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音樂

薩奇萊亞美斯

觀眾大心
11110
平均心等
11110
查看演出內容

王詩琪

2018/08/18 20:00

點閱率:479

11110

以音樂會的角度來說是很舒服的一場經歷,歌者從自我的血統出發,將薩奇萊雅族在百年前被掩埋的歷史重新翻出,編寫為歌。整場演出的分為十分輕鬆,可以感覺蘇瓦那十分善於掌握演出氛圍,就算是單純的觀眾,也不大會有被疏離的感覺。

但影像的的歌詞因配置高度的關係,常常被擋住,蠻可惜的。以及場上擺了雪白的數以及人偶,還有持續鉤織十字繡的少年,似乎代表了什麼遙遠的意象,也期待有多與歌曲有更緊密的連結,但只有在蘇瓦那的言談間提及,更多現場可以發生的事件尚未發生。

演出場地:信誼好好生活廣場知新劇場

王詩琪

2018/08/15 14:30

點閱率:316

11110

先說舞蹈與音樂的部分。可以感覺李律為首的三位表演者非常盡興,渾身沉浸在旋律當中,現場樂手與歌手的表演深具渲染力,專注、喜悅的情緒感染觀眾,主創者李律是非常精彩的表演者,無論是手勢、身形抑或是震懾全場的霸氣,讓人看得目不轉睛。

再說說言語分享的部分,閒聊的內容從在美國海關被質問、幼年時期的記憶,因為台語不夠輪轉而被父親責唸,甚至回溯血緣希望自己是原住民,以及去學月琴希望結合台灣樂器到佛朗明哥中,幾段生命經驗的漫談,如果是在小酒館的表演,相信這樣的閒聊是可以更輕鬆、隨興的,但偏偏在劇場演出觀眾必須正襟危坐地聆聽,這就讓這些漫談顯得片段,有點難區分言談與舞蹈何者是傳達作品概念的本體,兩者有相互映襯或是辯證的關係嗎?

這樣的問題似乎有點太過將作品切割成不同部分非得要分出一個主、副關係,但如果產生這個疑惑的話,似乎也可以將之視為段落關聯太過疏遠,編排其實可以更緊密的交融。而且舞蹈片段其實很明白表達對家鄉、對母語反抗又想靠近的矛盾,想要在養育自己的根基上舞出屬於自己的美,這樣的情懷是很多現代人身處小島,時刻為了生存奮鬥窩居異地不斷問自己的問題:是否要走去更大的世界?又該何時回鄉?但言說內容舉出幾段生命經驗無法引起這些共鳴,甚至可能有些誤解,蠻可惜的。

演出場地:納豆劇場

王詩琪

2018/08/17 14:30

點閱率:333

11110

這場演出在announce後,就下了一場超級大雨,表演者在渾身溼透的狀況下表演,因為這個緣故,我給了較高的星星。

因為下雨顯得地滑,表演者會因為差點滑倒而笑了出來或是慌張,更奮力抓住欄杆、對抗雨水。
過程中也遇到一戶居民出來抗議表演者一直在他家門前跑跳,非常擾民,那位男子是穿過正在陸橋中央表演的團隊,直接詢問表演者誰負責的該找誰反應,而在場地經理與男子溝通的過程中,這讓有些表演者顯得緊張與危險,因為不知道那未來抗議的男子下一個舉動是什麼,以及在更緊繃的狀態下表演原定的壓迫。

花時間陳述這些表演之外的事情,是在於我猜想表演團隊的創作概念,在於萃取、再現生活的感知樣態,那些潛伏在日常景象之下,細小幽微的累積堆疊,不易被言說但真實存在的觸動,終至累積的壓抑與癲狂,可以推測出作品意圖,但幾乎停留在動作的展示上,沒有更多了,反而在上述的段落裡,才感覺到緊實的第四面牆總算有了裂痕,感受到表演者的真實樣態。

我在演出過程中,常常不自覺轉而看向橋下進行普渡不斷遊走喃喃唸經的師傅,或是靠著欄杆靜默看表演的鄰居阿伯,甚至是陸橋對面猶豫要不要過橋的母女,他們渾身充滿著在當下的百無聊賴、猶豫或是動作目的,姿態滿是懸念。相較之下,除了完整運用整宅可以四處走動的空間,但堅實的第四面牆被附著在表演者身上,實在蠻可惜的。

演出場地:臺北水窗口 (華江整宅)

王詩琪

2018/08/17 19:30

點閱率:499

11111

編導顯然都很明白重重的事情有時候必須輕輕說,因為很多感受並不會即時顯現、並不會聲嘶力竭,而是彷彿拍浪、彷彿回聲。

劇本結構一如品特《背叛》的手法,場景跳接的倒敘手法,先品嘗破碎的結局,再看到璀璨的開始,碎的更碎,甜美也被擰出苦澀的眼淚。乍看是容易凸顯命運無常的方便手法,但可以真的做出好的反差,也得要有一定的功力。《漫遊少女》劇情鋪排的很巧妙,一開始從列車的跳軌事件,讓看似沒有交集的三位女性的故事穿插在一起,其實是很容易穿幫且顯得刻意的安排,但真的看到三段故事出現了交集時,甚至有謎底揭曉的驚喜感。

演員與其說是腳色,很多時候更像是一位女性生命歷程的說書人,獨白以及旁述交錯,鮮少對話,(印象中只有記者訪問手天使的段落)。對白內容寫得很有詩意,對角色的關懷與描寫是很透徹深刻的,非常擅長用日常細小瑣碎的事物作為情節的轉折關鍵,很令人欣賞。稍顯可惜的是,詩意的文字直抵城市的寂寞光景,刻劃尋求愛與被愛、穩定關係與玩火的背叛、職業道德與求麵包求生存的每個小確幸、小憂傷,在說書的文句下,腳色的性格沒有太多區別顯得扁平,在大段獨白的段落,演員顯得吃力,生澀也是,但一部分原因也可能是因為文本中,敘述多於行動。

但我也寧願用一種對於生活的麻痺僵硬感來解釋這樣疏離的表演方法。舞台、燈光的部分也很具巧思,取用透明簾幕可以看穿卻又因皺折而模糊面容的雙重特質,讓演員面容從模糊到清晰,呼應故事從序言進入腳色的分層。燈光很讓人驚喜,很靈巧的運用日光燈管的懸吊與LED燈條做變化,甚至有些時候,我都有種燈光才是場上溫柔撫觸、癒合傷痕的力量。

其它意見:每段音樂的結尾都收得突兀,可能要調整一下fade out的線性或秒數再拉長,亂出戲的。
HEY,看完戲後認真地翻了你們的粉絲頁對於本次製作的整理記錄,請繼續走下去,我覺得你們很棒。

演出場地:信誼好好生活廣場知新劇場

王詩琪

2018/08/08 17:45

點閱率:341

11000

演出利用影像分為數個段落。

每個段落的形式都不太一樣,有不少遊戲的段落,其中一景播放女性發問者,而兩位表演者聽命回答、動作與位移,或是奔跑,遊戲進行到兩人筋疲力竭為止;又或者是兩人在擺成「ㄇ」字型的觀眾席間移動,從女性身分出發,丟接不同生命階段所產生的煩惱、困惑;或者是兩人交錯的獨白,各自說了一個女性的故事。

我想這部作品儘管從女性創作者的角度出發,但時刻散發著孤獨與壓抑,一些微小的難堪以及超越生命維度可以理解,過於大又莫名的觸動。現場的表演很淋漓盡致地傳達了這份意念,因此反而會覺得利用影像切分段落的手法稍顯刻意與多餘,每每受到兩位表演者奮力跑動與上下氣不接的強迫應答背誦而吸引,卻又因為影像的介入而中斷,有種隔靴搔癢的惋惜。

演出場地:大稻埕戲苑-八樓曲藝場(2小時場地)

王詩琪

2018/08/13 19:30

點閱率:418

11000

演出的空間有5面大窗子,因為在小巷子的關係,少有車輛經過,窗外的光影多數是暗的,在那少少有東西穿過的狀態裡,微微閃爍的光束爬過窗框,咻地消失,右側窗戶旁壁面斑駁的紋路像驚醒般亮起又暗。而在其下,坐在室內的我看不見的發光本體,機車、汽車或是巨獸,也隨之穿越,依循原訂的軌道,離開這裡。

演出在這樣的窗前進行。

前半部三位表演者,一如空間中四散的物件,各自做著或不做事情,唱歌、玩丟球、看似漫無目的的行為編排,在這樣把敘事主幹削減近乎無的狀態裡,其中一位表演者開始說三體人與人類的故事時,無可避免的,我的解讀還是朝向把現場的景象與故事進行再現或暗喻的連結。其實是可以感覺團隊的意圖是希望觀眾將故事與其他元素平等視之,抑或是進行將宏大格局的故事與平凡日常的景象並置,進而產生第三層連結或某種存在狀態的氛圍捕捉,。

但因為故事太完整、太精彩了,最終結局落在黑暗森林將銀河系從3維度降低為2維度,讓銀河宇宙變為平面時,故事強度吸收了其他元素成為主幹,眼前這些應該成為「觀看風景」的實景變成指向意味不明的符號。

蠻可惜的是,將表演者的名字當劇名這給人不少想像空間的前提下,並沒有真的讓他們成為風景,抑或者說,並沒有讓觀眾真的興起想解讀的懸念。

演出場地:藝・風巷- 2F

王詩琪

2018/08/08 15:45

點閱率:308

11100

戲偶的設計頗富巧思,物件材質都使用隨手可得的日常用品,整體視覺處理得很和諧舒服,尤其喜歡三個塑膠箱翻開就可以變成場景的設計,十分靈活地翻轉。

因為無語言,所以如何用動作讓觀眾可以理解故事尤其重要。大致上可以猜想出故事大約是什麼類型與事件,奶奶與小孩的情感這塊是很明確的,我大概是從工廠場景猜到「噢!那應該是離鄉背井到大城市工作但是不適應了」,以及奶奶再次出現時猜到「啊,回到溫暖的家鄉了」,但小孩與北極熊之間發生了什麼事、郵差出現的用意與這麼長的篇幅,可能是疏漏了什麼關鍵,我沒有解讀出來。

聲音的營造視有意思的,儘管因為喇叭的品質有所減損,但還是可以感覺得出來有細緻的思考在其中。光影戲的影偶造型很可愛的,但穩定度和流暢度建議再多花點時間練習會好很多。

演出場地:URS127玩藝工場(2小時場地)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