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Fuck You!!!去你的人情味。

觀眾大心
11110
平均心等
11100
查看演出內容

何玟珒

2018/08/10 19:00

點閱率:492

1110.50

《Fuck You!!!去你的人情味。》是一齣在遊艇上進行的演出,淡水河兩岸與水面上的船都是演出空間,拿了飲料、主持人開場後,說唱、漫才、失戀者的獨白、鮭魚的獨白依序在窄小的船艙上展演,到對岸下船後有幾場環境劇場的演出,由新聞事件改編而成的歌舞與戲劇(女生搭便車卻不幸遇害、鄰居提供老榮民居所)、民間故事〈鹿角還狗哥〉和命苦的賣花小女孩,回程時的演出則是街舞打賞和感性道別。

看完這場表演之後有一種相當熟悉的感覺,書寫當下驀地明白熟悉感從何而來——這是一個以表演為名的大學生營隊啊。
以「人情味」為主題(營隊核心),各種子活動都要想辦法和主題擦上點邊;帶著參與者遊走戶外,進行與環境並沒有甚麼直接關聯的活動(跑大地團康);主持人串場的表演模式,每段表演彼此獨立(營隊晚會);最後感性道別(星光夜話)。結束的時候甚感疲憊,很有趣但卻說不出具體實際的主旨與收穫,好像得到了甚麼卻又好像甚麼都沒有得到。以我個人來說,大概是這樣的感覺吧。

演出場地:大稻埕遊艇

穆芹

2018/08/07 19:00

點閱率:425

1110.50

從劇名和節目簡介,指明當臺灣被票選為「2016年世界最有人情味的國家」,到底我們的國民品格在甚麼地方顯現?顯然團隊有看出許多看似充滿禮貌的應對,其實是一種不具備實質意涵的客套,或是藏著表裡不一的矛盾,這是一個很好的題材,但實際執行時,團隊亟欲以各種形式(Rap、漫才、戲劇、街舞…,中間幾乎沒有連貫或因果關係),像是期末才藝呈現一樣,一次要把所有的絕活全部呈現出來,我沒有目不暇給的驚喜,反而是消化不良的疲乏,當然當中有靈光一現的小片段,但也在如炫技般的各式表演中被埋沒。

當我已經無法接上顯然很多在場觀眾都會唱的「國歌」,我也在質疑是否不同世代在用很不一樣的節奏完成一個演出,當微博、抖音這類的短訊軟體已經成為年輕世代的主要溝通媒介,可以連成一氣的起承轉合大作是否是唯一鑑定的標準?
(以下有雷)
關於團隊預設的「臺灣人的人情味很虛假」的立場,好像也在我看得這場演出被推翻,在演出的最後,場上出現三位表演者表示他們要去美國參加街舞比賽,但旅費不夠,如果有觀眾願意打賞的話,他們就會繼續表演的橋段,當我還在想現在團隊是在展現現實困境對應虛假的戲劇,來挑戰在場參與者的人情味嗎?然後許多觀眾立刻慷慨解囊,紛紛開始投錢,直到謝幕時,表演者才說這是一場戲!

同時在開演前,因為急忙趕著看戲,所以我違規停摩托車,劇組為了避免我被開罰單,也幫我把車子移動到安全的地方,再再都顯示真是人間處處有溫暖啊!

演出場地:大稻埕遊艇

葉助偉

2018/08/08 19:00

點閱率:359

1110.50

這是我第四年觀看在大稻埕遊艇上的藝穗節演出,但第一次遇到有停靠岸邊,並設計岸上表演的安排。整個作品從觀眾上船開始一直到返航抵達碼頭,可以感受到創作團隊強烈地想要給觀眾多到滿出來的用心,只是在結構的編排上,有時會讓我難以捉摸,現在到底是真的餘興節目,還是想要認真扣題。雖然第一個段落就開門見山地以Rap來點出「台灣的人情味」這個大命題,但有為數不少的段落,例如漫才、打賞熱舞,雖然勉強還是沾得上邊,但卻讓人有種效果混淆了主旨,讓整體的連結薄弱了些。

我的理解是,這些普遍晚我約一個世代的年輕創作者,表達的語彙與創作的模式,經常會有一種「去中心化」與「去脈絡化」的特色,意即,當要訴說一個主題的時候,通常不會只用一種貫串的方式跟態度來說,而是以各種風格--時而控訴、時而戲謔、時而浪漫--來拼貼與堆疊,因而在集體創作中,很可能在正要進入一個嚴肅情境的時候,橫空出世又岔出來一句北爛的玩笑,如此自我反覆回題又離題著,也或多或少反映了他們回應世界的方式與溝通的習慣。對我來說,在看到這群創作者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賣力又賣藝的同時,一方面也盼望你們不要害怕去在作品中「留白」(如果回程沒有熱舞,而感性的獨白與歌唱再更早一些發生,在狂歡之後讓觀眾獲得徹底寧靜,去聆聽河水與夜空的思索,回馬槍的力量也許更大),這個作品應該會令人更深刻的多。

P.S. 我這場醉漢499因為麥克風出了問題,而喚來主持人為其更換,但最後卻又有類似保安的角色上場將其驅逐,有點造成邏輯上的矛盾,因此一直到最後我才意會過來。/鮭鮭的獨白段落非常令人激賞,會令人十分期待表演者未來的成長。

演出場地:大稻埕遊艇

劉悉達

2018/08/07 19:00

點閱率:646

10.5000

先肯定團隊用心且用力塞滿節目,票超所值,炒熱氣氛能力十足。

不過打從一上船,就已經稍微有些被惹到,然而對照這個跟人情味有關的演出,確實很有意思!

事情是這樣,我是第二位上船的觀眾,選了一個算是舒適的位置,表演要開始之前,音控人員搬了一個椅子放在我旁邊,直接地問我「可以移到那邊去嗎?」,實在是很突兀的要求,也顯出團隊對於場控的不夠仔細,如果一開始就決定要坐在那裏作業,那麼就應該空出來啊,而不是要觀眾移位,於是我想了一下疑惑問「為什麼?」比出一個NO的手勢,可能是過度「不近人情」,旁邊的觀眾還笑了幾聲緩緩有些緊張的氣氛(謝謝,你很有人情)。

要是其他場合要我讓,或許還有一些可能,阿可是不是要「Fuck you去你的人情味嗎」?現在要我讓,是需要我的人情還是怎樣?我拒絕以後,音控也還是很順利地坐在他的音控位置了,不過其他人可能擠了點(所以大家一起很擠這件事情發生到底是因為事情沒辦好還是我沒人情?很可惜確實是有一些台灣人會選後者喔~)。

回到演出,面對非常講求「沉浸」與「互動」,從而在其中去體驗及領悟到團隊想要給出的「勸世金言」,或甚至受到「暗示」去成為劇團演出中想要「嘲諷」對象的表演,我常常感到不知所措,尤其如果我本來就是一個比較不在乎「正確」互動的人,我就很擔心要是演員跟我互動到了,但沒有辦法做出他們預期的反應,怎麼辦?

「2016台灣被票選為世界最有人情味的國家」是不是真的有其事,我不知道,不過我查到,《2017全球給予指數》調查報告(是英國調查就是了..)中將協助陌生人、慈善捐款、擔任義工的時間做為三項指標,台灣在這項調查中僅排名第五十二。

很明顯團隊想要指出與針貶的是「其實我們,我們台灣人沒有自己想的那麼有人情」,然而團隊並沒有很嚴格的界定出「什麼是人情?」或是確切想要針貶哪一種「人情」現象,讓整場表演的批判失去著力點。

給出的「人情」難題,也似乎跟人情不怎麼有關係,好比賣花女橋段,一朵三百的花幫助賣花女回家你要不要?是個很好的問題啊,花不合理地貴,卻是助人,明明是個好橋段,然而團隊又為了戲劇效果,將賣花女的背景「綜藝化」,媽媽臉爛了,爸爸的癌症擴散到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這下子,給錢跟不給錢,反而又不是人情問題了,是智商問題,面對一個感覺就是誇大其辭騙你的騙子,給跟不給與人情味何關?

台灣人不給自己人搭便車,對白種人或曾經統治過我們的日本人比較友善(那個東西真叫友善嗎?),跟人情何關?這種要講到後殖民現象等等等的複雜結構性問題,真要這麼簡單化表面化嗎?

醉漢獨白跟堤防斜坡的雞狗鹿動物寓言是有意思的橋段。醉漢那段我喜歡,一唱〈樹枝孤鳥〉該明白的人就該明白了,是有可能感人的,不過過多的娛樂性及切斷情緒的髒話又立即中止觀眾情緒,期待有人接唱「我哪會安呢生?」但是沒有發生,當然。

可以理解團隊想要表達的批判力道!關於低薪關於媒體說廢話關於大人講幹話,年輕人很悶很幹,但是不是能考慮有更準確更痛快的表現方法,是不是能更深入的挖掘「為什麼我們會變成這樣」,而不僅僅是「給你看看我們現在是這樣」,然後加以誇張化娛樂化博取笑聲。

又如果互動效果是讓觀眾進到一種反思跟自省裡,那這樣子的「強迫互動」(回程對於街舞表演的打賞,後於演出結束還回)方式是不是太暴力了?如果觀眾給予團隊的反應,其實也是在「表演」中「去表演」(現實中真有人會給在船上無預警的街舞表演一千塊?跟我在路上看到的街頭藝人打賞箱裡的差很多),那這樣子的互動是不是反而又輪迴到「虛偽的人情味裡」了?啊不過如果「感受到自己的虛偽性」是團隊想要表達的…好啦,雖然有點邪惡,是有其高明之處(?)

所以我說,要fuck的人情味到底是什麼?
「人情味」果真是我們完全不需要的嗎?

幹,去你的人情味,兩顆心,趕我起來,幹,不爽,扣半顆。

期待日後發展!

演出場地:大稻埕遊艇

馬士比亞

2018/08/07 19:00

點閱率:437

1110.50

這是一場演員們都很賣力,劇情偶有亮點,但整體來說還是讓我覺得尷尬的一場演出。

上了遊艇之後,「主持人」開場,首先定調這是類似晚會性質的表演節目,接著一組一組介紹表演者上場。第一組的「台灣味」嘻哈表演算是很有態度,詞句中道出他們對於目前台灣人情味的觀察,不過著力點偏向於對人性冷漠的批判。劇名倒是很直白的直接砍向「人情味」,原本以為會是就這個看似正面的詞彙作發揮,帶出可能的負面詮釋,但開場卻是先點出了台灣人可能已經沒有了人情味,主題開始偏向了「人性」這個更大也更容易找到著力點批判的框架。

第二段的漫才以菲律賓人發生船難,台灣人前往救援的「新聞」(其實已經是挺舊的舊聞了)為靈感來源。姑且不論在船上講船難的「幽默」究竟有多少人可以接受,整段漫才只有表面上遵循了日本漫才相互吐槽的形式,但哏作不出來,最後的結尾也顯得平淡無味,也是讓我真心覺得尷尬的起點。

再來是還沒開始就被「醉漢」打斷的接龍遊戲,似乎因為只是個過場段落,所以「主持人」並沒有讓我感覺真的有要帶著觀眾玩的意思,也沒有太多時間去鋪陳,於是「醉漢」上場也就只是上場而已,沒有更強烈的衝突出現,自然戲感也就顯得空乏,遑論為何「醉漢」可以安然把他的故事說完再被帶出去這一點,一開始定調的「晚會形式」不復存在。

小鮭的獨白是全場唯二的亮點,另一個亮點是遊艇到對岸的忠孝碼頭停靠之後,由三位女演員在堤防斜坡上演出的雞、狗、鹿動物寓言,特別看得出演員說故事時的真誠與努力,也是較為完整的兩個段落。可惜的是,前者以環境保育議題為主,批判的是破壞環境的人類劣根性,而後者則藉由動物擬人化來講述人性當中的貪婪面和光明面,並點到了面對殘酷現實的無力感,兩段都沒有扣著劇名當中的「人情味」。

要上遊艇返回大稻埕碼頭之前,出現了一位「賣花小女孩」,其實這個段落跟前面的「醉漢」是最能夠讓觀眾發揮或是體悟到何謂「人情味」的地方,丟出了「讓不讓醉漢打斷節目繼續說話?」以及「幫不幫賣花小女孩籌錢救媽媽/登船?」這兩個命題。可惜的是劇組沒有想好要怎樣處理這兩個命題,加上沒有順利帶著觀眾「入戲」,於是「節目能否進行」和「小女孩能否順利籌錢/搭船」對觀眾來說並不重要,只是會想看著劇組要怎麼把戲「演」下去。

整體來說,或許劇名改成「去他媽的人性」會更符合內容一些。兩段動物寓言都很完整也很好看,但真正要讓觀眾參與、讓觀眾好好思考的地方卻沒能達到該有的效果。

演出場地:大稻埕遊艇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