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back
戲劇

黑色同學會

觀眾大心
11110
平均心等
10.5000
查看演出內容

于善祿

2018/08/08 19:30

點閱率:819

0.50000

看不太到,聽不太到,演不太到,於是,感受不太到。

六個劇場工作者,八年前是大學同窗,並一起演了齣《羅密歐與茱麗葉》做為畢業製作,可惜在排練過程及演出中,紛紛出現了帶有「陰謀論」的問題,還牽涉到了若干男女同學情侶之間的感情生變,最後各自帶著心結畢業而各奔東西;八年之後,六人都還在劇場界或演藝圈,「很剛好地」,在本劇編劇的設定之下,六人的工作分别在不同的單位擔任導演、演員、劇團負責人、行政總監、舞台設計師、編劇,編配感很重,很不真實。

六個人不約而同(其實都是編劇幫他們「約好」了的),都在工作上或生活上或感情上遇到了問題,並同時收到一封神秘的邀約(變得有點阿嘉莎.克莉絲蒂),雖然有些人對此邀約表示好奇或提出質疑,但最後都還是前往神秘别墅赴約了。畢業的同窗再次相見,有的寒喧,有的尶尬,有的透露或追問當年畢業公演前後所發生的細節,不解的謎題與誤解的心結一一地打開,最後則是通通冰釋前嫌,重修舊好,彼此留下聯絡方式,互道再見而紛紛離去,不再有什麼懸念。

這個部分,反倒令人想起A劇團在牯嶺街小劇場演過的《彼得潘》,也是「接到神秘邀約—解謎—冰釋」這樣的戲劇結構,不過A劇團多了a cappella 和密室逃脫等形式,說實在的,有趣多了。然而,根據工具人戲作室節目單的說法:「《黑色同學會》改編自2011年,由哇咧星樂團製作同名的青少年實際遊戲」,好吧,沒看過那齣,只看過A劇團的《彼得潘》,每個人的文化資本都是不一樣的,彼此尊重之。

看不太到。濕地venue這個特定空間,看起來充滿了可能性,但如果不是因地制宜,或以其為量身訂作的展演的話,其效果多半都好不到哪裡去,《黑色同學會》只是又一齣被場地及空間吃掉的戲。主要的表演幾乎全部都在中庭,最致命的就是那偌大的柱牆,遮蔽了大面積的表演畫面(有位遲到的女觀眾,連換了三次座位,從有靠背的椅子換到只是一塊巧拼,就是為了想要尋得最大可看見演員及表演的角度;大部分的觀眾,根本放棄。)其次,換場實在太多,而且演員從「後台」走到中庭表演區的動線實在太長,觀賞的情緒不斷被中斷、干擾,實在是令人不耐、生厭。第三,從中庭表演區射向觀眾席的兩道燈光,實在刺人,而這樣的燈光設計,幾乎讓觀眾看到的多半是演員的身影,因為背光,實在是太不舒服了,還好有帶太陽眼鏡,只好將其帶上,只是看戲時帶太陽眼鏡,會不會太離譜了?

聽不太到。主要就是麥克風收音時斷時續的問題,零零碎碎,有一無二,對於台詞內容的連續性與了解造成莫大的干擾;由於在空間的配置上,讓表演區設於中庭天井,將觀眾席設於隔著厚片落地窗的兩側,似乎爭取到觀眾席的最大值,但除了前段所提及的柱牆遮蔽問題之外,六位演員大部分的表演時間都擠在小小的中庭裡,迴身與表演的空間都大大受限,令人只剩下黑影幢幢及困獸之鬥的印象,也就造成「演不太到」的問題。

個人基於以上原因,所以感受不太到。

演出場地:濕地Venue- 5F

李嘉瑾

2018/08/07 19:30

點閱率:396

11000

《黑色同學會》可以是六位踏入戲劇圈不同位子的同學,因八年後陰錯陽差的同學會相聚,回顧過往誤會的過程中,誠實面對各自的渴望,關注啦、成功啦、完美啦、被需要啦,然後他們想逃都逃不掉,不管怎樣都會和解了。

然而,那位不知哪裡來的、宛若希臘諸神的,姑且稱她為「管家」的女士提供了不同的觀看角度。

六位同學接獲管家給予的紅色邀請卡,在不知道活動目的、參與者,甚至主辦人是誰的條件下,便踏上了同學會的旅程。為什麼呢?我們不得而知,大概是因為命運吧。他們喝了管家提供的飲料,無故昏睡、被囚禁,甚至展開了類似密室逃脫的行動,在管家出現告訴他們「真正困住你們的是自己」後,沒有絲毫決定報警,反而臉上露出心滿意足的笑容快快樂樂地返家。為什麼呢?大概是因為命運吧。

管家超然於其他角色的位置。她操控著劇中時間,負責報時,甚至「外面的時間凍結了」內容這麼中二的話從她口中說出,角色也就接受她的設定;她操控著空間,負責口頭指揮換場;她甚至影響著觀眾,說要開演了、手機要關靜音。巨大的魔手或神力壟罩在這個空間,六位同學莫名其妙著了魔般接受一切命運的到來,而管家自顧自地操弄著世間的人際關係與事件發展。

這個管家絕對就是一個over power的神。

其它意見:最後謝幕也由OP的神負責指揮,就真的OP了。

演出場地:濕地Venue- 5F

林俊億

2018/08/07 19:30

點閱率:441

10000

工具人戲作室是一群愛好戲劇的朋友組成,他們創作自己的故事,在舞台上表演他們想說的話。去年藝穗節帶來了第一部作品《偶像劇一哥之死》,今年以第二部作品《黑色同學會》再次挑戰。

六位劇場工作者、一封神秘的邀請函、一位謎樣的管家,一場黑社同學會就此展開…。

這次演出場地在林森北路”溼地五樓”,劇組利用場地特色將觀眾席分為AB兩區(兩個不同房間),兩側觀眾席同時面對半外戶的露臺空間當成主要表演區域,演員透過室內外走位營造時空流動交錯的感受,這樣的創作架構是富有趣味的,劇組必須同時挑戰音效、燈光、換景等大量技術支撐,才能讓戲走的順暢。但在藝穗節需要短時間拆裝台的表演平台上,選擇這樣的演出形式也曝露出了準備不足的缺陷:(1)收音斷斷續續、擴大器噪音一直出現、(2)燈光從左右兩側觀眾席打向舞台,同時也製造陰影及大量眩光、(3)半戶外露台為主要表演區進出須透過落地玻璃門,在走位換景上花了很多時間,尤其那張大桌子進出玻璃門多次實在弔詭,雖然設計了管家來指揮換景這個橋段,但也把主軸線的劇情節奏流暢度一再切斷。

個人認為勇於創新及挑戰是很棒的,但設計這樣的演出形式無法好好說故事讓觀眾接收並凸顯團隊眾多缺點是行不通的,需要再加以改善。

演出場地:濕地Venue- 5F

劉悉達

2018/08/06 19:30

點閱率:405

11000

這個場地對看戲的人來說,太困難了。

看不清楚,聽不清楚。整場我坐的位置幾乎只看到三分之二的畫面,其他都被我眼前的一根大柱子或玻璃反光擋住,台詞大概也只聽到一半。可以理解行政(?)上的困難,但是不是能夠去排除現場尚可以控制的限制,例如調整觀眾座位以及燈光設計的改良。還是說,若這種朦朧感跟距離感果真是劇團要的效果,那這種效果要給觀眾的感受是什麼?

而且真的是有一盞燈直接射進我的眼睛躲也躲不掉,整場的音控都有問題,要不是聲音忽大忽小,就是演員一大聲,擴音器的聲音就尖銳到不忍聽。觀眾席是有分AB兩側的,一開始有在想,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是,我這邊聽不清楚的時候,另外一邊有聲音,然後最後最後有個很高明的互動安排之類的,黑色同學會嘛大家來耍心機,心中暗忖等下會不會有黑暗騎士那種犯人與善良市民誰先炸死誰的道德遊戲,後來發現,不是耶,音控就是有瑕疵,某男演員的mic從頭到尾就是壞了,也會有同一句話忽明忽滅的狀況,整體而言在感官上是很不舒服的看戲體驗。

回到劇本,雖然最終主題是有些老套的「與自己和解」,然而畢竟是製造了一個懸疑的氣氛,也採用了科幻的架構,最終揭曉管家是幕後主使並不令人意外,可是他是怎麼凍結時間的?是怎麼在這個消失的時間裡,讓主角們跟自己還有彼此和解的?沒有交代。而且,這個和解來得太突然,很容易化開顯得當初的結怨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樣一來,人物的心理狀態就太幼稚太簡單了,也就讓這個野心在於表達「劇場人」的辛酸血淚史的戲失去真實感,缺少說服力。

對於劇團想要傳達「劇場人生」的企圖心肯定,但若真能對「表象」下的人性或生命經驗有多一點的見解跟演出,對看起來不大有誠意的懸疑科幻架構有更合理的解釋,未來仍能期待。

演出場地:濕地Venue- 5F

2018/08/06 19:30

點閱率:435

10000

姑且先不論優劣成敗,在這現場如此水準的燈光、音響、收音硬體的限制之下,我想再好的演出與劇本都很難成就其應有的發揮,暗幕之後沒有馬上解決硬體問題,更讓我頗為訝異。這慘不忍睹的失誤,就不多提了。

戲劇本身部分的表現頭初是可圈可點,第一幕角色之間各自的電話交談,不僅交代了角色的身分同時也顯現了其中角色的個性。因此開幕戲之後我是非常期待的。在選材上其實有點限定了在相關領域稍有認識的觀眾,才能夠進入其中,這在拉近觀眾上是有點吃力不討好的,不過角色之間的個性、工作內容的交代,能用短短兩幕就交辦清楚,也算是表現不俗。但是其後或許因為過度冗長,承接就漸漸顯得欲振乏力,甚至可以感受到角色情緒面的疲倦,到了終末幾場戲甚至接近棒讀的狀況,不僅演出疲軟、作為觀眾我也漸感不支。

換幕的太過頻繁,轉場時演員進出又無法在情節橋段設計上做到無縫接軌,導致情緒不斷中斷,並且眼睜睜的看著演員來去,可惜了可惜了這個左右進出場、玻璃屋似的有趣空間。
其次劇情面稍嫌太過平面化了,人生的可能很多種,如劇中一脈相承的職涯規劃與角色個性,實在讓人難以相信,演員為了自始至終持續這個角色個性,而沒有角色的成長、變化或突破,也讓劇本失了真實與邏輯性。

其次部分橋段幾乎可以省略,比如換場時的指令、令人納悶在劇情推展上有甚麼意義的一千萬支票,成了到了最終也無法解釋的謎團。和黑帽造型宗教式的吶喊顯得歇斯底里,這樣的角色個性似乎更適合在有限的情節推進中交代,可能是更不留痕跡的作法。

整體而言,黑色懸疑的情節與"後來的我們、從前的我們"這樣的結構稍嫌老套,雖然這樣的本也有機會表現亮眼,但是這次我想即使是精準到位且風格統一的服裝設計,仍然是難以力挽狂瀾了。

演出場地:濕地Venue- 5F

Jacky Hsieh

2018/08/06 19:30

點閱率:437

10000

濕地5樓的場地很特別,劇團把它設計成玻璃櫥窗般的雙面舞台,很有創意,要是妥善得宜應該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然而這場演出讓我看得非常、非常的痛苦。

首先,四盞舞台燈每每亮起,就有一盞直射、一盞玻璃反射打向我眼睛。我前面花了很多時間去適應光線,躲都躲不掉,只能適應它。接著,玻璃櫥窗的舞台,不論哪一向,都有一個柱子擋在中間,然而座位似乎沒有因此而有設計,演員的走位也不像有所搭配,使得畫面不斷被遮蔽,就怪我選錯位,我絕大多數的情況都像在聽廣播劇,剩餘的時間都在畏光。

最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首演的器材緣故,演出的收音遇到什麼問題,有些演員沒有聲音。我前面因為光線看得很痛苦,但又想從模糊的視線與聲音裡,找故事的脈絡。

在模糊的意識中,我接收到的同學會的聚散,有點像《一個都不留》或《天黑請閉眼》的推理故事,不過正當我適應光線,期待故事的高潮時,和解卻平穩的到來了,我不確定平穩是因為我花太長的時間適應這些觀賞干擾,還是真的這麼平穩。

其它意見:建議要不要先試著改變光線的方式與觀眾席的排列,讓觀眾好好進入故事?

演出場地:濕地Venue- 5F

馮勃棣

2018/08/06 19:30

點閱率:623

11100

這個場地不好使用,我看這場的時候似乎滿多技術性的問題,先提幾個小地方,首先是音場很不好,麥克風也常常沒聲音,另外就是燈光有幾顆直射我的眼球,使我瞳孔急速縮小,這些都是些小問題,或許礙於場地與預算限制,或許情非得已。

但是,演出空間既然已經是幾面玻璃所隔出的空間,觀眾勢必得透過玻璃來觀賞時,我眼前的玻璃上面卻都是污漬或手印之類的,就比較干擾觀看。關於玻璃是先擦拭乾淨,應該不會很難,但這些小細節若注意,會更貼心。注意到小細節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接下來是我主要的建議,即空間和演出內容質地的關聯,與其進而影響的編排選擇。這是個非典型空間,或說是個受限的空間,兩面台,透過玻璃觀看,空間卻又被牆壁擋住很大一部分,導致如果很直接地去演出一個寫實的表演時,視聽上很受干擾,尤其音控出了嚴重問題,而演員表演又常常被遮蔽的情況下,確實吃力。

於是乎,我認為該演出需要更特別的調度來適應這的場地空間,甚至考量寫實是否適合這特別形狀的空間。但,好,如果大家就是想單純地說一個故事,並非要做一個風格化的演出,也行,那劇本的編排上頭,似乎可以不用將故事切那麼碎,導致換場頻仍,一來不斷切碎當下的故事,其實無法累積情感與堆疊出戲劇張力;二來,這空間要不斷換衣服並不方便,每每角色下場與上場都挺卡的,那何不讓每一場的劇情進展幅度更大,而減少換場?這或許是以後在編排劇本時可以思考的面向。

其實在這空間,最好看的是中間的非寫實演出,就是大家穿著黑色帽T在那邊進行某種儀式性的對話與行動時,成為了最好看的一場。

最後,我對故事意見是很大的。我沒有太多資料,不確定這故事的來源或編劇是誰,只看到似乎是改編挖咧星樂園的什麼什麼,總之,我就當原創來陳述一下我的淺見(謙虛而已)。


這故事在談幻滅、友情的破裂與和解,藉由一個封閉空間使六個有心結的人被迫面對彼此、回憶過往,而在結束時始角色們的心境與關係到達一個新的地方。

一,故事缺乏可信度。當年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意外,在當年會無人討論肇事者(兇手)是誰?而會在八年後忽然去推敲八年前的事出原因?當時會沒人在意,不聞不問?不可能,It's impossible。

二,大家的和解沒有過程。六個人冷戰不爽小小吵架互相猜疑,到了最後一場,大家似乎就走出心結了,瞬間就和解了!和解這麼簡單?這個晚上,大家沒有挖掘出什麼動搖國本的秘密,也沒有面對啥深仇大恨,更沒有什麼聲嘶力竭的開誠布公掏心掏肺,為什麼最後一場忽然就和解了?不可能,important,打錯了,impossible。角色的進程需要過程,一步一步邁向終點,而非一個毫無道理的跳躍。

三,關於夢想的幻滅,和友情的破裂,都缺乏真實的情感經歷為基礎,而導致那些破裂與幻滅都是想像的,非常不接現實。一場搞砸的畢業演出會結下深仇大恨?這年代了還有人沒有加好友?角色中三十歲(畢業後八年)的劇場夢會是長這樣的嗎?對我而言,裡面角色的女明星、編劇、演員等等的處境,皆無說服力。這給我的感覺,像是青春正盛和明明懷有夢想的創作者(你們)去假想一個關於三十歲的幻滅,於是有點造作,三十歲的人生其實不是長這樣,劇中提及的劇場環境和人生處境也不是長那樣。太淺、太扁平、太假了。

換句話說,有點裝熟,成熟的熟。或許你們可以更真誠地書寫關於你們這年紀的幻滅或懼怕是什麼,而不是去創作一個想像出來的,或從某種陳腔濫調中揣摩來的情感。

四,太說教,最後紙條那邊真的太說教,讓我差點從觀眾席站起來大喊:老師好!!!輔導老師,您辛苦了!!!

差不多講完了,但我覺得大家還是很棒的,其實阿,大家謝幕的時候,在那邊扭動身體和開心的笑時,我才看到了很真誠很快樂的你們,或許這才是你們目前的樣子,那是很動人的,還沒到幻滅的年紀,不見得需要先去創作那樣的東西,除非你們真的體會過,或能將某種生命中的類似經歷而能真正同理。

看到這邊,你們是不是覺得我說得很有道理?





其它意見:skr ~skr~

演出場地:濕地Venue- 5F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