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從前有座山

觀眾大心
11110
平均心等
11110
查看演出內容

李嘉瑾

2019/08/30 19:30

點閱率:271

11110

表演者帶著金屬纏繞成的面飾,聲音低沉有磁性,類似與另一世界溝通的祭司,剛開始便定義了這獨特的世界,觀眾要進行一場「告別」的儀式。

表演者在講述狼與人關係的傳說令人著迷,以手指、挖空的CUBE為媒介,卻更具有想像力,讓人想起古老人類圍著火堆說故事的魅力。像是投影了3D的山,光由上垂直打在告別物堆疊出的黑板。

但因為我無法信任一同參與告別儀式的其餘觀眾,所以即便很努力想讓自己誠實進入儀式的狀態,卻還是覺得這場演出的觀眾無法理解我所要告別的,或是誤以為他們理解了。過程中,甚至出現所有觀眾告別之物疊好的山,被其中一位觀眾採到的意外,或是有媽媽級的觀眾以參與活動帶回紀念品的心態,詢問能否將黑板帶回家,都讓演出過程不時成為某種表面形式。

表演者卻在那些時刻穩住自己,仍以角色狀態回應觀眾,所以插曲多,但最終都返回表演主軸,我不經疑惑,若是將這樣的演出改為僅為一位觀眾展演是否會更能進入表演者所帶領的狀態呢?

演出場地:二空間

蘇洋徵

2019/08/24 19:30

點閱率:218

11110

在藝穗節的各種先天條件下,要做一齣純粹以「感受」為主、非線性敘事的戲是很困難的,因為這類演出大多仰賴足夠的技術,跟場地足夠的相處,以及最重要,對自己和觀眾足夠的耐心。

《從前有座山》以九段告別/放下的儀式作為主架構,洗手、卸下、記憶、忘卻、碰觸、卸下、等待、告別...還有一個我還真的想不起來。但從文案和表演本身的交叉比對看來,創作者最想要捕捉,也最想要帶觀眾體驗的是「放下」這個環節,但放下的人/事/物,僅以X替代,直至劇終,我們都無法形容、或是稍稍碰觸到X的一點邊邊角角。

但表演不永遠都是來找答案,所以X是什麼,感受很強的觀眾可能自由帶入,就像跟我同場的觀眾在某一個階段就已悄然落淚,或是看戲總是帶點疏離的我,雖然對X一無所知,卻依然能感應到周遭那種共鳴的強大,就這種少數集體的戲劇儀式來說,我覺得《從前有座山》有幾點可以說說:

一,它很誠實,雖然用了一個從前有座山的故事來包裝那個X核心,但跟觀眾溝通的心意並沒有因此被阻斷;二,它選了一個真正能回應戲本身體質的空間,讓我想起以前在德國看的一個博物館展覽,一樣也是穿過九個不同房間,看一些你說不上來、好像知道卻也不敢肯定的表演/物件,最後走出去,回到現實,你可能有答案,也可能沒有。

三,就是我覺得這表演最重要的一點,它真心誠意。當然,有些燈光,cue點等,還是看得出創作者想要用力營造某個他希望觀眾感受到的氛圍,這跟我前面所提到的,那種自在的彈性詮釋是有些矛盾的,但這一點都不影響我看戲的心情,因為你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創作者仍然想要讓你帶一點東西離開,而不是在「純感受」的狀態下結束這場體驗。

身為創作者,我很明白那種害怕「曖昧」「未知」被觀眾所排斥的感受,我覺得,就多試幾次吧,創作的早期,要不是任性一點,往後的日子會真的很無聊的

演出場地:二空間

張輯米

2019/09/07 19:30

點閱率:156

1110.50

這有點難分是否算是戲劇,算是結合了裝置藝術與儀式劇場,所以放在戲劇這個類別某種程度窄化了演出的面向,不過既然創作者設定自己作品的屬性為戲劇,那麼就這樣吧。

入場並不是在正門,而正門則是電動鐵門拉下的狀態,觀眾被要求帶一支粉筆入場,並在地板上四散的小塊黑板上畫下自己要告別的東西,並告訴觀眾這場儀式將會共同完成。這天是個特別的日子,上午我才剛剛去看一位過世的劇場朋友,接著整天看的演出好像商量過似的,都圍繞在告別,也許巧合,也許注定。回到《從前有座山》,我們隨著表演者經歷九段告別的儀式,洗手、卸下、記憶、忘卻、碰觸、卸下、等待、告別。其中一項已經變成兔子和我的記憶告別了,所以這裡只有八項。並且告訴觀眾從前有座山的故事。過程最後,表演者問有沒有想說的,其實是有,只是我慢了點:我想我是化為對記憶貪婪的狼,變成狼其實也只是因為那隻告別了山洞的兔子而已,但永遠也吃不到那隻兔子,因為我並沒有離開那座山的山洞,也許是沒有勇氣,也許時間還沒到。至於告別也只是和自己心裡的那隻兔子告別,何必告別呢?又,有可能真的告別嗎?我想忘記與告別是不一樣的,告別是主動的,忘記是被動的。至於放下,就是放下,不是掉下或落下,就是放下,是甘願的。最後,我們離開房間,進入另一個更大的房間,在那個房間放置了一大堆物件堆疊而成的一座山,那些物件都是一些回憶的物件。此時,正門的鐵門緩緩打開,觀眾們就像從山洞裡走出來一樣,變回寓言故事中的人了。

雖然上述的感受滿滿,但整體的現場感還是一個「演出」,這也是我指的有點難分的意思,每個CUE點、服裝、音效或燈光等等,都試圖營造某種氛圍,不過這些構成氛圍的各種元素也讓我產生一種疏離感,而這個疏離感是創作者刻意或無意都好,後設地來看這疏離,讓整個演出打開了一張保護傘,既是保護觀眾也是保護創作者,讓整個活動被包裝成一個「戲劇」,讓其中參與的人包括創作者藉由表演或參與「一場演出」進行心靈活動,無論期間碰觸到多深,最終在五四三二一之後,都會回到現實,這樣的疏離也可以讓表演者或參與者不至於太過於陷溺在自己的記憶中。畢竟,創作者不是在做一個戲劇治療工作坊,我們也不是來被醫治的,自然也沒有權力或義務去醫治與被醫治,因此就這樣淡淡地輕輕地,有點無感地,告別。也是不錯的。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山洞,山洞裡有一個人,那個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但是他離開了,再也沒有回來。

其它意見:今年藝穗節很奇怪,沒有在這個場地放置關東旗,偏偏這個新場地又是在後面入場,因此我看到門牌正確卻鐵門大關,便想:該不會團隊臨時取消吧?正準備離開的時候,看到邊邊有一個身穿黑衣服的女子站在暗處,我猶疑地接近她,然後表示是要看戲的,她才說入口在後面,我問她為何沒有關東旗,她表示不知道。進去後面果然燈光大亮,有個看起來像是藝穗節工作人員,我就先問關東旗的問題,她就說:「因為沒有配置」嗯,我知道。我猜可能關東旗數量問題,但明明有些場地有三支,有些卻一支也沒有。
寫完這段,我就在想,啊~我是不是又化成對記憶貪婪的狼呢?以前的經驗是以前,現在是現在呀!

演出場地:二空間

趙偉丞〈太一〉

2019/09/04 19:30

點閱率:291

11110

從演出前的信,再到演出者演前的話,緩緩地讓人把心靜下來,讓人去好好思考告別,這件雖然不嚴肅但我們也該認真看待的事情。

我想是因為演出者很從容的進行,又或是燈光和音樂在空間裡營造的氛圍,也可能也是圓形或正方形,總之我想說的是,我可以感受某種很確切的磁場被建立了,至少我是這樣感受到的,所以在演出的留白中我也可以好好地和自己說話,這樣的一切都很舒服而且動人。但如果要說演出還有甚麼不足?那我想在故事上還有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去做延伸。

演出者最後提到的,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告別?在那當下我就開始想,演出結束後我仍在想,邊散步邊想,還是想不到一個說法。對啊,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告別,告別意謂著甚麼?是遺忘嗎?但此時此刻的我就是因為過去的我那無論好壞的選擇跟行動才存在的,如果遺忘會不會太殘忍了?也難過我最後做不出選擇,我捨不得,我只能靜靜的看著山。

演出場地:二空間

劉又菱

2019/08/25 19:30

點閱率:258

11100

「從前有座山」比較像一場儀式,應該說,它就是一場來自異世界的儀式。不論你選擇當一位灑脫者,或是一位眷戀者,你可能都能在這場儀式中找些微的共振,或是依附著別人的感覺,達到共感。

坦白說,也許是進入記憶寶庫的時間太短,也許是看戲當日我本人處於疲憊過頭的興奮狀態,在進入這場「放下」的過程中,我並沒有真的深入自己的心裡去掏出回憶,而是選擇了記憶表層,那個你已經準備好要來應付年節問答的標準答案。然而我後來想想,這個客套的表層回應,也許是因為我已經放下了也說不定。(畢竟好歹我曾經做了一整齣戲在放下這件事)

按照本戲文案的說法,我不太確定創作者想要放下的「X」是什麼?又或者,想要與我們(觀眾)討論的放下,是進展到哪一層次?但是在看到身旁的觀眾進行著放下最後階段的動作時,我居然也因為無比情感衝擊而掉了兩滴累,這個磁場很動人,是我覺得整齣戲(儀式)成功的地方。

好,看到這裡,我想多數人還是對於這齣戲一頭霧水,但是我必須說,藝穗看心心,要旨在於「心」,而不是評審、評論家...等等,我足夠資格給予榮耀的「星」。身為一個不怕劇透,甚至是不覺得爆雷有何罪惡的人,看完這齣戲,我真心覺得不能透露任何一絲一毫,不然就有可能毀了這個內斂的表達方式。

最後我想說,我覺得創作者還不夠誠實,也許有一天,創作者可以更外顯地告訴我們這座山裡有什麼的時候,「從前有座山」會有不同的風景。

演出場地:二空間

高和諧

2019/08/28 19:30

點閱率:237

11110

在這個在乾淨的空間裡,觀眾被細細的規劃進入創作者的告別脈絡裡.一起思考創作者的提問.並且在整個過程中透過不同的要求奉獻自己,這樣的安排讓觀眾與演出者在這個小正方形空間中容易靠近所討論的議題.在丟接中慢慢思索,正如創作者在最後所說,是因為自己有要處理的告別事物,因此在作品中提出,希望能多一些明白他人對這個提問的看法.

如果說用感情驅動的事物,必定要以情感的方式來完成,那麼心裡在過去受的苦難能否用思考理解的方式來撫平?也許用理性的方式來討論相對是比較安全的,但究竟要投入多少,這也許是一種創作的投注與冒險,端看創作者的選擇.

整體而言是個乾淨細緻的作品,對於空間的選擇規劃也有些獨到的用心,比如入口在後方,最後結束由前方有著落地窗的大門出去,在這個空間有一個裝置擺滿了各式物件,演出方向觀眾表示可以帶自己想要告別的物件來放置,這個宣告以及進場前每個觀眾有信封,除了活動說明之外,還有一張信紙,可以寫上自己的想法,寄回給他們,但這是一張沒有收信人地址的信件,因此無法寄出信件,雖說這些設定沒有實際的執行性,但也還是可以肯定是對作品的一種用心.

演出場地: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