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Dreamin' 下北沢

觀眾大心
11110
平均心等
11100
查看演出內容

張雅淳

2019/09/08 14:30

點閱率:271

1110.50

三個女子在高中時曾經是戲劇社團的同好。出社會後她們依然夢想能夠延續這個夢想,一同去參加「下北新星演劇祭」。

場景圍繞在三人一起居住的家,她們總是一起談論著關於下北澤以及行程的大小事情,有一搭沒一搭的準備著。從台詞中得知,三個女孩的工作並不穩定,有工作的也為了這趟日本行辭職。有誰能夠兼顧工作與夢想呢?不夠的存款、超重的行李(因為還想裝舞台布景過去)、操心自己的家人,這些煩惱的存在是否會阻擋這趟旅行呢?

在煩惱之中,三個女孩跳起了下北澤夏日祭典的舞蹈。

其實我不知道台詞裡面是否已經有暗示了女孩們去成了沒,如果故事可以再稍微延伸一點,不只是在行前的種種掙扎上的話,或許更為增色。不過我在這個作品裡面有許多感同身受,面對沒能去成的夢想之旅、沒能讓人安心從事「夢想」的生活、能力沒那麼夠的自己,跳一場祭典之舞,又有三五好友相伴,似乎就沒那麼慘了。

作品場景簡潔、燈光音樂運用得宜,劇本感覺還可更完整,但是整體感覺的到用心,也帶有療癒感。

演出場地:某咖啡

張雅淳

2019/09/02 19:30

點閱率:244

11110

一通陌生女子的來電,告訴男子她想在死前聊聊天。(以下可能劇透)

這是一個劇本用心,演員的表演可圈可點,執行也到位的作品。本劇是發生在一通電話的時間內,在兩個角色的對話過程中,我們與男子得知了女子的「故事」。舞台同時存在男子與女子講電話當下所在的空間,偶爾交錯,表現簡潔。男主角對話方式自然,而女主角則在一開始表現出了「演戲」的感覺,而這感覺的來源也將在最後揭曉。

台詞以電話間的對話構成,但是也設計了諸多轉折,讓事件逐漸升級(雖然無關,但突然想起厄夜追緝令)。只見在轉折事件一次次出現後,讓男主角從懷疑、閑散,漸漸變得緊張而深信不疑。但觀眾也漸漸注意到,緊張的幾乎只有男主角,而口口聲聲打算尋死的女主角卻悠悠哉哉,這原來也有其原因。

如果結尾停在女子的最後一通電話前,或許就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故事了,但結局是出乎意料,回想起來卻有線索可循,十分用心。中間對話段落一度略感冗長,例如許多零碎的反問或迂迴(雖說女子的對話方式就是迂迴,但中間一度來回太多次),是呈現出了講電話打哈哈時(?)本身會有的風格,但也或許能思考略作修剪。


演出場地:濕地Venue- B1

張雅淳

2019/08/25 14:30

點閱率:202

1110.50

進入演出場地,每個觀眾都拿到一對白色的小石頭。

演出以兩位音樂家區分為上下半場,上半場是曾世寶的演出,曲目就稱為迴文,演出結合背景program,並運用箏、阮、肢體、即興與互動,節目單說明希望「探索創作者、演奏者、觀看者三種角度的迴文現象」。下半場則是楊懿惟的古箏演奏,分別在三個傳統曲目之間穿插取自該曲目的即興段落。

閱讀節目介紹時是可以預期到這次的音樂內容是具有實驗性質的,兩位演出者都對器樂做出了不一樣的演奏嘗試,觀眾QA時,曾世寶也表示她這段演出的內容是來自於對這個空間的感受。而進場時拿到的小石頭是在一些觀眾可以加入敲擊的段落時使用。

的確紀州庵的大廣間帶有一種穿越時空的特質,在這樣古色古香的地方,以傳統器樂演出斷裂破碎、不和諧的聲響,有種反差的美感。

只是在楊懿惟三段傳統曲目的演奏段落,我不禁有種救贖感。這三段真的是很好聽。

當然,這樣的演出是不一定要「好聽」,可能比較是探索器樂的可能,是呈現一種氣氛,也像節目單上寫的「探索在音樂中不同風格互文的可能與樂趣」。

不過互文、迴文等的現象,在我駑鈍的耳朵裡是聽到比較少,希望能夠有較明顯的暗示,讓人明瞭其中趣味。

其它意見:1.或許因為有了傳統曲目的段落,讓我個人對比出即興段落的差別,是有些大。只是,這兩天看了兩個即興演出的我,不禁開始思考即興是什麼呢?到了即興的段落是否就要比較不和諧呢?建議上半段或許即興部分的結構還是可以有點音樂性上的區別,一直是聲響及不和諧的感受,久了會難免疲乏。而下半段的傳統曲目加即興段落反覆三次,也會有點失去新鮮感,或許也可調整。

2.下一場還有要在紀州庵觀賞的觀眾,記得穿雙襪子才可以入內,以保護古蹟喔。

演出場地:紀州庵文學森林-古蹟「大廣間」

張雅淳

2019/08/24 15:00

點閱率:339

1110.50

演出分上下半場,分別讓台下觀眾給予關鍵字,構成上下半場兩劇的主題與標題。

上半場是粉紅摩托車,下半場是不爽motel(不知有沒有記錯),兩部之間有世代關係(就像許多鄉土八點檔一樣),一群人之中有富商、有小三、後母、千金大小姐等等,下半部也大概延續這樣的關係,只是還更加灑狗血,如遺產爭奪、小狼狗不倫戀、認親復仇等等的情節出現,回想起來在這部約80分鐘的即興劇裡面能夠出現如此多複雜事件也真是很厲害的,一般在鄉土劇中可能要到一百多集才能完結吧。

整場一開始比較緊張,但演員們漸漸都放開了,氣氛也更加熱絡。整場看下來是有趣的,雖然中間一度因為人物關係太複雜而略為出戲,演員也需要一人擔任多角,記憶體不足的觀眾大概會有點需要時間消化,不過這點也很佩服演員們的反應力。

另外是本劇幾乎以全台語演出,在這個日常生活中講全台語的年輕人稀少、又在即興的情況下,這個表演是很難得也值得鼓勵的,雖然模擬鄉土劇的台語與日常是有點區別的,算是比較風格化的台語。其中有的演員的台語口條是不錯的,有的演員可能比較不習慣台語,略為影響台詞的呈現。但整體上還是值得鼓勵。

其它意見:即興劇難以評分高下,所以大概以這些條件來評論。

演出場地:藝・風巷- 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