不吃一塊肉,使自己生存下去;最後哈姆雷特甚至與奧菲莉婭出走,「覺得舞台上的演員演得比自己更像自己」,於是他們到台灣旅遊、到酒店爆房,角色逃脫了故事,轉換一個時空繼續發展;原在影片內的敘事者,一躍走出屏幕,與哈姆雷特一同販賣「電子魚」;最後,敘事者一飲而盡魚缸內的水,透露自己的真身,就是奧菲莉婭⋯⋯等等,都無法說服我這個角色──哈姆雷特──他與我一樣:想主宰自己的命運,擺脫現有的困頓,渴望成為自己。

整場表演,演員竭盡了他的聲線、驅體、多媒體、還即席煮食挑戰觀眾的味覺嗅覺,塑造了強烈的意象。但從中,除了哈姆雷特不明由來的憤怒、悲傷外,我卻無從得知他的憤怒從何而來、他的生存意圖為何、他反抗故事結構是因為什麼,始終無法被說服:這個哈姆雷特,是一個擁有意識的角色。所以一直疑惑:他是為自己而出走,還是為《不夢》而出走?

當劇作以夢般一場又一場的符號,來諷剌「哈姆雷特已經成為了一個符號」,某程度上已經站不住腳,乃至劇尾,奧菲莉婭的反撲,於我而言,確實有點突兀。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劉育寧

2015/09/12 14:30

點閱率:319

11111

哈姆雷和「To be or not to be」都已經是再為人所熟知不過的劇場聖經,因此搬演(或借用)哈姆雷其實都非常困難,但《不夢》很聰明,直接了當的說明「哈姆雷只是符號」,因此不僅沒有要演哈姆雷的故事、沒有要詮釋哈姆雷這個劇本、也沒有要和莎士比亞一較高下。

那《不夢》想幹嘛?消費哈姆雷嗎?當然不是,他們所做的事是:透過哈姆雷談論生命的困境。聽起來很抽象,演出也頗為抽象,但在調節「看不懂」與「感受到什麼」之間的平衡,我認為編導處理得很好。

而最讓我感動的還是,編導對於觀眾的信任,出於至種信任,他們不炫耀其與觀眾的距離,不低估觀者的能力,儘管有許多不透過線性敘事去說清楚的部分,既不是訴諸於共感、也不是能夠讓觀眾入戲,但就是能準確地傳達「狀態」。當然,這包括了整個劇場完成度非常高,燈光和多媒體執行尤其精準,不譁眾且將表演者烘托的極好。

而劇中挪用的各種元素也都令人欣喜,那絕對不是簡單的消費,而是消化後融入整齣戲的,像是對歐斯特麥耶從技法上(即時錄像)到表演者的崇敬,而後引出帶有《尋找劇作家的六個劇中人》意味的假設:「哈姆雷因為自己的故事被別人說得太好了,而可以安心的選擇和奧菲莉亞私奔」;又或者不斷跌落又站起的重複畫面,令人想起碧納包許《穆勒咖啡館》中渴求擁抱總是滑落的女孩;甚至最後一段兩人的互相詰問,也好似貝克特的《俄亥俄即興》⋯⋯。諸如此類,儘管遺跡尚存,卻在《不夢》中也都長出了屬於這齣戲脈絡的合理存在。

最後,是關於表演的能量,莫家豪與洪振宇兩位年輕創作者的肢體與聲音都非常好,多數時刻由單人表演,不管是分飾二角的對話、切換於演員與敘事者的能力,乃至於其於舞台上散發出來的能量,都讓人目不轉睛,非常期待未來有更多的作品。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