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青春絮語

觀眾大心
11110
平均心等
11110
查看演出內容

穆芹

2018/08/18 15:30

點閱率:474

11110.5

在觀眾進場前,表演者已經蒙上眼睛,身穿著學校運動制服,坐在場地的四處,在演出一開始,角落的一位表演者像是拳擊開始的鈴響,場上舉著回合板的女生拿著個章節的主題繞場,有些來自羅蘭巴特《戀人絮語》中的篇章,有些似乎是創作時衍伸的段落,這個開場也像是隱喻愛情的每個階段,都是一場角力,不見得都會皮開肉綻,但要小心面對。

摒棄羅蘭巴特原始藉由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從戀愛的過程,去申述語言符號學以及哲學的邏輯,回歸到原始如同少年維特,對於愛情的臆想所經歷的不同階段,以青春的肢體與表現方式,有時候即使很浮誇或是老哏,仍然保持了青春甜感爆表的小清新。

從兩年前玉米雞青少年劇團參與藝穗節,翻演卡夫卡《變形記》,而至今年的《青春絮語》,導演完全跳脫在年輕團對中容易看到的無病呻吟,找到甚麼是讓業餘表演者能夠舒適展現自己的戲劇宇表演語彙,並且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演繹方法詮釋文本,以超過半年的陪伴,讓年輕演員可以恰如其分的掌握他們的角色,也讓極微抽象的戀人絮語,用充滿愛戀與疼惜的語法,重新展現。

演出場地:米日一里葉晋發

吉米布蘭卡

2018/08/17 20:00

點閱率:514

11111

該怎麼形容看《青春絮語》的心情呢?大抵就是在暖烘烘的陽光下,穿著純白小洋裝,紮上兩支小辮子,打著赤腳在綠意綿延的山坡上,開心地呵呵笑奔跑吧!

作品概念來自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叨叨唸唸著愛情裡不同時期的心情,並將其寫成獨立又彼此相依的短篇。只不過劇組把人物背景改成高中生,讓所有演員都穿上了高中運動服 (演員有高中生也有大學生),讓愛情的酸甜更顯青澀純真。不管開心的還難過的,合理的還混亂的,都多了點傻呼呼的味道,可愛極了。

《青春絮語》在米日一里深處的正方形空間演出,中間有根移不掉的柱子,劇組索性在柱子貼上棉花作為雲朵,之後也有不少橋段是繞著柱子或是以柱子為中心做編排的;又觀眾坐在四個邊,視野很開闊,柱子並不會成為演出死角。若是早點到演出現場,還可以讀讀黏在周圍棉繩上的各種情書,我就讀到一則很喜歡的 (確切內容不太記得,大概是底下這樣):
吃飯 30 min
洗澡 30 min
TW to US 14 hrs
想你 Rest of my life

演出約莫分為8~10個段落,每個段落開始前都有拳擊場鈴聲,並由其中一名演員負責舉牌,反正愛情也就像是真的拳擊比賽,只不過牌上寫著的內容不是Round 1、Round 2,而是用仿黑板材質的墨綠色紙張,以粉筆記下戀人們的各種階段:「他/她來了」、「我沉醉了/我屈服了」、「等待」、「相思」、「嫉妒」、「戀人的愚蠢」、「我瘋了」、「我愛你」等。每段演出就是一段小品的主題表演,有著符合主題的流行歌曲或音樂,搭配短劇或是舞蹈設計表現。比如說:「他/她來了」走的是老派偶像劇路線:校草用著看不見的保齡球擊倒/迷倒眾生,只要跟校草對上一眼,頓時覺得人生大放光明;「等待」則藉由體育課的運動規律與球類的聲響,象徵再日常不過的時間流動與事件發生,在愛情裡反而成了令人異常難捱的猜忌與折磨。此外,「嫉妒」跟枕頭、食物與電玩跳探戈 (三名表演者分別穿上大紅高跟鞋跳舞),「戀人的愚蠢」讓表演者瘋狂地在場上踹呀踢呀滾呀撞呀等,《青春絮語》說的不只是戀人之間的關係,很多時候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與腦內劇場。劇組勇於嘗試使用不同的物件與表演方式呈現,雖然看到中間一度因為演出模式都相同而感到疲倦,但後來的段落有將氣氛再度拉高,特別是結尾的「我愛你」:快速地說、緩慢地說、小小聲地說、重複著說。男孩每說一次,坐在四周的演員們就會複誦一次。那種感覺就是:只要你願意說我愛你,一定會得到回應的,所以我覺得我要跟你說我、愛、你!

很難想像這群演員都還是20不到的年紀,或許有些人的肢體還卡卡的,放不太開;也有的在說台詞時仍有恐懼,與其他演員的交會和對手戲還不是那麼的自信 (就是有一種在「等」的感覺),但所有人的演出都很真摯誠懇,也讓我想起了曾經在青春打滾迷途的自己。過程中有好幾次我都被深深的打動而眼眶泛淚,只能了然於心地、滿足地對著場上的演員微笑。

最後,我發現劇組很可愛的用彩色便利貼把入口門的透明窗給貼起來 (如下圖),一方面是遮光,另一方面彩虹也是青春的象徵,要是上頭還有些留言就更好了,年輕時很愛利用小紙條傳情意呀!

演出場地:米日一里葉晋發

楊珺涵

2018/08/18 15:30

點閱率:317

11100

觀眾進到場中時,身著運動服的年輕演員們已散坐在觀眾席的板凳上;演員皆戴上眼罩,象徵了愛情的盲目。羅蘭巴特《戀人絮語》碎片式的敘述,在此演出中則是由好幾個片段組成,並且運用大量肢體及舞蹈元素來詮釋愛情關係。由相遇、戀上、等待回應、相思、嫉妒、失戀、為愛瘋狂,到在愛情中的流轉遊蕩,再到最終的那句表白「我愛你」,表演中展示了愛情的各種面向。「我在愛裡遊蕩」此片段則令人想起了Arthur Schnitzler的劇本 La Ronde (劇名即有「圓」之意),由兩男兩女先開始共舞,再交換對象,而後其他演員一同加入並圍成一圓,共舞,再換下一個對象,如此不斷循環。

然筆者留意到演員中男女比例的失衡,劇中大部分都是女演員,令人好奇導演為何做這樣的安排。特別是表現「嫉妒」之片段,全由女孩們表演,身著紅色高跟鞋,跳著魅惑的拉丁舞風,是否暗示了爭風吃醋的場面是女性的擅長?這裡展現的也是較為成熟的女性面貌,但在這齣強調「青春」的戀人絮語中,風格似有些不符。

演出場地:米日一里葉晋發

陳小藍

2018/08/17 17:00

點閱率:463

11110

看著「他/她來了」,經歷「嫉妒」、「等待」,思緒遊蕩著。第一次觀賞玉米雞的演出,非常享受。

生命的時間流向無可抵擋,我們就會這樣一直老一直老,所以回頭才能望到的青春時光,似乎是大多數人的軟助,突然有機會回顧的時候,它好像會擊潰你長年的壓抑、缺憾,提醒著世界真的會改變,帶來哀傷,然而卻同時,提醒著你居然曾有過那樣的瘋狂、膽怯、可笑、勇敢,在此刻一切都變得可愛,帶來力量。玉米雞今晚的演出就是這樣把青春鎖在台上,因而讓人連著幾場都笑出聲來,十分幸福。我身邊坐的,是好幾位演員的家長,演出時時而偷看他們觀賞表演的神情,我感到開心,因為也許在此刻的場合中,他們也才真正瞭解了他們的子女心中那些從未有機會被瞭解的區塊。

無論有沒有看過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都可從書名中具體想像該書的內容與結構:內容是關於愛戀,結構則是碎散地,集結著種種絮語。玉米雞延續這兩部分,以報幕員切出一章一章的小短篇,篇章內則是青少年演員們關於愛的體悟、記憶。演出安排一位演員擔任報幕員,像是拳擊賽場的舉牌女郎,在每一場次開始前都舉起寫著該場主題的小黑板,繞行一圈,在正方形狀的演出場地圍坐成一圈的觀眾,也就在此時像是翻開下一張書頁那樣,進入接下來的內文。

「你還年輕,怎麼懂愛?」類似的話語肯定很多人聽過,雖然事實也許是否定的,但仍然無法阻止我們每當聽見年輕人要談愛情時,心裡升起的憋扭與不忍直視。玉米雞的演出,卻利用了大量的身體語言、通俗的音樂,避免了觀眾聽見年輕演員講出煽情台詞的窘迫,更讓人想要一看再看場上這些真實的青春。

幾位演員各有獨特魅力,喜劇節奏強的、歌聲簡直像播放CD的、在台上罵起人來十分自然的(這可不容易),共同點則是眼神中的堅定;大部分的青少年演員演出時常在眼神中露餡,在關鍵時刻時出現找尋依靠、確認當下動作是否正確的神情,因此切斷了觀眾和角色的同理與連結;也許歸功於玉米雞常年的累積與訓練方式,今晚的演員們在台上展現著自在與互相扶持,神情確定且享受的(閱讀粉絲專頁的演員介紹後,我想這批演員神情中的堅定,也有一大部分是來自於各自在身體裡,都有著穩定不可動搖的參演動機),也因此,縱有不完美之處,身為觀眾仍可以感受到熱切滿溢的表達,因此動人。

製作青少年演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要讓不同年齡層的人願意接收台上所講述的內容,而不會因為「那些很年輕」就採取輕視,則是更不容易的事,然而玉米雞所達成的是超出更多,給予了一段又笑又暖的觀賞時光。

演出場地:米日一里葉晋發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