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如是》充斥著隱隱約約的恐懼、某種無趣沉悶積累久了所產生的痛苦、某種即將爆炸卻沒有釋放的緊繃與壓抑。日復一日,當思考模式逐漸因接受的資訊雷同而僵化,你會選擇顛覆自己的思考模式,還是沉悶於固有的僵化思考中?
納豆劇場的紅磚牆被冷色日光燈映照,有了陰陰暗暗的地牢意象。地牢除了居民外,無人知曉且不見天日。門外的聲音提供了對未知的想像,未知伴隨恐懼,但無感於生活也令人恐懼。一天是痛苦的切面,提出感官體驗與知識沒有拓展所帶來的虛空,以及選擇直視世界本質上極端的惡,難以置信世界存在惡而害怕,也因惡其實從未在世界上消減而害怕,最後對質疑選擇知道的決定,可是當兩種選擇觀看世界的方式擺在一起,不過也只是痛苦和更痛苦。
其它意見:日復一日的苦悶在於早以有結構的思考模式,難聽一點就是思想太狹隘,對於世界的想像也太過狹窄了,因此在面對各式各樣的資訊時,多會將這個結構帶入,最後印證結構,然後產生一股「這個世界也就只是這個結構罷了」的無趣沉悶。而這不過是潛意識分類了資訊所產生的無趣,並不是因為生活不過是日復一日的體驗。
演出場地:納豆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