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他們出發了,我呢?

觀眾大心
11110
平均心等
11000
查看演出內容

2019/08/28 14:20

點閱率:222

10.5000

《他們出發了,我呢?》由兩個小演出所組成:第一段《沙漏》以意象囈語般的對話,試圖帶出台上男女角色對於愛情的觀點討論;第二段的《編號137》則藉著一個實驗注射,讓主角遇見自己的過去與未來,從而詰問想要的人生。
兩段演出的主題是很現實的,但整體演出的設定卻很不真實。不僅場景是架空的,人物設定也不清楚,以致在劇情上無法有推進的情節,僅能在拋出問題後闡述,最後產生不知所云的感覺。也因為設定不清,表演上也無法太細緻,過多的情緒宣洩則顯得過於刻意。

演出場地:濕地Venue- 5F

李嘉瑾

2019/08/28 14:20

點閱率:238

10.5000

「幹!」

台上男子突如其來的摔書拍桌,那聲響讓小真不小心脫口而出。好在觀眾與表演者沒受到什麼影響,演出持續進行。

鏡像男女、桌子與沙漏,開演畫面充滿想像力與幻覺……不是還在隨意翻書嗎?小真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有斷片,不然怎麼會絲毫沒有察覺情緒正堆砌?直到接連幾位表演者也都以粗糙且暴力的宣洩方式,呈現觀眾必須鍥而不捨合理化的情緒,小真才理解這或許就是這齣戲的「風格」。

自從收到署名L先生的神祕信件,附帶一張兩廳院的票後,小真便開始依著節目時間與地點,在台北四處飄蕩。

「為什麼我們需要藝術?」信件上只有短短幾個字。

準確來說,L先生的信件是「燒」給小真的。

生前的記憶是什麼?L先生是誰?他和小真是什麼關係?又為什麼要把這些票券給小真呢?與這場演出的許多邏輯一樣,還沒有個穩定的答案。

若要說抓住什麼,大概就是這齣戲拋出的選項。

「社長?」

小真第一次想起生前的事,是國中辯論社的記憶。有次社課,小真向社長葉胖抱怨自己楓之谷破不了某個任務。

一、「不該建立關係,因為可能受傷」與「即便可能受傷,也要繼續前進」
二、「有夢想但沒錢沒地位也不一定成功」與「有錢有地位但虛偽沒尊嚴」

老師在黑板上寫著社課討論的議題。

雖說是辯論社,其實是班導想處理幾位老影響班上秩序的同學,索性就組了個社團,當起他們的社團老師。轉個念想,孩子如果把講垃圾話這特質用得清晰有條理,說不定也不錯啊。

剛開始的社課,都不知道同學耍中二的憤青句到底在說什麼,上一上,火氣就莫名上來了。現在想想,小真自認為那時可以表達想法的詞彙與方法太少,思考的面向也不夠深,觀點膚淺,無法說之以理、動之以情。更可憐的是,舞台也不像社辦鋪著巧拼,表演者互毆後,彼此一摔,發出咚咚的二聲,不確定是水泥地發出的,還是演員內心「痛死了但還在表演啊」的隱忍。

任誰都沒想到,這作品對上述兩命題的呈現,讓小真想起國中辯論的回憶,以及那時的社長葉胖,巧的是葉胖最喜歡的飲料也是珍奶微微。還記得葉胖信誓旦旦地說,她知道怎麼解決小真的問題,前提是要請她一杯珍奶微微。

「破不了就登出啊!」葉胖咀嚼著滿嘴的珍珠,「還有那麼多遊戲可以打。」那是小真偷跑出學校買的。

後來,小真把葉胖撲倒在地,打了她好幾拳,打到她媽媽來學校幫葉胖轉學,說要告死小真一家。學校因為辯論社吵架的頻率太高,改將社辦安排在學務處一旁,但小真再也沒見過葉胖了。

「破不了就登出啊!」

「為什麼我們需要藝術?」

就在小真思考著葉胖的話與第一封信上的問題時,第二封信「燒」來了。

演出場地:濕地Venue- 5F

陳明緯

2019/08/28 19:20

點閱率:189

110.500

本篇以《編號137》做為主要書寫的對象,在簡介中提及本劇是編劇與自己的深刻對話,而在演出中的場景則被架空,編號137的男子(或可說是代表現階段的主角)在實驗室中被注射了不知名的藥劑而開始與高中生(過去)、電器業務(未來)、紅衣女子(不知道可能代表什麼)三個不同面向的自己相遇。
編號137的男子:沒有太多的資訊,也不知道年紀,甚至看起來就是個中性的角色。記憶點是注射藥劑後很常咆嘯來表達痛或不適的狀態,之後就會遇見某個不同狀態的人。
過去的自己:熱愛音樂的高中生,加入熱音社並嘗試創作,但母親對於自己的成績與大學考試很在意,因此選擇要走出家中、掙脫束縛,朝夢想邁進。記憶點是極度衝動,堅持不要當「捧別人的懶趴」的人。
未來的自己:零業績的電器業務,被現實所逼而不得不放棄追求夢想,面對現實的應對策略是「捧別人的懶趴」
紅衣女子:可能代表內在的慾望,帶來一隻看起來很突兀的玩偶(與紅衣女子穿著比較),是編號137男子兒時重要的陪伴,但一切實在是太跳tone了,甚至在對白中也無法明確得知其出現的原因或目的。
四個角色的梳理,過去與未來的自己是以較類型化的角色詮釋,相較於都在場上的編號137男子而言更為突出,也因此而很難了解編號137男子現在的狀況、參與這場實驗的動機、與不同階段的自己相遇的反應。這也是筆者所認為本劇最大的問題,沒有推進的情節,且只透過各個角色的自我揭露,被問了問題後進行大段闡述或呈現另個時空的事件(高中生被媽媽訓話、業務登門拜訪被拒絕),來建構起觀眾對這齣戲的認知。最終編號137男子的選擇或行動也無可而知,演出就結束了,個人認為是個還在發展的作品,文本並不完整。
整體而言,設計的小巧思比較能幫助觀眾理解,包括燈光作為切換寫實/非寫實的狀態;音樂在刻劃親子關係時,特意將兒歌《小星星》轉為小調作為配樂等。但在演出中有些部分可以多留意,包括演員在台上放空了?忘記帶道具上場?一些刻意安排的相同(突顯不同角色其實是同一個人)卻難以說服觀眾,還有就是整齣戲的背景不夠明確,導致出現了不同文化的元素加入卻不相容,13代表惡夢、7是輪迴,做了這個說明觀眾就應該接受編號137的原因嗎?提供給創作者未來持續編創可以參考。
「他們出發了,我呢?」除了編號137男子之外的其他角色似乎都已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或價值觀,那編號137男子在劇中的不知所云、無能為力,好像就能呼應劇名的自我叩問了,嗎?

其它意見:就製作面來說,行政可以再多注意,演出過程中有觀眾拿出手機拍照,影響其他觀眾看戲品質,並未見有勸說或阻止。

演出場地:濕地Venue- 5F

黃馨儀

2019/08/28 19:20

點閱率:212

11100

只看紙本節目介紹沒看網站的更新,完全沒發現原來今晚有兩個演出。在第一部分較意象與回憶的《沙漏》結束時一直還在找是怎麼過度到《編號137》的呢?尤其又是前一齣的女主角換裝扮演下一齣的醫生,不禁在想這是哪種關係的實驗嗎?如果要不中斷的銜接,是否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在《沙漏》中,女子藉由愛情完整自己的企圖好強,然當自己不完整時其實愛情也只是虛假。《沙漏》其實說的就這麼簡單,知道卻難做到的事,再以回憶拼接、音樂作為渲染。只是兩人拿的書好符號性卻又顛倒著什麼。女子拿著胡波的黑色《大裂》而男子是粉色的書,一開始我以為是《哀豔似童年》但後來發現好像不是(演後趕行程也無法確認了),雖然有趣,但也在想在這樣回憶拼接的演出中選擇這麼強的書的意象好嗎?到底又讀進了什麼呢?但喜歡女角由夢幻粉光走到陰暗藍光的心理切割進程。

對比於《沙漏》情緒氛圍的燈光及音樂給予,《編號137》則藉由益發白冷的日光燈,讓主角與年少、中年與女性的自我相遇,檢視自己的一生。但主角看起來其實也不老,看到最後有點不知道他到底在什麼年齡、什麼狀態進入這裡?為什麼他要被注射?這是個實驗嗎?這些他都已知的生命歷程對他到底有何意義?

少年的理想與中年的屈居現實,展現了自我的衝突,我們都很可能長成自己不喜歡的大人。而女性的我到底是個變性的真實,還是榮格的阿尼瑪呢?

「成長」是個大哉問,雖然可以文青地表態回答,但更多的就是邊痛著邊繼續長大、也只能繼續長大的過程了吧。

演出場地:濕地Venue- 5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