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策展

無盡閃亮的哀愁 -The Boy Mermaid

觀眾大心
11110
平均心等
11110
查看演出內容

許瑋婷

2018/08/10 16:30

點閱率:603

11110.5

這個故事是否可以說是一個同志尋找最初的戀愛的故事?
表演地點在剝皮寮「僻室」,原為「日祥旅社」,觀眾從建築物的後門進入,穿越兩三間極窄小的房間,最後來到閣樓。演出也就利用閣樓和地面層的落差形成表演的兩種空間,也讓觀看者必須前後上下來回調整視角。

以過氣童星的復出作為開場,透過表演者的歌舞表現和廣播新聞的介紹,煞有其事的虛構出「林士豪」這個過氣歌手的角色,也巧妙引觀眾進入故事情境。但隨著歌手同志身份的揭露,童星迅速引退成為一個故事背景,帶出真正的故事「The Boy Mermaid」。接著,隨著美人魚的夢境與現實世界同志三溫暖的生活交錯,故事也一層層往內裡探索。奇妙的是,一般印象中潛意識裡的夢境總是揭露某種壓抑的暴力,不可解的意象等等,但在這個表演裡,夢境被營造得非常乾淨奇幻,以氣味作為尋找愛情的線索,美人魚跟隨著一個又一個男人,但卻不自覺的在尋找最初讓他浮出海面的味道。但夢境所對應的現實,卻是在三溫暖中不斷與陌生男人交合,綺麗卻內在空虛的生活。最終三溫暖的房間裡,主角找到了最初的味道,但轉眼卻又如夢境般消逝。

表演者能力不凡,在狹小的觀演距離裡掌握了恰到好處的能量,支撐起這個其實是有點過於簡單的故事。但我只是進一步在想,獨角戲常見的自述手法,某種程度在形式上已經許諾觀眾進入角色的外在現實與內在世界。也就是一切都展示在我們眼前,即便從閣樓往下具有窺視的趣味,卻沒有窺視的實質,因為角色的內在外在都透過自述揭露給我們了。演出過程中,觀眾就是被動的接收一切,享受一切。安全、舒服、享受就是這個表演帶給我的,如果不是能力極佳的表演者,我想演出大概不免會有點無聊.......這種觀演關係在獨角戲中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性?

演出場地:剝皮寮173-17號

陳明緯

2018/08/10 14:30

點閱率:449

11110.5

“I want to be where the people are…”戲演完了,旋律依舊在心中縈繞。

童星復出了!以姣好外貌與動人嗓音,夾帶過往清新可愛之姿重返演藝圈,實力派的歌手林士豪再次出道,而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是被壓得快喘不過氣的靈魂。林士豪說著自己的故事,也說著小美男魚的,內容動人卻不煽情,情節常出乎意料卻不荒誕,要不是名字不一樣,很難分辨故事的主角是誰,因為好像,林士豪的處境跟小美男魚好像,也想當個正常人,他本來就是正常人了?不是嗎?

演出場地讓人覺得新奇,查詢後知道特殊的建築構造原是日祥旅社,屬於早期較低廉的旅社,隔間小且有規矩,戲就發生在各個隔間與閣樓上,當觀眾從高處往下看,有一種窺探的感覺,所有事情突然變得極為隱私,同時符合場景設定(同志三溫暖、演員休息室等),因隔間還有左右兩邊之分,各有即時投影讓觀眾不因視角而錯過,看著牆上的影像出現某人的生活錄影,像針孔一般,讓人想到《楚門的世界》,他的(私)生活成了眾人的娛樂卻不自知,多可悲啊!而這些巧妙的設計也讓觀演關係變得有趣,觀眾的身分其實不斷地改變卻在看戲當下不自覺,原來自己也成了那些「關你屁事」的人。

林書函的表演相當精采,40分鐘無冷場,在獨角戲與想像情境之間切分得很清楚,觀眾很容易理解,且容易因其表演而自動建構出完整的場景(或是我的想像力太豐富),我對他的詮釋是介於表演與真實之間、分寸拿捏得很好的演員,從《冥王星》開始便注意到他的特質,到了本劇依舊不變,也因為這兩齣戲的「林士豪」,讓人好奇關於他的更多面向,除了期待本劇未來發展、期待演員未來的其他演出,也因為看了這齣戲而好奇「我好揪節」,這系列的節目似乎有試圖彼此產生關係。

其它意見:1. 對於場地轉換過度頻繁這點,我自己可以接受,大部分情況都合理,空間使用很不錯,只覺得演員很辛苦。
2. 直播那段很有力道,足以讓人屏息,也讓投影的使用昇華,建議可以留一些讓角色與觀眾呼吸的時間,會更震撼人心。
3. 文本內容時與生活貼近,時能保持距離,引人入勝,幾句台詞尤其有力道,「你只能是我的人魚」、「沒有外表、裝扮,才能有最真實的交流」等。

演出場地:剝皮寮173-17號

鐘煒翔

2018/08/10 16:30

點閱率:390

11110.5

林書涵所飾演的林士豪是一位歌手,曾經演唱迪士尼電影小美人魚中文版主題曲(以及配音)而成為當時最紅的童星,在暫離演藝圈十年後回歸。在這過程裡有同志身分的探索以及明星不能出櫃的無奈。個人十分喜歡故事裡交雜著美人魚的夢境與現實裡三溫暖暗房的情節結構,沒有浪費一絲一毫,不斷逼近主角明星與同志身分的衝突。

特別的是這個故事將同志的迷惘呈現時,家庭成員卻在敘事中缺席了;林士豪在面對被出櫃的掙扎時,其焦慮不是因為父母,而是自己演藝生涯的危機。且不同於《衣櫃裡的我與父親》裡包裹連結了主角與過去的父親,此戲中包裹的意義相對模糊。雖然演出時可以聽見快遞員小龍女的快遞包裹的聲音,只是那與本作的情節似乎無關(畢竟在《我好揪節》的另外一部作品裡,此時小龍女送貨一直被拒絕)。但我猜想,這齣戲的轉折發生在林士豪被狗仔偷拍到去同志三溫暖的照片,而那些見報的照片應該就是透過包裹來到這齣作品裡吧。

我因為曾看過《冥王星》所以對林書涵這位演員印象深刻,他有股特質是能在理應沈重的題材中展現出喜感,舉重若輕地去演出。而在這齣獨角戲中,它的外形確實適合童星形象;聲音表現亦是相當不俗,演出一位歌手十分具有說服力(天啊也太會唱)。此外此作的空間使用相當精彩,觀眾被安排坐在閣樓的空間,正面是二樓狹窄的木造閣樓,觀眾的背面則是從上往下俯視一樓的水泥隔間。演出就發生在這兩端,觀眾的視線也就前後來回。

至於劇情的半真半夢如何收尾呢。劇本中將氣味當作重要的意象,是尋找愛與歸屬的線索(洗鍊的文學手法與演員的演出呼應著)。觀眾跟著林士豪從美人魚的夢裡尋找著有味道的人,最終在三溫暖遇到熟悉的香水味,此時究竟是不是夢呢。林士豪的復出單曲在出櫃事件之後衝到了排行榜第一名;此時就算是夢,也算美夢成真。

演出場地:剝皮寮173-17號

瘋瘋果

2018/08/11 16:30

點閱率:357

11100

演出者藉由夢境裡一隻人魚為了追求帶有特定味道的男子而化身成人上陸,來隱喻現實生活中自己的境遇。從一個童星復出的虛構故事切入作品要尋找真愛的選擇是有趣的,但整體文本薄弱,在每一個段落幾乎都快要點到(還沒點到)主題就切換至下一個段落了,更不用說完整地講好一個想要表達的概念。劇本想傳達的資訊過多,要交代清楚夢境中的故事與現實生活的對照,也要把童星復出的過去與現在說明,更要在所有敘事線都清楚之後再來表述創作者本身想要傳遞的概念……這些都在直白的台詞以及過多不完整的角色穿插之下,讓演出整體的薄弱感更加暴露。

基於文本的薄弱,演出中另一個演出因場地重疊所造成的音場互斥,影響加劇;再加上為了要使用空間而跑上跑下的時間差,增加了許多停頓的時間,節奏上也受到影響,而觀眾的影響明顯反映在身體的疲態上,起先為了要從閣樓往下方觀賞表演,都還會立即起身,後來隨著時間越拉越長,觀眾移動的反應速度也越來越慢。積極使用空間是好事,但必須考慮到執行層面以及必要性。就像演出中有一場記者會,演員站在鋁梯上方,觀眾從二樓看,部分僅會看到上半身,但也有部分就硬生生的看著演員站在鋁梯上,而一個這樣單純的場景,其實沒有非這樣處理的理由,倘若真要藉由這樣跑上跑下的話,那是否在一些移動的過程當中,可以再安排更適洽的連接方式,無論是燈光或音樂。反倒在失去了真正感興趣的對象時,應該跑上跑下藉由這樣的距離以及身體疲累呈現積極尋找卻失去的落寞感時,並沒有看到這樣的處理。(或許不是絕對,但僅想表示有更多的空間使用選擇)目前這樣子選擇僅有「移動場景」的功效而已。

撇除過於直白說明性的台詞所造成的尷尬,還有各種虛構對象的幻覺薄弱,演員聲音質感是不錯的,唱歌也算清亮,這部分確實能夠說服角色曾經是童星,其餘的則是現場即時投影是個不錯的嘗試,但也因為這樣限制了一些走位。

另外補充:想認識同志三溫暖的內部區域可以觀賞,是個不錯的導覽。

其它意見:是否可以在樓上演出時,樓下的場景可以麻煩工作人員做更動,這樣在切換場景時,或許會比較有趣一點。

演出場地:剝皮寮173-17號

陳小藍

2018/08/05 16:30

點閱率:448

11100

無盡閃亮的哀愁選定的演出空間位於剝皮寮,觀眾被帶著繞路一小段,老房的磚石結構短暫映入眼簾,接著就到了其上的木構閣樓。

初進小閣樓,昏暗的燈光及類金字塔形狀的內部空間,一瞬間就置身某種私密領域,彷彿秘密集會一般,不可告人的小眾聚集,卻有望成為隱身普世中一股蠢蠢欲動的潛流。

果然其私密性的選擇其來有自,創作者利用美人魚半人不魚的身份,不直白也不隱諱地中性講述同志情事。創作團隊同時玩用場地的兩個大特點:以主觀的位置為例,正面觀看是木構小閣樓為景,轉向背面則可以手扶著木結構柵欄,居高俯瞰下方的水泥房間格局。但上述兩者的結合似有更豐富的玩法,也許是因為現實條件的限制,目前的場景轉換,既無幫助到表演者故事中的虛實交錯,反而使其有點匆忙地走轉雙場景之間,如此故事雖有細緻動人之處,也容易在觀眾忙於跟隨表演者轉正轉背又轉正的切換中被吹散而難以進入表演者的世界。

令人期待的是創作團隊考量到俯視角度的不足,安排了即時投影,提供更多觀看的可能性(俯瞰可見兩間房間,兩房各有設置錄影機,左房影像頭在右房內,右房影像則在左房牆面),唯文本中發生在水泥屋的故事片段,較為鬆散且日常,觀眾要吸收兩間房間中的場景跳換,又想抓取投影中的意義,融合著文本的日常節奏,便容易迷失,若有機會同感,也容易遁入觀眾自我的回憶追溯中,等到表演者再度從樓下奔跑到樓上閣樓,回到我們面前時,便又得花費力氣重新接軌,是為整體演出安排中,可再斟酌之處。

事物總是有好有壞,空間有其得天獨厚的豐富度,則它也就會對於像我們這樣的「侵入者」有其限制,甚至要求。與這樣「有個性」空間相處,充足的時間是第一要素,就像和另一位藝術家合作,若時間為充足,則需要改換策略,快速判定其長處,並且決然地做出取捨,如此才有可能將彼此的長處俐落結合,激盪火花,而不至於在期望補足彼此短處的不安之下,掩蓋了原有的優勢。

整體來說,我還是將此作視為起點,尤其獨角戲仍有其(高)難度,表演者的一切都會被放大檢視;也許未來還有機會製作類似類型的演出,建議創作者可將空間視為「合作藝術家」或者「對手演員」,其餘技術則是疊加、外掛的畫龍點睛,則值得期待未來的發展可能。

演出場地:剝皮寮173-17號

阿丁伯

2018/08/04 16:30

點閱率:486

11110

糾結,是我看完整場戲之後,一直在我心頭縈繞的感覺。選用童星復出的題材對我來說是十分新奇的一個主題,結合小美人魚的故事在夢境與現實之間穿插及隱喻,也是很不錯的一個手法!大量使用過去的時事增強真實感,並為之前耳熟能詳的歌曲重新填詞,都給人一種會心一笑的感覺!演員述說故事的能力很強,歌聲的音色也很不錯,結合多媒體及整個空間的充份利用,讓人印象十分深刻。裡面提到的同志議題及探險打獵部份讓人臉紅心跳,露骨的台詞及肢體表現,如果聯想到現實生活中明星的隱私生活,那可真的是讓人驚呼連連了~最後,第一次在閣樓觀賞演出,利用從上而下俯視的視角並利用不同的隔間做空間的區隔利用,是我最喜歡的一個部份。

演出場地:剝皮寮173-17號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