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TIC

心心列表
21

許傑夫

2001年開始從事劇場、舞蹈音樂設計 / 創作,並多次入圍台新藝術獎。2009年與新竹舞次方共同創作舞蹈《溫度》。2012年無獨有偶駐團藝術家,編導偶戲《麻煩夫人》,同年發表搖滾偶戲音樂劇《夢之仲介》。 

評論數:4

22

許孟霖

臺灣大學戲劇學系、臺北藝術大學劇本創作研究所畢業。目前為影音科技公司專職編劇、創劇團核心團員。主要從事影像及劇場編劇、導演及演員。作品曾獲美國波士頓影展白金獎。公開發表過的劇作有:《都是陳雷惹的禍》、《鴨鵝不分》、《這棵樹下禁止接吻》等。 

評論數:10

23

許瑋婷

自大學接觸戲劇後開始在不同戲劇工作中游走,做過劇團行銷、執行製作、亦曾在學校推動戲劇教育計畫。現就讀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班,持續看戲、學戲、評戲。 

評論數:6

24

陳小藍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與劇場應用學系畢業。
服侍過不少風格與個性大相徑庭的創作者與導演們,臥底任務是找到人類行為的基準線,認為這樣用於藝術創作才有翻轉空間。
於牯嶺街小劇場擔任行政專員期間專心修習製作武藝;現為自由工作者,常出沒於「原型樂園」,餘下時間從事寫字、創作等榨乾腦力的形而上體力活,以及偶爾拿自己的人生來做社會實驗的動作。
 

評論數:9

25

陶維均

劇場編導及文字工作者 

評論數:7

26

程阿介

台灣大學戲劇系、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碩士
鳥組人演劇團藝術總監 

評論數:16

27

吉米布蘭卡

一個一年看近百場的演出卻總是有更多演出想看且得了不看戲就不舒服的強迫症觀眾,一個看完戲後很愛碎碎念很愛分享很愛寫心得的傢伙 (http://jimmyblanca.blogspot.tw/),一個跑劇場當跑趴的戲癡戲迷戲瘋子!自2010年起擔任臺北藝穗節看戲大隊至今。 

評論數:16

28

黃佩蔚

2004年加入劇場,2007年起成為獨立工作者,以不同身份遊走於策展、企劃、評論、設計及教學工作,現專注於藝文環境生態的評論工作及研究書寫。 

評論數:26

29

馬士比亞

現任PTT Drama板板主。國中開始看戲,高中開始演戲,大學開始導戲,當兵退伍之後開始往專業劇評邁進。劇場以人為根,以分享為養份茁壯,期許能藉由自己的寫作及分享鼓勵更多人走進劇場。 

評論數:19

30

黃蘭貴

現職為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如果週五、週六宅在家裡,就表示沒有「非看不可」或「覺得可能有趣」的表演藝術、影展、獨立音樂演唱,要不就是刮颱風。要是連週日都出門,該週肯定是展演爆滿週。 

評論數:5

31

黃馬機

從藝穗節的觀眾、演出團隊到前台執製、館方,不斷深化與藝穗節的關係。第一次以看戲大隊的角色身份參與,很期待能在藝穗節踩到各式各樣不同的雷,好雷、壞雷跟無法定義的雷,有趣不可預期的演出總是令人感到驚奇。正在思考如何戒除毒舌評論,溫暖的陪伴演出團隊與觀眾。 

評論數:8

32

葉助偉

雲林北港人。現為再現劇團編導,中學表演藝術教師。文大戲劇系畢,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導演碩士。近年除發表劇場作品外,也意外投入如《肥貓鬥小強》、《辛普森家庭》等電視卡通之配音腳本編寫工作。 

評論數:12

33

鄒之牧

俄亥俄州立大學電影碩士(M.A.),著有雲門舞集舞作「行草」背後製作實錄<行草>一書(2001,木馬文化),舞評文字收錄於<新藝見>(2007,音樂時代)、<表演藝術>雜誌、各主要報端,及<表演藝術評論台>、<文化快遞>等。歷任台新藝術獎及公辦藝術獎項評審,表演藝術相關文字收於<繁花綻放>(2008, 遠流)等合輯,另為香港英文網站i-voiglia 介紹台灣文化生態,並譯有<舍哈Seurat>(1995,台灣麥克)等書。 

評論數:6

34

鄒老卜

劇場工作者,忽焉在幕前、忽焉在幕後。 去年擔任看戲大隊,發現劇評之重要與話語權之不平衡,決心今年再來大隊一次,再次以文字好好回應每一個創作。 

評論數:2

35

劉又菱

神出鬼沒一名女子,傳說中到哪都可以遇到,但是約都約不到的劇場人,經手劇場導演、舞監、製作等事宜,其實最喜歡的是寫廣告文。 

評論數:13

36

劉克華

劉克華現職六藝劇團團長、總編導,國立藝術學院(北藝大)戲劇系第二屆畢業。於2001年成立六藝劇團至今16年,於全台巡迴演出超過3000場次,99%作品皆為自編自導,對於演出主題及編導技巧等掌握,經驗十足。 

評論數:6

37

劉育寧

清大中文系、北藝大戲劇所畢業,關心並相信著劇場、電影和文學的力量。  

評論數:6

38

劉純良

劉純良現為墨爾本大學維多莉亞藝術學院碩士生,主修跨領域藝術實踐(Interdisciplinary Arts Practice)。她為2016-17年度表演藝術評論台特約評論人,主要創作領域包括舞蹈/身體即興、聲音即興、場域特定創作與導演。  

評論數:6

39

劉毓雯

劉毓雯(1977年生),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劉以媒體撰述出身,曾任電子時報研究員、商業周刊記者,自2003年起至今以北京為據點已策劃/經紀/編創超過四十齣劇場製作,超過二百場售票演出。早期以台灣團隊落地接待為主,中期以策劃台灣小劇場系列活動,轉型到近二年以聯合製作的方式搭建製作平台,並朝向以商業音樂劇整合型募資的規模發展。劉在北京主流的小劇場社群,如北京人藝小劇場,國家話劇院東方先鋒劇場,新興民間自營劇場如木馬劇場,地質禮堂,北大戲劇節等平台皆有代表作品。
另推廣兩岸交流卓有所成,曾應邀果殼網之萬有青年大燴年度明星講者,近年轉型影視與文創經紀。 

評論數:7

40

小螢

喜愛表演藝術,也喜好用文字記錄雜感,著迷於劇場內發生的各種可能。 

評論數:13

go top