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新天使

平均心等
11000
查看演出內容

王詩琪

2015/09/13 14:30

點閱率:411

110.500

當然,如果要討論這個劇本中,語言所呈現出來的「日常」是誰的日常?那會是另外一大篇。看似繁瑣漫談的對白,但話外音明確緊扣核心,機鋒畢露卻蓄意節制的語言,營造出來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日常光景?

無論如何,想必與這齣呈現出來的氛圍有所差距。可以感覺演員無法全然吸收台詞,以至於台詞非常平鋪直述的出了口,卻沒有輕重緩急,話語出口只為了營造接下來的轉折,失卻了每一句其實可以被妥善處理的幽微暗潮,在表演上有點可惜了。
場景的部分,也必須去考慮劇本語言如此環環相扣的狀況下,如果要寫實呈現,那必須寫實到什麼程度?護理長身為母親、不斷談論天使與雅各戰鬥場景的護士A,流出醫院實況影像的護士B,在救人使命的「同」之外,也是全然迥異的不同個體,目前的服裝與場景設計,似乎還停在功能性的標誌了病院區域與角色身分,沒有完整的建立這座被封院的病院與其他病院有什麼不同,同理,也看不出來在第一線協助治療傳染病的護士與別的護士有什麼不同之處,更減弱了劇情設定上的危險性,一切的擔心、憂慮都顯得飄忽,失去了可信度,變成反覆冗長的呢喃了。

演出場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

鄭宜芳

2015/09/13 19:30

點閱率:325

110.500

以2003年SARS和平醫院封院為背景,探討人在不可抗拒的災難中其人性的掙扎、矛盾以及所選擇的態度。放在「現在」這個脈絡底下,前不久才有南韓的MERS和當下臺灣的登革熱疫情,確實是值得再一次思索的議題。

故事主要環繞著三位護理師和一位病人來發展,藉由四人彼此之間的對話一步步推出所處的困局,與人性的脆弱。而看似日常卻極度抑制乾淨的臺詞,其實非常考驗演員消化臺詞的功力,因此受限於演員部份時候的口條,常有理解上的困擾。同時,暗場過多也造成整齣戲的節奏過於零散,如輔導老師刷牙洗澡那段,其實讓人蠻困惑的,是要表示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

另外,從護理長染病到撤離醫院的結尾當中,有許多的情緒張力和轉折是可以一個個地堆疊上去,可惜並沒有,導致整部戲結束時讓人有些不知所措。

演出場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

馬士比亞

2015/09/13 14:30

點閱率:395

11000

看到這齣戲決定以12年前的SARS封院事件作為創作主題,一開始就讓我感到好奇,也是我在開始選戲時少數第一眼就定案的劇目。

顯然在12年後,問題逐漸浮上檯面的醫病關係與醫療體制,讓編劇有很多話想說,想藉著這個即便至今仍一度成為議論焦點的案例,讓觀眾去思考人性、並重新看待這一段歷史。

以《新天使》為名,似有想顛覆既有「天使」印象或是再創「天使」形象的企圖心。劇裡則以那位熟讀聖經、以照顧病人為天職的護士A為主角,藉她從軟弱畏怯到擇「善」固執的轉變,見證了一位「新天使」的誕生。

但或許像這樣一位「天使」,離我所認知或習以為常的「現實」還是多少有些距離,於是相較之下我對比較貼近「現實」的護理長一角更能有所共鳴。

至於身處衝突前線的護士B,演員過於冷靜的表現一直讓我出戲,從她第一次表達想離開的意念開始,我就一直感受不到台詞背後那份該有的真切慾望,遑論她在跟護理長或護士A對戲時能有多亮眼的火花。

無辜遭受隔離的輔導老師,其角色本身給予的象徵意義看似明確,但演員真的淡定到讓我覺得他是不是真的生了病或出不出得去都沒什麼大不了,反倒是跟護士A的互動看得出那麼一絲絲真摯情感。不過,這份難得的對戲默契卻還是緩解不了最後大吵一架時的突兀感。

劇情最後的翻轉頗有爭議空間,整體而言頗為完整,但演員的表現令人不敢恭維,唯有演護理長的李玟瑤,為這齣戲保住了一分紮實、動人質感。

演出場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

劉育寧

2015/09/13 19:30

點閱率:246

11000

陳建成的劇本一向很難處理,極節制的舞台指示看似給表導演相當大的空間,但卻由於其語言上細緻琢磨,不太能由得排練場上任意改動語言的結構,但偏偏,其劇本的文字組成卻在散文、詩與戲劇的三種風格中擺盪,表演者很難消化、真正「吃」進去這樣的台詞。所以以《新天使》的演出結果而言,不是語言的詩意在演員的更動中消失、便是演員沒有能力處理這樣不簡單的文字。

再來,陳建成的劇本也一向很去戲劇性,雖然從日常生活中出發,但卻刻意壓抑情節,甚至不交代時空背景、避免高潮迭起、劍拔弩張的戲劇性,在看似平淡的文字背後有深沈的關懷與焦慮,但這種焦慮並不展現在情節裡,因此以寫實方式來演繹這樣的劇本往往只會造成尷尬無趣的結局。以前身為《清洗》的《新天使》來說,藉由SARS封院事件來談疏離,不僅有人因為對未知疾病害怕恐懼而帶來巨人與千里之外的疏離、被迫聽命於長官接受被放逐(棄)的封院疏離、又或者急於切割劃清界以自保的疏離、病人無人關懷也無人可以告知的疏離等等,太多種多重的疏離交疊,並不能透過情節來表達,如果只一味的具現劇本微弱的情節,而忽略情節以為的氛圍、無路可出的狀態,這個演出實在會變得很漫長。

另外,在場次的安排上,過多地暗場也造成斷裂(但假設這種斷裂的有意的,如輔導老師的日常生活,也許還能營造日復一日的時間流動),無奈不夠漂亮乾脆、也沒能貫串整齣戲的暗場們,只把整齣戲肢解地支離破碎。

演出場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