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A Dog's House》

觀眾大心
11110
平均心等
11110
查看演出內容

簡韋樵

2018/08/10 14:45

點閱率:684

1110.50

舞台的擺設呈現亂象,除了地上堆滿零食、垃圾及衣物,右舞台更用紙箱砌著高聳類似堡壘的型構,而下方有明顯用碎報紙所建起地洞,將牆上三張快樂童畫有所區隔,美好時光已經逝去。大門選擇使用薄紗代替,角色彷彿可以輕易撥開離家,但在不得不待的情況下,製造衝突效果。奇怪的是,這個家並非封閉的,在設計不將多餘通道擋起下,難以輔助劇中犬或觀眾的焦慮、寂寞,甚至幽閉恐懼。

林孟寰筆下的家犬形象,含有人類的思考與情緒。以項圈的作為犬之形象,是被捆至家中、失去自由的畜。筆者認為,作者有意無意藉著犬的躁鬱,比喻人類在現代性的自我消耗。尤其角色在不斷的追尋卻又原地踏步,尤其是要不要離家的掙扎,之間所產生的失落與哀傷靠著電視和下午茶麻痹,靈魂不是走向墮落就是死亡。


演員以童稚的腔調定調角色的年齡與未知,有時矯情的尾音或是裝嫩顯得滑稽。然而台詞的緊湊程度如此綿密,卻忽略靜默的力量、現實生活擁有的節奏。思考、緊張、無言以對,都是深沉不以言他的停頓,就像獨白有如情節與人物的沈澱之際,處理都需極為小心。劇中許多回憶的召喚讓演員情緒迸發,不僅不造成戲劇性高潮,反而刻意而為。

卡夫卡《學院報告》所描寫的猿猴為了尋找「出路」、生存而放棄自我,變成人類。「有了孩子又怎樣?以後只會變成另外一個我和你而已,為什麼要讓他們痛苦。」犬兄走了,只留下犬妹一人。悲哀的是,不管犬兄怎麼逃,還是離不開人類的主宰。或許這也是劇末以犬兄殘殺己類、犬妹的顫抖和尖叫中收場,除了歇斯底里,更是對人類最後的發洩。

演出場地:Woolloomooloo Xhibit

簡韋樵

2018/08/11 14:30

點閱率:327

11100

至治馨香,才能感于神明。香火薪傳是民間社會極為重視的習俗,但傳統儀式走至未來終究面臨輕視與衰退。《點香》一劇用傳統香行的氣味裊裊,紀念逝去的記憶。

「氣味拼圖」作為戲中女兒欲用影像捕捉氣味,用味道召喚每人專屬的故事。劇場幾近使用視覺和聽覺闡述故事,甚少選擇用嗅覺之媒介作為與觀眾溝通或誘發其情感。記憶如何嗅出?影像如何觸發?《點香》的創作形式和女兒的計畫都有相同問題,觀眾(賞者)還是要靠視覺或聽覺來想像?觀眾沒有感官體會或是共同意識被召喚,難以了悟香行味道對女兒的重要之處。

劇情運用母女價值觀的衝突為高潮,並以和解戲碼引發觀眾共鳴。似乎是老掉牙的情節,且主題並非精準的傳達,例如導演欲用「點香」以表時光荏苒的哀嘆還是太過牽強,或是刻意尋回記憶的價值在哪?角色也尚無提起。

不過取材於「香行」卻是非常在地化且深入民心的題目。面對傳統宗教沒落、環保意識高漲、健康著想,點香、燒香儀式到了未來是否逐漸式微?或者沒了儀式,精神就蕩然無存嗎?何謂祭祀文化的折衷之道?也許《點香》女兒選擇不點香之舉,是不想看著傳統一點一滴的流逝
.

演出場地:納豆劇場

簡韋樵

2018/08/08 19:30

點閱率:350

110.500

創作者以散文式的書寫體道出自己在香港劇場的經歷。透過一位女演員一字一句念著導演所寫著像日記本的獨白,融入契訶夫《海鷗》其中的獨白與四個角色(伊琳納、妮娜、康斯坦丁、瑪莎),導演似乎偷著這些劇中人的影子,取自自慚、惆悵、憤恨的低迷、疲憊的生活狀態,複合為屬於自己的角色

演出形式及其精簡,一位女演員對著講稿朗誦,形影自守,喃喃自語,每幕穿插著《海鷗》的獨白。《海鷗》的角色名字在演員後方被投影著,彷彿共同對著觀眾傾訴。難道是因創作路途的焦慮,而要拉著契訶夫尋求慰藉,還是欲抓著原著憂鬱、靜謐的文字渲染自己的創作?

光說而不練,如此測試性強的作品,沒有故事性、沒有劇場語言加入的空間,挑戰觀眾對於詩意的想像與理解,將契訶夫味道揮灑而出。《不是海鷗》實驗才剛開始,將來的演出值得探究。

演出場地:阿嬤家- 2F

簡韋樵

2018/08/07 19:30

點閱率:420

11100

原著電影特別體現「室內劇」之觀念,在幽閉狹隘的客廳剖析神學、談論人學、解釋歷史,彷彿知識份子們對活過萬年的John進行驗證的研究室,甚至影射教義的禁錮。以電影角度,觀眾客觀看著角色們的質疑、爭論、拒絕與捍衛,然而放置劇場,是挑戰觀眾恪守的世界觀。此劇利用劇場的「現場性」,觀眾席和舞台齊亮,如此強調我們的「在場」,使得其增加參與討論感。

今年藝穗節多齣演繹引用西方經典,如此與東方脈絡差異之大,經轉譯過後,在臺灣的搬演是否吻合在地文化與意義?重演有隨著社會轉變而翻新?猶如鐘煒翔在此劇的劇評提出「西方脈絡在臺灣根本找不到對應的標的」,多了一層文化隔閡的紗幕,並和吉米布蘭卡點出語言節奏與翻譯腔造成的疏離問題;葉助偉則是點出對女性主體的忽略。

關於翻演,除了借用、打安全牌之外,我們更期待的是有創作者自己語彙。此外,不該只是考慮藝術媒介(電影和劇場)不同而已,除了語言翻譯,還得從文化翻譯找到共通語言,和臺灣觀眾的溝通才有更熱烈的流動。

演出場地:納豆劇場

簡韋樵

2018/08/05 14:30

點閱率:418

11000

在原著《玻璃動物園》的背後脈絡,可見美國30年代的蕭條經濟,及南方保守主義對新思想的擯斥,更反映中產階級家庭在潰敗之後的幻想與耽溺。在地域性濃烈的著作,經由光與葵團隊照本宣科式的搬演,在臺灣反而失去主體性,解離了可貴的精神底蘊。

展演場地選至百年米行,體現了臺灣草根,但本劇並無文化轉譯和地方跨界的企圖,選擇用「翻譯後的語言」呈現,看出導演並無想爬梳在臺灣搬演的動機,讓田納西和大稻埕形成詭異的對話。

筆者認為,還有可惜之處在於把原著製造象徵手法將其淡化。例如反映每個角色逃避之慾望的「逃生梯」化為一般樓梯、比真人還大的父親照片卻變得小小一張,更削弱父親在本劇對其他人物的影響力。象徵意義的再現若不精準的暗示,文本深層精神就無從表現。

玻璃獨角獸的角斷了,儼然成為普通的馬。照本重演沒有不好,只是藝穗節的創新與深耕民眾之價值,是團隊該思量的著力處。

演出場地:米日一里葉晋發

簡韋樵

2018/08/04 19:30

點閱率:551

10000

創作者企圖傳達普世價值,使得觀賞者能夠心有靈犀,彷彿處於臨場裡而感觸,不過編導手法卻與理念背道而馳。

劇情可從主角Fin的口中明確道出從各白、失戀到妥協的過程,甚至選用片段獨白表現心理狀態,釋放常人心中的防衛機制。然而自我和本我的表現卻沒有半點區別,語言的氾濫似乎淪為廉價且懶惰的創作,支離破碎的自言自語不斷干擾觀眾情緒,導演沒有賦予任何劇場語言,演員也將自己身體語彙抽離,整齣顯得拖沓疲憊。

本劇的獨角戲並非獨角,而是演員一一對著空氣靠著自說自話的建構其他角色(喜歡的下屬與好友),連反應和行動都是憑藉「假裝在對話」而引起。觀眾能被信服演員所建構再重構的空間、對手、情境嗎?如此疏離,表演上的雜亂無章更顯露無遺。

回歸戲的主題,最後以「愛自己」作為Fin的失戀救贖。如此普世性道德勸說,到底何謂愛自己?跟好強妥協就愛自己?空乏的核心,若只憑「私房特調」搪塞,未免太低估觀眾?

其它意見:若「説」作為重要故事傳遞利器,其他設計就不應吞噬文字。大膽選用符號明顯的配樂,加上燈光不必要的多次暗場(甚至獨幕劇的演出,讓節奏流暢,都比毫無訊息的燈暗好),甚至還有角色內心的配音(天使與惡魔的對話),演員躺在床上毫無行動,彷彿讓觀眾在聽廣播劇,如此干擾,演員若沒有意識的話,咬字、吃詞、音量不足表演更顯失色。

瘋癲與憤怒、哭泣確實是更顯人性黑暗面,但情緒是靠行動而起,若一昧用角色說什麼,就是什麼來撐起,觀眾難以信服,對年輕演員來說也是考驗。

如此只是筆者個人建議,僅作劇團及創作者參考。


演出場地:十方樂集音樂劇場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