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2020/10/06

2020「短波15+:青少年看戲寫作計畫」之九-觀臺北藝術節《消逝之島》


✎鄒孟芹:「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以馬戲技藝與當地老建築、巷弄結合,呈現出人與自然、人與島嶼的關聯,並帶領觀眾遊走於社子島五十年前凝結的時光之中。」

✎林宜勤:「《消逝之島》算是我最近看過表現最好的街頭沉浸式現代表演,將雜技和肢體配合上各種道具,不管是現實常見的或是抽象的,再加上各種現場音樂的配合,當然還有當地本身的風景跟街道風格,相當精彩的表現出了對社子島現況的詮釋。」
✎徐毓淇:「有別於大眾印象中馬戲的獵奇,這件作品的馬戲著重於表演本質。作品具備意涵的脈絡融合少量舞臺劇與京劇手法,讓馬戲的技藝無一絲匠氣,而是像一條線串起舞臺社子島觸動人心的美。」
----------------------------------------------------------------------------------------

鄒孟芹:
西元1963,民國52年,超級強烈颱風葛樂禮挾帶驚人的雨量,造成台北市多處低窪地區不僅飽受連日的水災,也帶來許多生命財產的損害,由基隆河與淡水河沖積而成的平原--社子,也因此被政府劃定為限制發展區,開啟了至今長達五十年的社子島禁建。當地除了工廠林立,缺乏診所及超商,居民的房屋更因為禁令而破舊不堪卻不得整修,但也因為發展受限,如今社子島依舊保存了百年三合院等的古厝與良好的自然生態,宛若都市中的世外桃源。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以馬戲技藝與當地老建築、巷弄結合,呈現出人與自然、人與島嶼的關聯,並帶領觀眾遊走於社子島五十年前凝結的時光之中。表演者塑造玻璃纖維成多種幾何圖形,時而把玩或套在身上,時而扭曲這些形體並藏在狹小的巷弄之中。狹小,比起老舊更令筆者注意,不論是表演中扭曲的形體、套上大型幾何形圖形而顯得的嬌小的表演者也好,周邊矮小的房屋、狹窄的巷弄也罷,似乎都在暗示著在社子島就是如此的狹小。在機能、發展良好的都市之中,有如被時間遺忘的社子島,歷經人口遷移之際,島上的人口逐漸消失,這座小島也終將變得渺小最後消逝。雖然是觀賞丟球、踩高蹺等的馬戲技藝,但卻不同於一般帶來歡樂的馬戲表演,反倒多了一份惆悵。
----------------------------------------------------------------------------------------

林宜勤:
《消逝之島》算是我最近看過表現最好的街頭沉浸式現代表演,將雜技和肢體配合上各種道具,不管是現實常見的或是抽象的,再加上各種現場音樂的配合,當然還有當地本身的風景跟街道風格,相當精彩的表現出了對社子島現況的詮釋。題外話是我本來在一開始其實蠻擔心這齣表演會有點無聊,藝術家用相當抽象的概念去呈現一些見仁見智的表演,然後再用現代藝術或是之類的理由去填滿觀眾留下的滿滿空白和疑惑,但很高興的是看得出來整齣戲的每個時間點都是被精心設計過的,而且想表現的意象至少是有被解讀的可能的,這點我相當喜歡,我想這齣戲可以說看得是賞心悅目,尤其是對於女性觀眾來說。

我自己喜歡這齣戲的理由是劇團真的有花相當大的心力去設計這齣戲,尤其是在演員、現場演奏以及道具設計這三點上我認為相當厲害。首先演員看得出來都是有練過的,雖然看他們做得好像如魚得水一般,但其實都是真功夫硬底子,像是演出後半段開始保持踩高蹺的社子島居民代表候選人(我猜大概是類似的職位),雖然看久了覺得好像沒什麼,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可以踩高蹺爬坡,這絕對不是正常人能做到的。

老實說我認為演員的雜技底子對於這齣戲來說非常重要,包括演員之間的肢體配合,或是對於自身肢體的掌控程度,還有和各種道具之間的互動都是這齣戲必須的要素,在看完許多艱澀難懂的現代舞之後,看這種表演方式相對來說比較輕鬆以及可解讀,同時也特別許多。戲裡的六個演員表現都相當優秀,五個時常在觀眾身邊神出鬼沒的演員,他們的表現大家都是有目共睹,而踩高蹺的居民代表邊說台語邊帶領大家前進的那段獨白也是相當的有本土味,用詼諧幽默的語調和大家介紹了社子島的現況,似乎也可以感受到一點在諷刺政治人物的味道,使用踩高蹺演出就是一例,一半是能讓觀眾更能看到他,一半是讓一個政治人物用通常是小丑所使用的道具前進,這個暗喻我覺得相當絕妙。

另外現場音樂其實也是這齣戲大加分的一個要素,通常在這種表演裡缺乏音樂的下場就是觀眾和無法被理解的演員乾瞪眼,但運用上了音樂以後,演員和觀眾都更能投入裡面,我不確定這跟馬戲團在表演時一定會使用配樂有沒有關係,但表現上相當不錯,事先製作好音樂撥放是個好方法,但音樂家跟著演員的腳步現場演奏這點我想台灣應該還沒有太多人做過,相當厲害,在看表演的時候頗有幾分電影《鳥人》所呈現的魔幻寫實主義的味道。

另一點與音樂有關的,就是這齣戲使用了來自不同地區的多種樂器,我認得出來的只有薩克斯風、吉他跟mixer,但似乎還有三弦跟二胡兩種。在我看來導演似乎是想呈現出社子島在時代變遷裡融入了各種文化的樣貌,不同國家的樂器可以幫助這點(尤其是在最後一幕算是滿明顯的提示了這個部分),另外隨著樂器不同,表演者也會跟各音樂風格做出相對應的表演,因此在每段其實表演的風格都有一直在變換,這點也會讓觀眾感到相當有趣和保持新鮮感。另外我想稱讚的一點是音樂不會隨著表演停歇,而是會漸漸邁入尾聲,我們離開時還能聽到音樂繼續演奏,保持住剛剛表演的情感,去想導演想傳達的意象,這點設計的相當細心。

再來是道具的部分,這點也看得出來花了很多心力去設計,包括寶特瓶,水管,竹竿等等這種我們常見的物品作為表演道具,另一種風格則是使用較為抽象的道具。我自己覺得兩種風格的道具所做出來的表演都相當不錯,尤其是套圈圈的那個橋段我超愛,但我特別喜歡使用抽象道具的橋段,以我自己的解讀來說,導演似乎是想用這種道具去呈現每個人或是每種文化在社子島形塑的意象,一開始是先去了解自己到底是什麼樣子,接受了自己以後再去探索自己的各種可能性,最後則是和別人互動。這種可大範圍活動的道具完美的配合演員呈現出了導演所想表達的話。另外服裝也是特別想過的,除了一開始演員赤裸上半身演出,到第二場戲配合表演換上衣服,到第三段消毒人員噴水的那段,其中有位演員特別換穿接近膚色的褲子,這些小細節都證明了這是一個相當花費心力的演出。

話說回來,這齣戲的重點到底是什麼?或是導演到底想對社子島的現況表達什麼?是想蓋醫院蓋郵局嗎?或是表達社子島居民明明也是台北市民,卻像是二等公民的無奈?還是就像最後一段表演一樣:各種不同的樂器和道具相撞在一起,走出了一條特別的路,是於混沌涅槃之後重生,抑或是毀滅之前的倒數?這點從戲裡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從劇名《消逝之島》我們大概可以看出導演想法的一絲端倪。有趣的是在戲中有一段是在小巷裡表演,需要暫時性的封路,雖然大概只有三四分鐘,馬上就有居民出來抗議了,或許在他們眼中,我們看起來就像是來自大都市的外來物吧!但諷刺的是這齣戲卻是想將社子島當地的問題浮上檯面,消逝之島,即便從政府命令下來後早已漸漸下沉了,又有誰能阻止沉淪呢?
----------------------------------------------------------------------------------------

徐毓淇:
《消逝之島》是由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與Leeroy New合作帶來的作品。馬戲表演及裝置傳遞了力的美。《消逝之島》選用走動式的環境劇場將社子島的孤立完整呈現:走動式讓不起眼的生活痕跡有機會成為焦點;表演依著社子島的地貌發展成形,表演也詮釋了社子島的地貌。即使它看似非常「感官取向」,它仍然具備社子島困境等理性課題。其中安排了少許指示,加上一段社子島歷史的口述,觀眾想純粹用眼睛看,腦袋不接收作品訊息也不太可能。因此觀眾的自由空間約莫只在感官上,還不到脫離脈絡自行詮釋的地步。

演出自順天宮起穿梭於社子島,至洲美快速道路下的水泥空地做結。觀眾在欣賞表演的同時也一窺了其風貌:鐵皮與生鏽的鐵架、塗鴉與生苔的混凝土牆、玻璃花紋與彩色磁磚……鳥鳴在樹叢中輾轉,鬱綠的枝葉在廢棄的紅磚舍間盤錯,濕熱的空氣折射陽光——宛若一幅臺灣日治時期的油彩畫。它的景色嘈雜而幽靜、色彩斑斕而和諧。養鴿場、柑仔店、宮廟、小工廠……細窄的大馬路上間或有水泥車與小貨車呼嘯而過。步行至河岸,左手邊高聳的堤防上模仿兒童畫色彩多變濃烈的壁畫,與一旁社子島的景色矛盾。於橋下的公園眺望基隆河彼岸可見怪手挖掘不停。

有別於大眾印象中馬戲的獵奇,這件作品的馬戲著重於表演本質。作品具備意涵的脈絡融合少量舞臺劇與京劇手法,讓馬戲的技藝無一絲匠氣,而是像一條線串起舞臺社子島觸動人心的美。表演者起初打著赤膊以人之「原始樣」開拓肢體與環境的可能,再逐漸穿起印花襯衫轉換以「文明樣」與環境互動演出。表演者們身體的「力」細膩且具張力:動作的連貫流動釋放著力,靜止時力的收縮被肌肉線條所展現;身體間的引力及反作用力相互拉扯、循環。空間之於這件作品特別重要,而表演者不僅能夠克服表演空間的不平整以及許多變動因素,還能時時刻刻均勻地填補它,與空間十分有默契。五位表演者好似五個社子島古老不衰的靈體意識到了外人(觀眾)的到來,向我們娓娓訴說它的故事。Leeroy New的裝置與力互相帶動,並帶出空間感:裝置是白色塑膠條以線捆綁連接,其形體有時是鳥,或具象化三維空間點線面的幾何。力的波讓裝置彷彿有意識地波動,它也是表演者肢體的延伸。多處音樂運用環境物件創造,像是用塑膠條摩擦鐵皮;音樂也跳脫了組合的既定,經過各種可能性的思量後重組,例如三味線與混音器。《消逝之島》總和了衝突之美——它是放與收、新與舊、人造與自然。

雖然衝突貫穿作品,但從最後的場景看來它更多想傳遞的是「融合」:樂手們聚成樂團,東西方傳統和現代樂器共奏的畫面相當衝擊。五位表演者帶動手中裝置高速旋轉,鬆手的瞬間裝置沿著離心力的軌跡相撞成一體,肢體也加入裝置也成了一體。橋是兩地的交界,交會的兩個世界速度對比鮮明卻共存。將衝突與融合的概念擴展至社子島甚至社會的巨觀來看,對立存在的事實是確切且隨處可見的,也正因如此構成了「共」與「存」。衝突不就是共存的一種體現?

對這件作品而言,「移動式」在「空間」之後,而觀眾的參與度依然較傳統劇場形式高。在觀眾移動式觀看的參與外,也有被指示參與的橋段,但由於它和旁白在一個段落同時突然被大量加入,筆者認為稍顯尷尬。或許是想提高觀眾參與度,但觀眾依著指示完成了磨擦水管製造聲響,和向表演者投擲水管的動作的主動性並不比選擇觀看角度的主動性高。也許貫徹調性以自然的非語言方式引導觀眾更能達到目的,也較不突兀。演出一處演出者用寶特瓶做為與觀眾的身體接點,雖然觀眾是被動方,這個行為卻是很自然有趣的互動共創。由於舞臺是當地居民的生活領域,他們與表演的關係相當微妙:老人小孩新奇地注視亦或皺眉斜眼看著表演者;觀眾對他們的日常嘖嘖稱奇,手機拍個不停。觀眾的身分在看與被看間游移,當居民們非自願地成為觀眾參與了表演,這是否算種對居民的忽略?當生活空間成為了劇場,該怎麼調配兩者的關係?

社子島是一片由基隆河與淡水河環擁而成的沙洲。50年前一場颱風將臺北泡在了水中後,社子島被列為了禁止開發的滯洪區。但長期在沒有完整配套措施的防洪計畫下,居民必須違法加蓋才能因應居住需求,而違建總時不時缺水電。同樣作為臺北市民卻無法享受相等的生活機能,更別提那些困難重重的都更計畫了……社子島以人類社會發展價值觀作是「貧瘠」的,但在社子島被稱作社子島之前,它還只是一片單純的沙洲時,是個甚麼樣的存在?以土地主體的角度出發,這片沙洲具有濕地生態「富饒」的面相。人總說,人要放在對的位置價值才會被體現;或許社子島的發展無法達到人的期許,但世界上的一切只能被動接受人類格局的定位嗎?當社子島居民被遺落在了社會視野角落,社子島這塊土地或許根本未曾進入人類視線範圍。

《消逝之島》非常美,在感官上兼具飄渺與強烈,到了感知層面也讓人想要在表演結束後繼續細細咀嚼。咀嚼後的產物可擴大發揮作用,拿來審視整個社會現況。而在作品將焦點聚焦於社子島困境時,社子島卻依然像個為其他概念服務的載體。或許是它被當成客體久了,便定形成了如此模樣。又或許,誰都阻止不了社子島自那場洪災後一點一滴地消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