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音樂

夏日爵士音樂會

觀眾大心
11110
平均心等
11100
查看演出內容

黃馬機

2018/08/17 19:30

點閱率:609

11100

一進場,因為樂團成員稍長的年齡有點驚訝,有點疑惑樂團的來歷。演出時間一到,樂團開始演奏,是一首輕鬆的爵士演奏曲,這樣不囉唆讓音樂先行的配置,總是讓我喜歡。

原來樂團成員同是宜蘭社大詞曲創作班同學,樂團成軍已經五年,演奏曲目皆是團員所做,隨著創作者不同,爵士及流行民謠約莫各半,儘管曲風較無統整,每首曲子卻都具有相當水準又好聽,演奏也好。但節目名稱可能要注意一下,抱著欣賞爵士音樂會前來的觀眾可能因此有期待落差。

相較創作與演奏,演唱部分在音準跟音量都有較大問題,或許要思考是否一定要堅持由創作者演唱自己的創作曲。音響跟麥克風的調校,也不是很理想,可能是音響本身限制問題,樂團整體大音量時,聲音出來會爆掉糊成一團,沒有辦法聽到演奏的細節。樂手演唱時,歌詞的傳達很多時候也不清楚。

建議樂團在表演及說話長度的拿捏可以再精準一點,每首曲目的介紹都有點太長,親切有餘卻讓整體演出氛圍顯得拖曳,團隊很誠懇的表演了將近兩個鐘頭,雖然樂曲依然好聽,但演出氛圍沒有掌握的很好,導致到下半場觀眾有點注意力渙散,演出張力不足。在上半場演出到一半,樂團突然安排一位熟知歷史建物的友人上場介紹新芳春茶行,本以為是樂手休息或是換樂器等技術性的轉換安排,但顯然不是。老實說這個善意的橋段有些突兀,也影響演出氛圍的營造,安排在中場休息前或下半場開演前或許更恰當。

在藝穗節看到這樣一支樂團是令人開心的,穿著白襯衫卡其褲的樂團成員,有種中年高中生的感覺,有點酷有點可愛。音樂很年輕,說話笑點很大叔。



演出場地:新芳春茶行- 1F

黃馬機

2018/08/14 19:00

點閱率:505

11100

其實我覺得劇名取得好,療罪者,每個需要被治愈的人或多或少都像是背負了罪惡之人,無論那罪惡是來自於自身的無力,或是外力強加所造成。只是可惜的在戲裡面,關於病與罪的連結,並沒有更有力戲劇構成支撐,或許連透過團體診療的對話,試圖討論生命議題的部分,都聚焦的不是很好,成為流於表面的對話。

演出善用場地空間特性,分成三區的展場空間,其中兩區作為演員的獨白區,觀眾隨著像是引導者的演員分別來到落迫中年男子陳大叔的獨白區,以及被聯考壓得無法喘息的高中生及在酒店打工高職女生的獨白區。面對生活各有所失的三人分別收到來自引導者的卡片,上面寫著忌日,於是想死的三人最後來到這個聚會,第三個展間,而剛剛像是引導者的演員也參與了這場聚會,有別於其他三人,她不是來尋死,而是參與一場心理問題討論聚會。

如同前面所說,這裡四人的對話,雖可看出探討更大議題的嘗試,但討論內容其實並無法把每個人的狀態動機做任何的對照,唯一每個人有對應到的大概關於性的討論,但也無法理解討論性的意圖是什麼?除了帶出這場對話裡最大的彩蛋,在前一場讀白裡,有點落入刻板印象的面臨聯考壓力的高中生,遺憾著從未跟情人有過任何性事,透露了與情人的相同的性別,讓這個高中生角色層次豐富了一點。

戲最後切換到像是診療室的一景,最前像是引導者也是在四人聚會中目的與其他人不同的演員,像是診療師般用一種中性疏離的聲音,詢問其他人最近感到快樂或是生氣的理由,老實說不明白這場戲被安排在最後的理由,除了讓戲有個戲劇化的結尾。

演員表現的很棒,演出中年陳大叔的演員,即便外表稚嫩,但喜劇拍掌握的很好,演出中年男子也不令人尷尬。演出高中生的演員,雖然角色的設定不特出,但演員卻把一個過度緊張敏感的青少年表現很好。倒是在酒店的高職女生的角色設定有些令人疑惑,獨白時像是上班族(櫃姊)般的成熟,但到了聚會時又像是個高中屁孩。也到了這時才知道為什麼她與高中生的獨白是被放在一起……一開始還猜測為什麼上班族跟高中生為什麼被放在同一個空間?

其它意見:演出最後,老師突然上臺向觀眾致意,帶同學謝幕並引導觀眾發問,在此之前,觀眾(如我)或許並沒有那麼明確的意識這是一個學生表演。同學們既然都已經出來藝穗節演出,或許老師應該試著放手,讓同學獨立處理演出的所有環節。

演出場地:Woolloomooloo Xhibit

黃馬機

2018/08/11 15:00

點閱率:418

11110

這是一個只有半場的評論,因為我遲到了20分鐘,又為了等可以進場的時間點(必須是時間使者演出進場的橋段),因此又等了將近20分鐘,等於整場戲我只看了30分鐘。對於只看了戲的後半段的觀眾是否有資格對與這個戲給出任何的意見,讓我掙扎了一下,但由於團隊在針對遲到觀眾的設計實在太貼心及巧妙,試想也不會有其他的看戲大隊人員遲到,那不如就讓我以一個遲到觀眾的視角來回應這場演出吧。

與我同時遲到的還有另一位觀眾,一進場我們就被工作人員安排在前台安坐,接著飾演時間使者的演員走來向我們說明需要等待適當時間點才可入場,一開始還很疑惑,覺得由穿著戲服的演員來做遲到提醒好嗎? 接著演員就開始像個說書人跟我們講起前面的錯過的故事情節,這時才意識到這是一個帶著角色表演的遲到提醒,最後他說「我是時間使者,可以暫停時間,你們等一下跟我一起進入即可」,雖然遲到真的不可取,但團隊把遲到觀眾的安排處裡的非常聰明,等於從我們進到場地,演員其實就以他的角色協助遲到觀眾進入演出。

進到場內,演出已經進行到年輕法警與老法警的女兒的情感衝突,以及女兒與老法警的衝突,即便時間使者的停止與介入處理,卻再也無法讓理這些不互相理解的情感更夠有修正的機會,戲結束在對於現實與理想的無力,無解。這個結束令我有點慌張,感覺像是戲沒有說完,我指得不是戲應該有個結局,而是這個戲劇衝突出現後,我想看接下來怎麼處理,但戲卻結束了。演後想確認自己是否因為只看到半場的演出,因為時間感讓我感覺戲結束的突然,找了人討論錯過的演出部分。就得到的說法,前半場的演出內容就如同時間使者在進場前所說的前情提要,但就其他觀眾的感覺,70分鐘的戲劇內容,他們感覺這個戲也到了需要結束的時間,因為該說的前面都說完了...

即便是只有半場的演出,依然可以感到演出節奏掌握得很好,尤其像是時間使者這樣的角色,真的很容易搞砸演出,況且他還穿了一身極度荒謬,甚至稍嫌粗糙的服裝造型。但在這個演出裡,這個角色卻絲毫不顯得突兀,編導與演員的處理都非常到位。演出老法警的年輕演員也非常地棒,很少有年輕演員可以把這種有年紀的角色,表現的到位不尷尬。

相較團隊演出的完整,演出的介紹真的是非常的可惜,老實說真的不怎麼吸引人阿...

演出場地:濕地Venue- 5F

黃馬機

2018/08/10 15:00

點閱率:384

11110.5

古箏、鍵盤與鼓的搭配非常棒,自然地讓人覺得他們好像理所當然要被放在一起演出;音響及音場的平衡處理得很好,雖然可能因為場地的關係,聲音有點轟轟的,也因為觀眾人數實在太少,使得音量稍微偏大(但不是令人不舒服的大音量),音樂跟音響真的非常的棒。

比起單純用點電腦文字的影像投射,團隊選擇了老式投影機,鉛印的詩句文字透過老式光學投影機投射到舞台背後白布上,更讓人感到文字的溫度,賦予詩圖像式的美感。隨著音樂與詩句的行進,工作人員現場以布、彩色石子、在水中低入顏料、以及各式小物件、不斷延展的馬路影像,現場回應文字與音樂的情緒,質樸而直覺的手工感,充滿了詩意。

詩與音樂的對話非常有趣,詩句除了透過投影呈現,也嘗試用念詩或是歌唱的方式與音樂融合,雖然在詩與音樂的表現上,還是有調性上的落差;音樂過於突出,而其他部分相對沒那麼強的表現,讓演出有些失衡,但整體而言很精采。

技術提醒:
從頭到尾打在舞台背後大片白布上的投影機白色強光,在沒有任何內容投射的時刻,白色光線會在樂手的臉上切出奇怪的光,而在曲子跟曲子中間,樂手調音或是換樂器,會需要一點時間,此時投影機強光依然以一種令人無法忽視的強光打在整個舞台及樂手臉上。若是不做遮擋,或許可以考慮使用物件或是詩句在曲子跟曲子中間持續投影,做為過場的設計,既不會讓觀眾有等待樂手調音的空拍,也不讓人覺得投影機強光太過惱人。如果可以白布燙一下會比較好。

演出場地:西門紅樓二樓劇場

黃馬機

2018/08/07 14:30

點閱率:401

11100

與其說是有什麼回憶被篡改,倒不如說是在整理過去的回憶,把刻意遺忘的與不得不遺忘的回憶,層層掀開。劇情架構完整,但劇情細節卻有許多的不合邏輯之處,雖可以看出編劇一層一層挖掘角色最深層渴望的用心,不合理的臺詞與設定,反而削弱了劇情表現,讓人也跟著角色迷惘。角色與父母關係的描述,不合理臺詞尤其嚴重,絲毫無法讓人感受角色面對家庭關係的情感糾結。雖然在進入與情人分別的遺憾上有同樣問題,但反而沒有前者這麼嚴重。

在劇情年代的設定上,也同樣讓人感到疑惑,一開始穿著和服像是時間/冥界使者的男子,與穿著現代設計感連身白裙的女子,也因為演員年齡與口語表達,即便是幽冥,觀眾理所當然的是投射到當代情景裡,當之後女子因出國,擔心萬一自己在國外出意外,(那時候)聯絡不易會耽誤男子(此處分手的理由真的很奇怪),又暗示了那時候是一個通訊不易的年代,但之後女子的阿姨又可以打電話通知女子母親過世的消息?在後設場景中看見男女主角穿著像80年代的衣著出場,讓人疑惑地想說這是什麼傻瓜與野丫頭的設定嗎?

在場地的運用上,不得說劇組挑選了一個很合適的場地,2樓的樓中樓空間中央是一處可直通一樓的天井,從2樓望向一樓暗示了從幽冥望向人間,2樓的通道也暗示了奈何橋。只是舞臺背牆的門上吊掛了幾樣小物,包括一件疑似嬰兒服?整場佔據了觀眾視覺,沒用到也不理解其意。全劇關鍵的道具,時鐘不會動,堆放在舞臺一角寫著每個人生命種種的書籍,還可以從書背上看到原本的書名與索書號貼紙。

最後兩個回溯的場景其實並沒有讓戲更加分,因為並沒有提供觀眾在前一場的描述中更多的線索與視角,角色空氣吃食物雖然奇怪卻可理解,但空氣使用手機實在令人費解,這並不是個很難處理的道具。而演員在一個無法暗場的場地,假裝暗場的停止表演,移動位置真的不是一個很好的設計。

雖然舉出了許多缺失,整體而言覺得劇組的用心是看得見,只是太多細節的瑕疵,削弱了整體表現。

筆者觀賞場次,正好劇團原先遮住氣窗的紙版鬆脫掉落,在膠帶一點一點分離,剝落終至脫落,斑駁的陽光打在演員臉上時,世界崩毀的暗喻真的是神來一筆,可惜這只是個突發事件。

演出場地:剝皮寮 173-23號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