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高頻率的演出,將同一個情緒的最兩端並置,飆到高處然後霎然靜止,混亂高昂地將自己拋出,再安靜的自語或自憐,如此反覆地出現在三十多分鐘的演出裡.
由繪本開始,用對待孩童的語氣向著大人的觀眾演著,然後不斷地要求觀眾回答拍手唱歌什麼的,場面當然有尷尬.內容十分跳耀在虛擬與現實中擺盪,縫隙中不忘與觀眾互動,一刀一刀切得很快,只有在表演者累的時候,才有呼吸的空間.可以看得出演出者有不錯的身體訓練,聲音也有力量,只是這樣快速切換的表演方式,讓觀眾很難接上,然後脫離演出本身.所以當表演者在呻吟翻滾來回撞擊兩邊的牆壁時,前方阿嬤看得呵呵笑而左方的觀眾則在滑手機,當演出最末唱誦咒語歌曲時,情緒仍然佔領表演者,整場演出就在這個情況下,高亢而用力地在阿嬤先行鼓掌中一陣混亂的感覺中結束.也許這也可以是一種演出的方式,但不知觀眾這種無法進入的疏離是否為作者所設定與期待的.
演出場地:URS127玩藝工場(2小時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