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不是海鷗》劇本展演

觀眾大心
11110
平均心等
110.500
查看演出內容

于善祿

2018/08/09 19:30

點閱率:588

10000

因為20:30還要再到新芳春茶行拚一場藝穗節演出,所以無法參與讀劇結束之後的問答環節,不確定有何互動或討論的火花,無從記之;只能就前面45分鐘左右的讀劇展演寫點感覺筆記。

說「不是海鷗」,但在劇場界都知道這和契訶夫(Anton Chekhov, 1860-1904)的《海鷗》脫不了干係,不外乎是和該劇本內容及台詞對話、重新演繹與詮釋,正讀、反讀、歪讀、插讀、亂讀、碎讀……,無論如何,都是以其為基礎、為照鏡,對看當代香港社會藝術文化。若此,還是認為李國修的《莎姆雷特》比較直白而乾脆,「一齣與《哈姆雷特》無關,與莎士比亞有染的復仇情境喜劇」,態度明白,絕不否認與忸怩,聰明、俐落又爽快。不用怕和經典產生關係,也無須介意和大師交陪。

聽來聽去,還是從契訶夫的《海鷗》提取了幾位主角的大段獨白或演說,有的整段擷取,有的抽換幾個香港地名字眼,有的穿插些古今對話,不論是編劇或讀劇演員,都沒有太炫奇的手法,感覺上就是工工整整而帶點對當代香港社會藝術文化的憂愁,這種憂愁其實早在十九世紀末的契訶夫就已經強烈感受到並顯現出來,這個劇本只是借來一用,但力量實在綿弱無力,軟拋拋的,不像去年同樣在藝穗節演出的香港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的《香港三姊妹》(htt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post/1372232133),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

從分場表目的字幕投影看得出來,觸及的角色至少包括愛琳娜、妮娜、少女、14,以及一些聽起來像是康斯坦丁或特里果林關於創作或藝術文化的看法的台詞,我懷疑14指的可能是2014年,這一年香港發生雨傘運動,想要藉此帶點當代現實的批判嗎?可惜強度有限,實在是太隱晦了,何況台灣並沒有在那個政治社會的脈絡之中。(一定有人要提同一年台灣發生了三一八學運,但那實在是兩回事。)

演讀的女演員未在口氣上、聲音表情上、輕重緩急上,做明顯的區隔,以至於通篇讀起來及聽起來,太像朗讀,不像讀劇,更遑論「劇本展演」,根本缺乏個性,角色的區別並沒有實質意義,大致的感覺就是糊成一片。再有一個因素是,劇本從《海鷗》提取出來的台詞多半是意念性、感受性的段落,完全缺乏戲劇行動性。不斷地開燈、關燈,只是發揮了段落與喘息的作用,但就整體而言,實在看不出開與關之差別何義/異。

演出場地:阿嬤家- 2F

沈敏惠

2018/08/08 19:30

點閱率:503

1110.50

不似劇本,也不算讀劇,是一場私密的文字書寫分享會吧。

一位寫作者(也是這部文本未來演出導演)和一名朗讀者的互映,一張方桌和一盞燈泡的相依,極簡也極減之下全然凸顯口語筆墨下一字一詞的意象空間,觀眾可以自然也自由地建構著屬於各自的想像。

與契坷夫的劇作《海鷗》其實關聯不多,除了現場朗讀的六幕文本有部分借論《海鷗》劇中角色狀態,以及兩者皆描述與劇本寫作相關情節,明顯倒是編劇本身所懷抱的劇場夢與人生夢,似乎必得經由創作書寫,方得出口,作品深藏對自身情緒的療癒和尋求認同的善意。
包含誦讀、獨白、對話、議論等不同表述手法,是否使用麥克風以及由誰使用麥克風發聲,約可區隔出語意中內外虛實層次。文本論及不同亞洲(華語)地區的遊歷體驗,但每提及一處仍不外彰顯著書寫者對於戲劇藝術的全然浸潤。

一個邁向成品前的階段性呈現與檢視,未盡成熟、完整,但面對主創者誠懇並開放地聆聽與溝通,惟樂觀其成,期待來年。

演出場地:阿嬤家- 2F

簡韋樵

2018/08/08 19:30

點閱率:350

110.500

創作者以散文式的書寫體道出自己在香港劇場的經歷。透過一位女演員一字一句念著導演所寫著像日記本的獨白,融入契訶夫《海鷗》其中的獨白與四個角色(伊琳納、妮娜、康斯坦丁、瑪莎),導演似乎偷著這些劇中人的影子,取自自慚、惆悵、憤恨的低迷、疲憊的生活狀態,複合為屬於自己的角色

演出形式及其精簡,一位女演員對著講稿朗誦,形影自守,喃喃自語,每幕穿插著《海鷗》的獨白。《海鷗》的角色名字在演員後方被投影著,彷彿共同對著觀眾傾訴。難道是因創作路途的焦慮,而要拉著契訶夫尋求慰藉,還是欲抓著原著憂鬱、靜謐的文字渲染自己的創作?

光說而不練,如此測試性強的作品,沒有故事性、沒有劇場語言加入的空間,挑戰觀眾對於詩意的想像與理解,將契訶夫味道揮灑而出。《不是海鷗》實驗才剛開始,將來的演出值得探究。

演出場地:阿嬤家- 2F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