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位於淡水河、基隆河交匯處的社子島,自1970年被劃為洪氾區後禁建至今已近五十年,雖因此遺世獨立為「世外桃源」般的靜好風景,卻有著鮮為人知的糾纏歷史,近年更是面臨都市開發的衝突與困境。
2017年榮獲「戲劇中的戲劇」的《男生宿舍》重新製作,榮耀回歸藝穗節,加碼送上去年場場爆滿的《女生宿舍1990》,一台兩戲,這個宿舍到最後一定亂到不能再亂了!
同父異母的四姊弟因父親的離世而聚首,在死亡、身世秘密與回憶的纏繞中,各自深藏的情感越發赤裸!在家族的重組排列裡,他們重新辨認家,以及自己的樣子。本劇由劇作家李屏瑤創作,曾獲第19屆台北文學獎優等獎。
一場長輩的葬禮。四個終於齊聚的家族成員。為期一週的功德法事。隱藏的不可告人的秘密。逝者逝矣。而關於塵封的一切,是否真能隨著蓋棺論定,繼續沉埋?
2020年,Blablabla發展出城市漫遊版,觀眾將在城市裡移動,以有趣、富有感官且新穎的方式,重新發現被隱匿與忽視的市景,以及那些並不公共的公共藝術與空間,並在其中反思何謂市民、公民與公共。
《小小英雄向右轉》透過水滸傳的故事,運用沉浸式劇場的方式,讓觀眾扮演角色,在京劇中去經歷、感受過去的歷史,從中學習獨立思考,了解不同面向都有不同的故事,以及關於戰爭和爭鬥的正反面思考。
「這些需閉門以策安全的日子,我會坐在地板上,透過厚重的玫瑰色玻璃窗向外望,任何景色都能這樣被染得浪漫。眼前是佇在那兒的現實,河川旁一棟污水處理廠環繞著蝕鏽的金屬水管,順著水管及混凝土包裹在其中,大量的污水被都市驅逐,直抵上層的公園。我似乎見到了一條巨大的人造腸道,盡責且日復一日執行著它的任務……循環往復,只是,裡頭的流動,似乎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失去了生氣。」
黑眼睛跨劇團、驫舞劇場與MIT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首度合作,帶來全新作品《春風小小孩DEMO》,結合戲劇、音樂、舞蹈,以兩個4歲孩子的體驗、感受為核心,打造出一個非典型劇場,帶領大小朋友感受耳目一新的藝術體驗。
在未來,人們認為想像力可以讓人類更有創造力,所以開始打造人造魔法… 《小路決定要去遠方》以親子關係的情緒處理和相互理解為故事主軸,打造一個遊走移動式、無固定觀眾席的劇場,讓每一個想去遠方的孩子,和曾經是孩子的大人,一起創造相遇的驚喜和美好。
陳家聲工作室團長-徐宏愷以自身經驗,分享參與其中的眉角
由僻室_吳子敬擔任講者,分享於臺北藝穗節策展時的自身經驗。
臺北藝穗節特別企劃「Fringer人物線上誌」,邀請23組不同背景、不同表演類別、身處不同生命階段的演出團隊、看戲大隊和工作人員接受訪問,與劇場工作者陶維均和陳雅柔細聊他/她們眼中的藝穗節、劇場、創作和生活。影像特輯則自訪談間淬選出六大主題,呈現受訪者參與藝穗節的各種面向及思考。
今年臺北藝穗節來到了第十年,而連續四年擔任協同策展人的林欣怡,對於這份每年都必須砍掉重練的工作又是抱持著怎麼的心情?而策展人在藝穗節這個沒有明確主題的活動中究竟扮演著哪種角色?
十歲的藝穗,迎來另一個新企劃,先是找來表演文字工作者鄒欣寧、劇評吳思鋒帶領前導寫作工作坊;後經面試招集五位高中生參與,他們將以新一代劇場觀眾身份,書寫關於自己看見的劇場表演。
宛如桃太郎在旅途中以飯糰收服小白狗、小猴子與小雞後,共同前往鬼島征戰惡鬼的故事一般,對團隊來說,下定決心報名藝穗節前也需收服各方人馬,包括編創者、演出者、技術人員與行政人員,一句「ㄟ今年要不要一起參加藝穗節啊? 」,便與夥伴們共同展開一段長達半年的藝穗之旅。
你也許會問,什麼是「無障礙?」我的觀眾會需要嗎?這要花很多錢嗎?又有哪些小撇步呢?臺北藝穗節自2016年起力行推廣無障礙藝文,新增身心障礙服務標準,並為演出場地實施無障礙資訊透明化。為讓更多表演藝術團隊進一步認識何謂「無障礙」特別規畫專屬講座。
什麼是「無障礙」?我的觀眾會需要嗎?我有一顆熱忱服務的心和卜派般的力氣不夠嗎?無障礙要花很多錢嗎?無障礙的需求是什麼?我需要做什麼樣的準備?要怎麼運用到前台服務啊?有哪些小撇步呢?臺北藝穗節自2016年起力行推廣無障礙藝文,新增身心障礙服務標準,並為演出場地實施無障礙資訊透明化。為讓更多藝術行政工作者進一步認識何謂「無障礙」特別規畫專屬講座。
劇場製作經驗豐富的陳汗青,以操作實例及行銷概念,提供更多不同的思考刺激,行銷不只是賣票,行銷還可以玩什麼?
香港有香港民化藝穗節,澳門有澳門城市藝穗節,台港澳的文化交流其實相當密切,臺北藝穗節許多國外團隊也都來自港澳呢!來杯鴛鴦配豬扒包吧
觀眾選擇購買演出節目,選擇走進劇場,這每一張票不只是代表收入,也代表著觀眾對於你的作品的心意,如何尊重和善待購票的觀眾將是票務最重要的任務。票務講座邀請到現任人力飛行劇團行政總監兼製作人張寶慧來開講,她以破題的方式開場,點出「票務」工作的核心:「每一張票影響觀眾對作品的看法,賣票就是客戶服務。」
根據World Fringe Network (WFN)統計,過去二十年間世界各地的藝穗節有著驚人的數量成長,無法得知各個藝穗節誕生的原因,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是一股藝穗潮,且正在持續發酵中。2015年2月,第一屆馬尼拉藝穗節正火熱進行,同為亞洲國家,臺北藝穗節策展人林欣怡前往馬尼拉藝穗節,才剛誕生不久的藝穗好朋友,我們當然要好好認識一下!
每年讓人引頸期盼的藝穗開幕大遊行,2014擴大活動至整個台北市,串聯34個藝穗節表演場地,以「特務007,發現臺北街角危機」為主題,將參與開幕的團隊分成七條不同的遊行路線,在8月30日下午3點起,從各地同時出發一路驚喜不斷,共同匯集至開幕總部─大安森林公園小舞台。
電鍋「卜、卜、卜」地響著,正在蒸熱媽媽從屏東高樹老家宅配到台北的麻油雞飯,水蒸汽從鍋蓋縫隙噴出,瞬間整個房間香氣四溢,都是麻油雞的味道,「這時突然覺得想媽媽,想家。」梁允睿說:「那時我正思考藝穗節的作品,想要做一個跟家有關的題材,我就想到味道這件事。」他當下決定做一個觀眾在劇場裡可以聞到食物味道的演出,《美味型男》就在這一念中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