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我的50呎豪華生活

平均心等
11111
查看演出內容

米亞花花

2015/09/03 20:00

點閱率:506

11111

僅僅一小時,是一齣厲害的戲!

空間與戲與其所欲傳達旨意巧妙呼應對話的戲!

幕啟,人們被迎進影話戲劇團為香港居住奇觀─劏房特製的體驗樂園裡。嘩啦唧哩,房屋仲介人員在圍轉租屋者(觀眾)間舌燦蓮花,臉貼面奮力要你認同其設施優點進而擠身劏房一員。燈轉,你被推入一間間劏房裡感受其極限壓迫,而這只是香港劏房樂園體驗之始,故事即在這每一小間隔中化開,生活對門按摩女,隔壁的大叔,斜對門的宅男,走進來晃出去串門子和你聊聊生活點滴。這舞台樂園侷限邊境的界線在哪裡呢?香港影話戲劇團在狹長的表演空間裡以影像及劇場實境精巧設計出小劏房、劏房平面圖、劏房體驗實境秀、劏房紀錄片及劏房現場等方式交錯演譯,靈活的演出及導演手法將港人面對其失控的高房價衍生出的居住的侷限窘迫現況,一一展現在觀者眼前,沒有聲嘶力竭的反抗,沒有聲淚俱下的悲情,他們以笑鬧戲謔話語,久居其間老奶奶的豁達,加之年輕男孩與戀人的無奈對話、女孩的私密日記心事等等…反而更深刻描繪出此居住正義蕩然無存的荒涼。

這是一齣將嚴肅議題搭配以劇場侷限性的表現手法,加上表演想像及延展力度間有力的思辯作品。

演出場地:莎妹 自己的排練場

王詩琪

2015/09/05 14:30

點閱率:310

11111

主題是「住」,就先從空間運用的巧思開始說起,以隔間再隔間將20坪左右的排練場搭出多重,置身其中,竟有層層疊疊不知盡頭何在的迷途感。這樣的空間分隔讓「住」的討論不只被說、被聽,而成為在過程中被感知的觸覺。觀眾的視角不斷轉換,從置身劏房、俯視平面圖、垂直牆面的投影,到最後一片黑幕揭開,方知是假設在頂上即時投影,演員躺在地上演出,所有的日常動作顯得滯礙困難,直到《西西佛斯的神話》,妹妹的神遊才最自在。

面對困難的生存條件,反而生出了荒謬與幽默,好比戲開始即明說1.5坪的住所比柏林的監獄還小,然而隨之蜂擁進來的演員們卻已極度樂觀、開朗的態度向觀眾推銷劏房的好、也好比妹妹神遊在《西西佛斯的神話》裡。此戲,避開對於社會結構的討論,以人的故事入題, 演員與觀眾互動的過程中絲毫不感尷尬,且整體的設計概念與文本互相契合,也非常成功地執行了所有的轉換調度。

演出場地:莎妹 自己的排練場

于善祿

2015/09/05 17:00

點閱率:408

11111

「劏房」,指的是狹小的生活空間,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一家子,居住在這樣的空間裡;物理上,這幾乎就是地狹人稠、寸土寸金的香港社會的部份真實,但在心理上,卻也容易造成居住其中的社會基層人士,衍生若干的精神變異與情感失衡,甚至也引發社區公共安全的問題。據我所知,香港戲劇作品經常處理這樣的主題,像是《爆‧蛹》、《示範單位》、《樓城》等,多少都曾觸及到;當然,也包括了這次由影話戲帶來的《我的50呎豪華生活》。

在這個作品當中,以相當嘲諷的方式,帶領觀眾認識與體會劏房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先將觀眾當做是要來看房買房的客戶,熱情地介紹所有可能的優點;接著讓觀眾自行選擇任何一個佈置好的劏房,可以任意觀賞其中的幾項物件,觀眾只能看著多啦A夢的布娃娃,自己想像空間的無限巨大(就像多啦A夢的口袋一樣),同時還聆聽著一位母親寫給兒子的道歉信,因為她把他生在有著如此狹小空間的家庭之中。

之後,觀眾再被引導到另外一個空間。先是看著影像中的四位演員所扮演的四種香港社會角色,如何在劏房中互動,看得出來,彼此之間有許多的不便與衝突。緊接著,我們在劇場中,看到一位改革派人士(郭嘉熹飾)在大聲疾呼,連監獄裡的囚犯,都有基本人權,那麼生活在劏房的人呢?一位婆婆(孫惠芳飾),在講述著「香港居,大不易」;一位男演員(郭嘉熹飾),以地板上用膠帶貼出劏房的平面圖為例,示範像他這樣年屆三十歲的香港青年,如何「悠遊自在」地生活在這樣的空間之中;一位中老年男人(黃清俊飾),苦苦向房東(麥盈湘飾)哀求,希望能夠不要這麼急著要他搬家,但這背後牽涉到政府較優惠的拆遷補助,使得男人亦有自知之明,肯定得搬。

最後,我們則是看到一家四口(梁偉傑、孫惠芳、郭嘉熹、陳冠而飾),生活在劏房裡的樣子,劏房是貼在地板上的一張巨大的實景照片,攝影機架在劇場上方,演員則是或躺或屈地在相關位置表演,觀眾從影像中就會看到有點像、又不太像的生活動作,這樣的視覺違和感,正是提醒劏房空間的違反人性與人權,是要正視?還是視而不見?彰顯這個作品的鄭重警告:「明天的惡果是由今天對問題視而不見而起!」

這個作品其實是載譽來台演出,它曾榮獲第七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整體演出、最佳劇本、最佳舞台效果)及第二十四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舞台設計、十大最受歡迎劇目)多項獎項;也是影話戲繼2009年《獨坐婚姻介紹所》之後,第二齣來台演出的劇目。都是演出內容與品質不錯的好戲。

演出場地:莎妹 自己的排練場

秦嘉嫄

2015/09/04 20:00

點閱率:310

11110.5

一開場,燈亮,各年齡的表演者全體站出來,帶著粵語口音開始招呼觀眾,即清楚讓臺灣觀眾知道自己與這群香港人的區別,完全沒有讓觀眾陷入不知身在何處的尷尬處境。雖然「劏房」這個詞真的離臺灣太遠了,但過程中不時會以臺灣或其他地區的數據做為比較,輔以各種身份居民的心情陳述,頗有逐步拉近彼此知識距離的效果。

投影、裝置及燈光音效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賦予居民的陳述更多的情感、甚至某種想像的巧思。導演偕同工作人員,以其純熟的劇場技巧,傳達香港當代社會的面貌,對於台北的觀眾,是非常難得的交流,不僅因為觀光行程不會出現如此的香港面貌,還有臺灣劇場也難見如此資歷深的專業表演者參與此類社會議題的演出。雖然為了演出而搭造的「劏房」有一種過於嶄新、乾淨、俐落的特質,忘了劇中一再提及的廁所及共居的難堪。使得燈暗之後,一股知識份子該如何面對所謂底層撲鼻異味之嚴肅使命感及無力感的複雜思緒,竟湧然而出。

演出場地:莎妹 自己的排練場

莫兆忠

2015/09/05 20:00

點閱率:230

11110.5

一個小劇場裡的大製作,一個巡演的作品而言,單從它的佈景、裝置所花的功夫來看,其認真程度已令人咋舌。

劇場探討當前的社會議題,愈是靠近現實,愈是難以超越現實,而當創作者用力反映「弱勢」的同時,如何不把對立的一方刻板化,更是一種不可避免的挑戰。例如患心臟病的長者,被房東逼遷一場,長者的描述是否必須有心臟病?房東的演繹是否必得為一個表現冷漠無情的女性?如果沒有這兩個元素,是否有妨礙內容的表述?這都是值得討論的。不過由於不管空間的佈局、內容的推進上都是從表面到內層的遞進的,於是前述的種種遊戲性、刻板化,在最後一場便成為基礎,得以消融。最後一場,由於只描寫「劏房」家庭的困境,沒有所謂「施壓者」在場,反而更能引起觀眾對整體社會結構的反思。投影出來的錄像,實際是演員躺在地面平面畫布,以俯視鏡頭現場拍攝的,雖然聽說是為台北場地而設的特別處理,然而,演員們在這種空間限制中,身體舉動的艱難,正正反映了其實際生活處境,一個簡單的移動,卻比一般人需要加倍的力氣。而最後妹妹以《西西佛斯的神話》一曲突破其因空間、經濟而限制的身體,在想像中尋求無法改變現狀的形勢下,獲得心理上僅有的快感,令演出的結尾悲欣交集,留下令人回味的、詩意尾巴。

的確,劇場的意義不只「反映」現實,也不會因為一個戲改變社會,但劇場可以喚起現實中被限制了的想像本能,只有相信想像,人們才有革新、改變現狀的動力。

演出場地:莎妹 自己的排練場

盧頌寧

2015/09/05 20:00

點閱率:230

11110.5

這應該被主辦單位列為邀請的觀摩節目。

這已不只是第一次重演,亦不只在一個地方重演的作品。

熟練的團隊,包括裝置設計、燈光、影像、聲音等設計,當然包括導演及編劇。雖然中段的某些段落,讓我感覺觀點太單一,但在整體結構中,反而讓最後一段一家的故事,更多心理上的背景,更顯得精彩,更讓人感動。

當然最後一段的視覺處理,讓理性的思考扭轉、幻變,這幻變讓最後女兒那個小黑洞的夢顯得特別巨大,哥哥與女朋友的牽手顯得特別真實。

或者,這小黑洞的夢與真實,每日都在香港漂浮,我相信不只香港,我相信不只......

在這個演出裡,我不會討論劇場可以做到甚麼,它讓我思考,在離開劇場以後的討論,可以是甚麼?

演出場地:莎妹 自己的排練場

馮勃棣

2015/09/05 17:00

點閱率:249

11110

本檔藝穗節我看了兩檔來自香港朋友的作品,分別是《那些你不敢解決的問題》與本檔的《我的50呎豪華生活》,兩齣戲都可一字以蔽之:幹!

兩檔香港的戲都幹意十足、砲火強烈,對現況表達強烈不滿,戲中融入當代的公眾議題,處理手法前者直白,後者則花招百出,但都同歸於其下憤怒的本質。

憤怒是一股創作的力量,它的觀點強烈而不加隱藏,直言不諱而充滿力道,言之有物而不無病呻吟。對我而言,憤怒就是觀點。在《50呎》的呈現中,儼然是一場形式創意的火力展示,聚焦於劏房議題不斷攻擊與翻玩,讓沉重的控訴被包裝得更像是一場流動的饗宴,一場目不暇給的多媒體的秀,更設法讓觀眾在觀看聆聽之餘,能現場「體驗」那狹小與侷促擁擠的50呎的美麗哀愁。

劇組一開始帶領觀眾到一個個小空間裡感受侷促,再來用影片撥放一群參賽者參加在50呎房裡生活的實境秀,接著某男在地上拉黑線畫出的平面圖來介紹居家環境、、、等等招式過後,大家側躺於畫出2D房間的平面上,由高空攝影機現場拍攝與投影於另一空間,感受上既平面亦是立體……使觀眾對「空間」始終保持高度自覺,這既是形式,亦是議題內容。加上形式不斷變換,流動不斷變奏,掀起一波波的驚奇。

唯獨,台灣觀眾比較沉靜,使得倚賴觀眾給予回饋的互動形式中,演員偶爾流於自high。本戲開始,演員便能量滿檔、對觀眾展現出極大的熱情,頻頻的互動有時讓冷靜的觀眾有些尷尬,無法立即有效與觀眾掛勾,但反顯現出演員素質極高,處尷尬而不自我質疑,自體高潮功力極佳。

我喜歡憤怒卻不張牙舞爪的作品,《50呎》的精神內涵或窒息與絕望,創作者卻將叫囂與吶喊轉藉由形式給轉化掉了,使得他們的嘶吼既內斂又高調,端看觀眾們怎麼體會了。

演出場地:莎妹 自己的排練場

許孟霖

2015/09/05 17:00

點閱率:234

11110

「柏林的單人監獄面積最少是二到三坪,為什麼我們每人只分到一坪半?」劇中這句一直迴蕩在腦海中。

隨著動線安排,觀眾看著香港演員熱情的介紹一點五坪(約50呎)的套房、看著他們因空間窄小而無力自主、看著他們自我解嘲家中物品都只有一步之遙、看著他們苦於工作、情感與生活之間的拉扯……等等,這到底是香港還是臺灣?

這齣戲具有極為沉重的社會控訴,卻少見於臺灣的劇場之中,我們總是把娛樂留給戲劇、把社會問題留給政論節目去空耗,彷彿我們生活中這些都不是問題,誰都知道高房價就像絕症無力挽救,就像我們永遠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健保破產預言,臺灣的劇場要不避開這些、要不就是用極為隱喻諷刺的方式滑溜帶過。於是,像《50呎的豪華生活》這樣的戲劇,竟成了難得的借鏡。

個人最喜歡的是最後一場,女兒在西西佛斯之歌下跳脫了二維與三維空間的限制,游動在整個劇場之中。看她滑上天花板、飛越梯子,安慰著家人也撫慰了靈魂,彷彿在那當下她超越時空,絕對地自由了,那畫面實在是令人動容。

演出結束後,一股熱血在胸口騰湧,立馬決定購買香港青年劇作家的劇本集,翻了幾頁後,卻發現自己完全看不懂粵語......

演出場地:莎妹 自己的排練場

陳小藍

2015/09/04 20:00

點閱率:309

1110.50

這戲在香港演出時,將一間比照真實的劏房至於舞台中央,約莫一坪半的空間有一家四口生活著,觀眾,則是圍繞在周圍觀看。到了台灣,創作團隊將長條型演出場地分為前中後三段,讓觀眾一步步隨著指引漸漸深入,最後看到的那間劏房,從立體,變成了平面的。舞台頂上的攝影機,俯照著平面的劏房圖景,演員們躺著呈現家庭生活,躺著演坐著、躺著演爬樓梯,我們就透過即時投影看著演員每一個動作的艱辛,如同這一家每一步的艱辛。而後配著西西弗斯之歌,家中的妹妹游到了地板上、天花板旁,然後從平面的劏房中起身,如同脫身出來向內望著她的生活,形成了另一個意思,這個畫面,也給我立體版本的劏房所不能達到的景象與衝擊。

戲中不管是企圖讓觀眾參與、與觀眾對話、或是立起第四面牆,在擬真或者誇張諷喻中,都可以看得出演員群豐富的表演經歷,處變不驚且很是專注。(這類參與型的演出形式,最忌諱演員自己尷尬,或是眼神飄忽不定,可是不管我們多麼害羞多麼沈默,今日的演員們還是可以毫不尷尬地繼續接下去,並且持續找到方式和觀眾直接對話,沒有在埋怨我們或者自行放棄的)

我是很喜歡這個戲的。不過由於一切幾乎忠實,所以我有點分不清楚,是這個戲吸引我,還是這些事實吸引我。

在一個演出中,我們接獲多少的新資訊、得到多少新體悟,確實時常會影響我們對一齣戲的觀感。我不禁在想,如果題材換成了某個台灣的議題,一樣以類似的呈現形式跟手法來做,是否會得到一樣多的關注跟理解意願?

想到此,我便覺得其餘的一切難至臧否,都要每個人進場各自體會了。

另一方面,不確定是否因為藝穗節的時間限制,感覺今日的戲稍難談深,僅是先列出許多好理解的客觀統計資訊與重點式的場景,比較像是針對台灣觀眾所設計的「楔子版」演出,入門專用。例如其中一個綜藝節目的場景,僅微微以象徵的方式來點到香港房地產或媒體現象等,私想,若在劇本上,能參入更多關於這些現況的「生成原因」的線索,也許就可以更將「發聲」這個訴求的效應更加擴展開來。

其它意見:開頭幾個段落,節奏稍急,有點還來不及進入狀況或找到什麼態度來吸收當下的狀況,就被推著進到下一個事件中了。

語至此,想起演出的前段,我碰巧和其他三位觀眾擠到了同一間小房中,因為演員指示:請躺下。我們四人(笨拙又有點興奮地)嘗試同時平躺在那個小房裡,每個人都得側身才躺得下去(也就是有人的鼻子頂著另一個人的背,有人的眼睛聽著另一人的後腦勺),那種親密,給人一種現實感。但還來不及多想一些,就被火警勒令離開了。

大概是因為台灣觀眾很有禮貌,總是會懷疑「這真的能碰嗎?」、「是真的叫我移動還是只是台詞?」,所以可能需要再多一些反應時間吧。

最後的開放談話非常有收獲。

同時也強烈建議後面幾場的觀眾,不用害怕,就把握時機放膽做你想嘗試或體會的動作,隨意應答所有的問題吧。

演出場地:莎妹 自己的排練場

鐘煒翔

2015/09/03 20:00

點閱率:467

11111

五十呎,約莫台灣人所說的兩坪;五十呎的豪華生活,怎麼想都覺得令人難過。

由香港影話戲劇團製作的這齣戲,簡介上寫著是一裝置、劇場、影像、文本、展覽的複合體,沒有明顯的線性劇情,所有與觀眾對話的媒材以「住在劏房裡的香港人」為核心概念出發。「劏」為粵語方言,意為剖開;劏房,即將住宅單位分割成數個更小的部分的行為(引用自維基百科);劏房比台灣所稱的小套房更小,飯廳客廳臥室浴室全擠在這裡,是香港這城的獨特風景(現代版的九龍城寨)。在這六十分鐘的戲裡觀眾化身眾房客,一次比一次深入這個既是舞台又是展覽空間的場域。

《我的五十呎豪華生活》在劇場分類上是沉浸劇場(Immersive Theatre)與傳統鏡框式舞台的綜合體,團隊透過各種劇場手法呈現一個又一個劏房裡的人生;讓觀眾參與的形式,除探索劇場之可能外也讓觀眾在物理上極接近這個被打造的空間,心理上對這個政治性的主題進行理解。觀眾一步一步地被帶領,故理解這齣戲的方式只能是一步又一步描述路途風景像在迷宮裡緩慢向前。

演出前觀眾們尚在前臺聊天或滑手機或上廁所,當演出時間一到,前臺關燈。從黑幕裡出來好幾位劏房銷售員,房仲向觀眾推銷劏房也邀請大家進去一探究竟,觀眾們是來自台灣的客人,所以這些演員/推銷員說著濃厚廣東腔的普通話;進到黑幕後是整個舞台的第一層,使用紙板與木造隔出了八個小隔間,推銷員向我們這些看房的觀眾描繪著劏房的諸多好處,如何將五十呎的空間做最大限度的利用(現代主義形隨機能的極致)。接著觀眾被分配進到八個隔間裡,觀察這個窄室,八個隔間大同小異的裝置(都有哆拉A夢玩偶與一張超音波黑白照)還有一封年輕媽媽寫給新生嬰兒的信。觀眾躺下來感受這個空間,聽著信上文字的錄音。劏房裡的人生。

突然火災警報響起,眾人踉蹌的進到舞台第二層。這空間是在地上由黑膠貼出劏房俯視圖,在這個舞台裡錄像與表演交錯,先是一段沒住過劏房的人挑戰四人同居七天的劏房實境秀。接著三段故事(觀眾既在場也不在場,每個故事觀眾都要改變位置與認知),住在劏房的老婆婆說著鄰居的故事,香港的居住現況、一個從小住在劏房的年輕人介紹自己房間,床長度不夠只能捲曲著睡、一個老翁被房東逼迫限期搬離,因為政府給自住戶的拆遷補償比較多。這些生活在劏房活生生的香港人,雖不是觀眾的生命經驗,卻透過劇場能被碰觸。

最後則是一段錄像,拍攝一家四口在劏房裡的生活,臥病在床的母親、工作不穩的父親、辦貸款讀大學的兒子、讀中學的女兒,而房東要加租正困擾著這個家庭。一開始以為這是錄像但又感覺一種說不出的怪異(聲音從奇怪的地方傳來),直到黑幕拉開看見第三個舞台,觀眾才發現這是即時投影。舞台是二維的更是令人驚訝,地上鋪了一張房間透視圖,演員們側躺在地上移動,攝影機向下拍的畫面投影在牆上就像真實的立體場景;這樣平面與立體的錯覺,創造了極有創意的視覺感,非常魔幻(在平面上的移動可以創造彷彿違背重力的視覺奇觀)。

故事裡哥哥發現自己終究離不開這個窄小的房間,夢想在現實面前沒有意義,知道房東要加租後只能躲到上層的床舖傳簡訊跟女友分手,沒辦法繼續讀書了;妹妹聽見哥哥的哭聲,想起了自己的夢,夢裡天花板會慢慢落下,要用盡全身的力量去抵抗。整齣戲裡反覆問著:「監獄牢房的大小需要符合人權,資本主義之下的分配需要按照國際人權公約嗎?」用香港對照台灣,看見驚人的相似也有深沉的悲哀。

這次劇團在台北重製這齣戲,因應場地而與原版的差別在除了改說普通話外,原版並沒有台北場的小隔間,而是在地板上用膠帶貼了無數平面圖;台北場的真人實境秀是直接擷取原版的即時錄影畫面播出(原版在劇場裡真的製作了一個劏房,四個人住進去演出);最後的一家子也是建造實景而非平面。不同版本的差別,這麼多的表現手法,在每個燈亮的房間裡,都有故事,都是人生。

演出場地:莎妹 自己的排練場

穆芹

2015/09/03 20:00

點閱率:373

11111

如果有看過攝影師Benny Lam為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所拍攝的《籠居》(Cubical Dwellers),應該會有非常深刻的感觸,從天花板鳥瞰一個個大約四平方公尺的「劏(音湯)房」,裡面包含了一個人甚至是一個四口之家的所有生活空間:烹調飲食、睡覺、睡眠、小小的消遣、或是情慾,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發出的聲明標註經濟學人雜誌評比香港為最宜居城市,但卻有超過10萬人住在這樣的房子中,約佔香港總人口的2%。

《我的50呎豪華生活》以此為背景,活生生地將劏房的侷限重現在觀眾面前,觀眾首先被房仲人員引領進入空間,好似看房的客人,接著被請進一間間隔離起的隔間中,實際體驗50呎平方是甚麼概念,房間裡留下了其他人居住的痕跡等著被探索,三教九流鄰居,為著不同原因來探門子,直到被請入下一個空間中,影片與現場表演交叉,先是像生存挑戰實境秀一樣,由四個沒有住過劏房的人來試住,直接面對劏房的問題、住在劏房的老婆婆講著鄰居們的故事、從小就住在劏房的樂天年輕人,意識到自己可能永遠脫離不了窘破生活的命運、僅是乞求有一個棲身之所的老翁,受到貪圖利益的房東逼迫遷居,在這更看到政府似乎有意補償,但弱勢者卻永恆處於劣勢陰暗處,無法享有善意的補償,最後是一家令人不忍直視的底層人生,這是非常有創意的橋段,即使一開始顯得為什麼要用這樣有點炫技的方式展現方式,但隨後的劇情,也令我驚嘆其巧思。

創意的起源已經充滿戲劇性、巧妙並協調的舞台燈光音響設計、和具備說服力的演技,難怪會是得到眾多肯定的作品,也完成我覺得藝術最重要的使命:藉由作品,讓旁人得以窺視我們無法觸及的他人。

演出場地:莎妹 自己的排練場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