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音樂

喜馬拉雅山上的鴨嘴獸

觀眾大心
11110
平均心等
11110
查看演出內容

陳小藍

2018/08/15 20:00

點閱率:544

11110

前情:
因為觀賞的8/15場次,已是該檔節目的最後一場次,故書寫以下文字時,得以不需站在推薦或者為其他已買票/未買票觀眾而書寫的立場上,僅以留下紀錄以供思考與繼續探索之意圖,綜合私人觀賞觀感、演後談話、手邊擁有的資料來做以下的整理。

在夜晚時分,走過閩式風味一條長廊,抵達設置在二進的演出場地,原為碾米廠的米日一里,在物換星移下已消散米香,飄入鼻腔的是一股我非常熟悉的香味-秘魯聖木,輕輕吸氣,會聞到帶有微微奶香與厚度的溫醇之味(之所以熟悉,是因為友人前些日子正好從工作的店,帶了幾支作為贈禮。味道舒適,所以我也養成了在房內點著聖木的習慣好一些時日。),這股味道讓人放鬆下來,但,映入眼簾的景象仍是讓我在當下停格了幾秒鐘。透過木門向內看,已不是原本那一個磨石子地板、帶有閩式骨氣的空間;黃光微亮在空間中,完全符合晚上八點的心情,地上鋪滿瑜珈墊,大約有二十幾張,每片瑜珈墊上都有手工縫製的眼枕。冷氣吹送,勾人往內走,在較深處的地方,是一圈當早才修剪下的翠綠樹枝,枝葉中纏繞著LED的黃色亮光,圍住的是一塊白色圓形的毛地毯,地毯上放著不同顏色的水晶缽。在旁邊,是一張小桌,也放置著幾個不透明的缽。

整體感覺非常舒服,肉眼不見的音樂和聖木香味氤氳圍繞,然後兩位表演者走進,坐下。看似,演出就要開始,正當我在瑜珈墊上找到舒適的姿勢,準備將表演者優雅的動作收入眼底時,身旁的觀眾幾乎有三分之二,卻俐落地動作起來:躺下,把眼枕放到眼睛上,然後就安靜了。我忽然意識到,自己好像不能「看」今晚的演出,接著,剩下的三分之一觀眾也在頃刻間,決定跟隨大家的動作躺下。這下問題來了,也許這是小事,但於我的內心來說卻是非常巨大的差異:從未接觸過水晶缽演奏的我,對表演者會如何演奏他們,是一無所知無從想像,那麼在「看」戲大隊的工作責任下,我到底該如何抉擇?蓋上眼睛一起躺下,才能獲得更貼近表演者所欲給予的體驗,或是堅守任務,「看」著表演者演奏,才足以完成詳實記錄的欲求?

短短時間內,如迴光返照急閃出許多思緒。也許此刻的掙扎是某種以工作責任為名的偏頗,內心升起的是自小被這時代的視覺刺激慣壞,而導致的不安全感,聽看聞觸本就是分立而行,可交會可融合更可矛盾,誰說視覺才是老大?看見的才為真?於是,我打了自己兩巴掌,打散「看」戲才叫觀賞演出的成見,躺下,抖著手,蓋上眼枕。

正文:
聲音出現了。在沒有眼睛的狀況下,我試著在此用其他的方式敘述:一開始的聲音,是敲擊單個水晶缽的單音,接著輪流幾個,音高各有不同。我在腦袋虛構一張樂譜,把耳朵聽到的聲音擺上去,試圖想找出某種「曲子」的樣貌,但只聽見某一個缽發出的音高,很長很長地綿延著,真的很長,像是一條棉線緊挨著你的肌膚,緩慢滑行,就在你快要見到線頭離開你的皮膚之時,另一條毛線從天而降,輕輕地接上剛剛那條的尾巴,浮掠過你身體的其他部位,兩條毛線,顏色不同。

接下來的演奏中,這些聲音意外地比我以為的還要更加具體。我聽見聲音從一個小圓點,慢慢擴散變成圓盤狀,然後發現不對,它已超出正常圓盤的大小,仍然持續擴散,像是慢速度播放一場爆炸,火光以圓心為起點,無限地朝著你站立的地點前進過來,然後超過你,遠離你,讓你變成一片火光中的一個小點。接下來,我聽見波浪般的聲音,並不是說聲音的質地海,而是聲音的循環線條是海浪的節奏,非常圓滑地忽大忽小,就像,我套著泳圈,在海裡載浮載沉的那種節奏,海面一下子在我之上,一下又推我探出頭,很藍色、很穩的聲音,但無論我形容成爆炸或者海面,所有的聲音都像是泡泡一樣,把人包裹起來,非常圓滿;接著有某種突兀的質地介入,是金屬的聲音,像是在很大的鍋蓋上拖著薄薄的一把湯匙,我猜,那應該是缽的頻率,與空間中的金屬部分共振了,比如說門的活頁,或者其他,因為當另一個頻率的水晶缽被敲響,那金屬聲音就暫時消失了。

記得演前現場人員告知演出一共四十分鐘,然在這似乎不是制式譜法的樂曲中,我只得全靠身體直覺想像時間。而這份直覺的憑藉,是腦中具象化的聲音,藉由這些聲音的厚薄度與大小,我好像可以判斷自己經過了多久。包含,在演出中,某些時候會感覺到水晶缽發出的聲響,像是透明的小精靈,頑皮地從你的左邊跳到右邊,繞著頭頂腳底飛一圈,再回到某處,雖然很好笑,但當下我耳邊似乎響起了進戲院看電影時,院方會播放來炫耀環繞音響有多厲害的那個聲音:"All around you. ",就是那種樣子。

此時我聽見重複,這個重複不是指曲式上的規律,而是開始出現了我可以辨別的聲音,知道那是剛剛有聽過的像是海面浮沉的、像是夕陽西下、像是太陽風暴的、像是滾水時泡泡的沸騰樣貌的。然後不知道為什麼,我忽然覺得四十分鐘的盡頭就要襲來,再不睜開眼睛就沒機會了。於是我順著某一個音高的振動節奏,拿下眼枕,以盡量不打擾現場的速度翻身,張開眼睛,想趁著聲音開始重複出現的良機,一併收納聽覺與視覺。接著,我就看見表演者向遠方夥伴點了個頭,演奏結束了,我什麼也沒「看」見,時間的盡頭果然降臨。

但,回想起剛才的聽覺旅程,卻不會說自己什麼也沒看到。

後記: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談聆聽音樂/聲響時人體的部分細胞會重組(近似於高山上的空氣之餘腦神經的科學作用),耳蝸中有一個小部分叫做柯氏蒂器,會將接收到的聲音轉化成神經脈衝,刺激大腦神經元;每一個聲音產生的振動頻率,都夾帶著各自的訊號,無論我們的理智理解與否,對大腦來說,它們皆是有作用的「訊息」。

就親身經驗來說,我並不會把這類的體驗完全劃分為身心靈的玄妙,卻也不願完全以科學解釋,因為將這兩者分開來思考,就有點像,現在立刻呼叫你的所有朋友來到身邊,然後不顧及一直以來你對他們每個個體收集到的印象以及理解,更忽略你們共同有過的私密經驗,畫一條線,把他們定義成100%理性人跟100%感性人兩類,然後跟他們說:「阿哈,現在我真的了解你們了,非常清楚。」一樣的可笑。分類論述永遠是為了幫助溝通的前端的動作,而不是結束的動作。

於是今晚的演奏,不可否認地讓人從骨骼到肌肉到皮膚有了不可忽視的重整感,非常舒適,這也許可找到其科學解釋;同時也讓非肉體的部分遨遊到了未知之境,達成某種心靈的療癒,其神妙的真實也或許是再多科學也難以證實的。然,比上述更難下定論的,還有,這究竟是一場演奏會?一場心靈療癒?一場私人聚會?都是非常值得探討的項目(無論技術上或者概念上都是),因為其中的分野似乎如方才的演奏,透過振動,慢慢移動著邊界。

若以以往觀賞表演藝術的角度來說,我也許會認為這是一場雖然即興演奏,卻不只將聲音的細節安排得非常細緻的作品,而是連整個空間的美術設計都非常用心,為觀眾製造了限時且專屬的場域,亦是藝術原本就具有的特性之一。並非常期待,再次擁有觀賞的機會。

演出場地:米日一里葉晋發

許傑夫

2018/08/08 20:00

點閱率:347

11110

從頭到尾讓你都很舒服的一種演出體驗。

雖然歸屬音樂類別,從一進場的感受,空間燈光甚至香味還有滿地的瑜珈墊都讓你準備放鬆。
溫柔的小鈴鐺聲揭開序幕,開始囉 ! 閉上眼。水晶缽開始發出幾種頻率交疊,沒有任何旋律,你只須把自己放出去,用耳朵跟身體感受一切,很棒很不一樣的體驗。
大約40分鐘後由溫柔小鈴鐺喚醒大家。其中的一位老師說到,每個人接收到的不一樣,反應的也不一樣,有的人甚至會看到畫面,啟發創造力。好玄妙呀!!(當然也有不少人會打呼)

其它意見:不好意思我打呼了!!

演出場地:米日一里葉晋發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